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Edgerton M D. Increasing reop prouductivity to meet global needs for feed,food,and fuel[J]. Plant Physiol, 2009,149:7-13. doi: 10.1104/pp.108.130195    
																																					URL    
																																					pmid: 19126690
 | 
																													
																						| [2] | 何中虎, 夏先春, 罗晶, 等. 国际小麦育种研究趋势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 2006,26(2):154-156.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6.02.084    
																																					URL
 | 
																													
																						| [3] | 王振华, 张喜英, 陈素英, 等. 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产量性状和生理生态指标差异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15(3):75-79. | 
																													
																						| [4] | 赵虹, 王西成, 胡卫国, 等. 黄淮南片麦区小麦倒春寒冻害成因及预防措施[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43(8):34-38. | 
																													
																						| [5] | 孔令聪, 汪建来, 姜涛, 等. 安徽省小麦生产变化和特点及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3,34(05):518-521,532. | 
																													
																						| [6] | 金松灿, 王春平, 孔欣欣, 等.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增益研究[J]. 种子, 2014,33(09):1-5. | 
																													
																						| [7] | 郭秀焕, 赵平, 李学军, 等. 小麦超高产育种主要指标的探讨[J]. 种子, 2004(01):44-46. | 
																													
																						| [8] | 中国小麦良种攻关取得重大突破[N]. 农民日报. 2018-5-25. | 
																													
																						| [9] | 张爱民, 阳文龙, 李欣. 小麦抗赤霉病研究现状与展望[J]. 遗传, 2018,40(10):858-873. | 
																													
																						| [10] | 辛庆国, 殷岩, 丁晓义, 等. 高产抗旱小麦新品种烟农836的选育及其特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02):49-51. | 
																													
																						| [11] | 金松灿, 王春平, 孔欣欣, 等. 黄淮麦区小麦产量和生理性状的遗传增益研究[J]. 种子, 2014,33(09):1-5. | 
																													
																						| [12] | 郭秀焕, 赵平, 李学军 等. 小麦超高产育种主要指标的探讨[J]. 种子, 2004(01):44-46. | 
																													
																						| [13] | 赵振东, 宋健民, 刘建军, 等. 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J]. 山东农业科学, 2003(4):7-11. | 
																													
																						| [14] | 林作楫, 揭声慧, 雷振生, 等. 近60年黄淮麦区冬小麦育种规律演变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24):103-105. | 
																													
																						| [15] | 陆懋曾. 山东小麦遗传改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 | 
																													
																						| [16] | 金善宝. 中国小麦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 
																													
																						| [17] | 金艳, 刘付锁, 朱统泉, 等. 河南省小麦霉病的发生情况分析与防治对策[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44(6):1-4. | 
																													
																						| [18] | 张其鲁, 张立全, 张连晓, 等. 小麦的高产育种途径及其发展趋势[J]. 麦类作物学报, 2007,27(1):176-178. doi: 10.7606/j.issn.1009-1041.2007.01.042    
																																					URL
 | 
																													
																						| [19] | 王绍中, 赵虹, 壬西成, 等. 小麦超高产品种筛选的研究初报[J]. 作物学报, 1998,24(6):870-875. | 
																													
																						| [20] | 宁锟, 裴阿卫, 李硬碧, 等. 小麦新品种陕354高产性状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98,24(6):930-934. | 
																													
																						| [21] | 田奇卓, 于振文, 潘庆民, 等. 冬小麦超高产栽培群、个体发展动态指标的研究[J]. 作物学报, 1998,24(6):859-864. | 
																													
																						| [22] | 莫艳梅, 夏中华, 金彦刚, 等. 种植密度对瑞华麦520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21(21):51-53. | 
																													
																						| [23] | 王福亭. 农业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M]. 北京: 农村读物出版社, 1993. | 
																													
																						| [24] | 莫惠栋. 农业试验统计[M]. 上海: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