[1] 伏洋,李风霞,张国胜.德令哈地区霜冻灾害气候指标的对比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3,24(4):8-11.
[2] 李红英,张晓煜,曹宁,等.宁夏霜冻致灾因子指标特征及危险性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3,34(4):474-479.
[3] 张养才,何维勋,李世奎.中国农业气象灾害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149-352.
[4] 买买提阿布都拉,帕提曼.和田市近40年霜冻的变化规律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5,42(增刊):161-163.
[5] 任曙霞,朱敏华,时敦伦,等.连云港市霜冻变化趋势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492-494.
[6] 杨松,杨卫,刘俊林,等.河套灌区向日葵终霜冻指标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01):256-259.
[7] 秦大河,罗勇,陈振林.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IPCC第四次评估综合报告解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3(6):311-314.
[8] 任国玉,郭军,徐铭志,等.近50年中国地面气候变化基本特征[J].气象学报,2005,63(6):942-956.
[9] 丁一汇,任国玉,石广玉,等.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I):中国气候变化的历史和未来趋势[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3-8.
[10] 任曙霞,朱敏华,时敦伦,等.连云港市霜冻变化趋势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3):492-494.
[11] 冯玉香,何维勋.我国玉米霜冻害的时空分布[J].中国农业气象,2000,21(3):6-10.
[12] 王秀萍,任国玉,赵春雨.近46年大连地区初、终霜冻事件和无霜冻期变化[J].应用气象学报,2008,12(6):673-678.
[13] 张霞,钱锦霞,靳宁.山西北部初终霜冻日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348-351.
[14] 钱锦霞,武捷,班胜林,等.1951—2008年太原市霜冻发生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0):287-289.
[15] 隋景跃,张国林,张黎.朝阳地区霜冻灾害农业气候评价及防御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631-3632,3634.
[16] 罗宪力,张国林.辽西地区无霜期变化特征与粮食生产安全[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353-355.
[17] 罗新兰,张彦,孙忠富,等.黄淮平原冬小麦霜冻害时空分布特点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45-50.
[18] 刘平湘,郭天财,韩巧霞,等.不同类型冬小麦品种抗晚霜冻能力的鉴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94-98.
[19] 冯玉香,何维勋,孙忠富,等.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的气候分析[J].作物学报,1999,25(3):335-340.
[20] 朱红蕊,余宏敏,姚俊英,等.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J].灾害学,2012,27(2):96-99.
[21] 林晓梅,岳耀杰,苏筠,等.黑龙江省水稻初霜冻灾害致灾因子危险度评价:基于作物生育阶段气象指标[J].灾害学,2009,24(4):45-50.
[22] 严昶升.燕辽易旱区生态农业的雏形[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7-155.
[23] 安维默.用Excel管理和分析数据[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208-263.
[24]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3-204.
[25] 杨永岐.农业气象中的统计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3:26-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