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坤, 王彬, 赵博文, 薛浩, 吴建民, 朱晓建, 王依欣, 赵海军, 韩赞平. 不同玉米种质材料植株与穗粒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9): 27-32. |
[2] |
沈吉成, 赵彩霞, 叶发慧, 李亚鑫, 刘德梅, 刘瑞娟, 沈裕虎, 张怀刚, 陈文杰. 基于农艺性状解析乐都长辣椒种质分化情况[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29-34. |
[3] |
格桑顿珠.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及肥力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30-34. |
[4] |
罗巍, 周伟, 王振国, 李岩, 宇闻昊, 杨志强, 余忠浩, 李资文, 周亚星. 24份甜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生物产量综合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0): 21-28. |
[5] |
樊仙, 全怡吉, 杨绍林, 李如丹, 邓军, 张跃彬. 甘蔗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17-24. |
[6] |
刘子凡, 苏必孟, 黄洁, 魏云霞, 肖子丽. 木薯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木薯地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5): 102-107. |
[7] |
韩艳红, 刘软枝, 杨海棠, 胡延岭, 李盼, 朱桢桢, 石彦召, 于沐. 中国北方地区大果花生品种综合品质评价与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14-18. |
[8] |
张梦飞, 李爽, 李运盛, 马海霞, 刘悦秋. 9种绿化树种幼苗抗旱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38-46. |
[9] |
陈春艳, 杨珊, 李清超, 马俊, 刘建新, 程娜. 5个玉米新组合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5): 11-16. |
[10] |
李志芳, 沈新磊, 王锐. 漯河市耕地质量等别划分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9): 79-84. |
[11] |
徐丹彬, 郭方其, 吴超, 叶琪明, 丁晓瑜, 付曼曼, 周勤. 切花多头菊冬季设施栽培品种筛选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3): 55-63. |
[12] |
苏欣欣, 肖洋, 胡晓航, 马亚怀, 李彦丽.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糖用甜菜品种的适应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39-46. |
[13] |
单建军, 管崇武, 宋红桥, 刘世晶, 洪扬, 庄保陆.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吸鱼泵对鱼类损伤评价方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140-145. |
[14] |
卜亚强, 张旺, 李媚竹, 罗育才, 余书奇, 彭鑫美, 谢彦瑰, 卢超, 吴福平, 谢晶.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穇子糊的工艺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9): 125-131. |
[15] |
张春艳, 吴荣华, 庄克章, 徐杰, 李新新, 李静, 王恒, 齐孝峰. 基于熵值赋权的DTOPSIS法对不同玉米品种在鲁南地区的综合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3): 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