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文奇,刘艳丰,赵芸君,等.放牧加补饲对新疆褐牛生产性能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200-203.
[2] 杜玮,张杨,蔺宏凯,等.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0,47(2):401-405.
[3] 李娜,张杨,周振勇,等.新疆褐牛高档牛肉感官评定比较[J]. 肉类工业,2012,370(2):4-7.
[4] 张杨,李红波,张金山,等.新疆褐牛种群资源调查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 2012,38(1):24-28.
[5] 周振勇,张杨,蔺宏凯,等.基于主成分逐步回归法的新疆褐牛体重预测模型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 2012, 38(1):1-4.
[6] 汪春乾.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性状的遗传评估和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2.
[7] 汪春乾,许尚忠,陈宏权等.中国西门塔尔牛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1(4):417-420.
[8] 金海国,俞美子等.草原红牛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25(3):74-77.
[9] 金昌洙.应用遗传参数早期选择延边黄牛种公牛技术的研究[J].延边农学院学报,1989(2):125-128.
[10] 杨春德,王冠立.南阳牛主要性状遗传参数的初步估测[J].中国畜牧杂志,1987,(1):46-47.
[11] 周国利,金海国,昊玉厚.鲁西黄牛主要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学分析[J].中国畜牧杂志,2006,(5):11-13.
[12] 刘召乾.鲁西黄牛综合选择指数制定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3] 刘建勇. BMY肉牛新品种(系)优化育种规划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
[14] 徐铁山.北京鸭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D].杨陵: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15] 汪聪勇.夏南牛育种管理系统开发及育种效果分析的微卫星标记分析[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8.
[16] 刘建勇,昝林森,黄必志,等.BMY肉牛育种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J].西北农业学报,2007,16(6):47-50.
[17] 杨敏.皮南牛遗传参数估计与遗传评定[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
[18] 范大有,许尚忠,李俊雅,等.中国西门塔尔牛次级性状与生产性状的遗传统计分析[J].畜牧兽医学报,2008,39(8)1025-1032.
[19] 曹洪战,吴常信,师守堃.利用MTDFREML估计大约克双肌臀种猪活体背膘厚遗传力[J].畜牧与兽医,2003,5 (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