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0): 67-73.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589
        
               		路港滨1( ), 俄胜哲1,2(
), 俄胜哲1,2( ), 袁金华2, 赵天鑫1, 冶赓康1, 张鹏1, 刘雅娜1, 王钰轩1
), 袁金华2, 赵天鑫1, 冶赓康1, 张鹏1, 刘雅娜1, 王钰轩1
                  
        
        
        
        
    
收稿日期:2022-07-08
									
				
											修回日期:2022-11-08
									
				
									
				
											出版日期:2023-07-15
									
				
											发布日期:2023-07-10
									
			通讯作者:
					俄胜哲,男,1978年出生,甘肃庆城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土壤生态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农科院新村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 E-mail:作者简介:路港滨,男,1997年出生,陕西渭南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重金属与作物运转规律方面的研究。通信地址:73007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营门村1号 甘肃农业大学,E-mail:709070170@qq.com。
基金资助:
        
               		LU  Gangbin1( ), E  Shengzhe1,2(
), E  Shengzhe1,2( ), YUAN  Jinhua2, ZHAO  Tianxin1, YE  Gengkang1, ZHANG  Peng1, LIU  Yana1, WANG  Yuxuan1
), YUAN  Jinhua2, ZHAO  Tianxin1, YE  Gengkang1, ZHANG  Peng1, LIU  Yana1, WANG  Yuxuan1
			  
			
			
			
                
        
    
Received:2022-07-08
									
				
											Revised:2022-11-08
									
				
									
				
											Online:2023-07-15
									
				
											Published:2023-07-10
									
			摘要:
土壤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场所,而土壤中重金属通过植物根系被植物吸收富集到体内,影响着植物的生长。为了明确土壤重金属的影响因素以及土壤重金属在植物各部位的传递规律,通过查询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详述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作用机理、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主要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除了受到土壤酸碱度、有机质等土壤理化环境的影响外,也会因污染程度、污染元素种类、耕作方式、作物基因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此外,土壤中重金属间的加和、协同和拮抗效应也会使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路港滨, 俄胜哲, 袁金华, 赵天鑫, 冶赓康, 张鹏, 刘雅娜, 王钰轩.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和土壤系统迁移运转规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67-73.
LU Gangbin, E Shengzhe, YUAN Jinhua, ZHAO Tianxin, YE Gengkang, ZHANG Peng, LIU Yana, WANG Yuxuan. Soil Heavy Metal Availability: Research Progress on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ransfer Rules in Crop-Soil System[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0): 67-73.
| [1] | 王志刚, 林海, 庞乾林. 农田重金属污染对作物的影响及其调控[J]. 中国稻米, 2018, 24(3):39-4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8.03.008 | 
| [2] | 顾继光, 林秋奇, 胡韧, 等. 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治理途径及其研究展望[J]. 土壤通报, 2005(1):128-133. | 
| [3] | doi: 10.1134/S1064229319100089 | 
| [4] | 毛红云, 孜比布拉·司马义, 杨胜天, 等. 农田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特征研究[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2):292-297. | 
| [5] | 王兰化, 李明明, 张莺, 等. 华北地区某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 地球学报, 2014, 35(2):191-196. | 
| [6] | pmid: 29129942 | 
| [7] | pmid: 15074804 | 
| [8] | 张云菲, 孜比布拉·司马义, 杨胜天, 等.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评价与来源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4):266-272. | 
| [9] |  | 
| [10] | 王锐, 邓海, 贾中民, 王佳彬, 等. 汞矿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污染与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 2021, 42(06):3018-3027. | 
| [11] | 孟格蕾, 邰志娟, 邓纪凤, 等. 重金属污染对植物的影响及植物修复技术[J]. 应用技术学报, 2018, 18(2):118-123. | 
| [12] | 马敏, 龚惠红, 邓泓. 重金属对8种园林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22):206-211. | 
| [13] | 周乐山, 史雪严, 杨梦娇, 等. 基于L-苯丙氨酸一步水热合成碳量子点及其对Cu-(2+)的检测[J].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39(2):147-148. | 
| [14] | 马静, 易建华, 李鑫, 等. 镉对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0, 21(4):15-17. | 
| [15] | 陈希, 陈闽东, 朱燕燕, 等. 重金属镉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 2020, 49(8):992-995. | 
| [16] | 孙永虎, 古桂雄, 洪庆成. 铅对人体危害的研究[J]. 医学综述, 2004(8):502-505. | 
| [17] | 李继宁, 侯红, 魏源, 等. 株洲市农田土壤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及其人体健康风险评估[J].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10):1139-1146. | 
| [18] | 王世玉, 吴文勇, 刘菲, 等. 典型污灌区土壤与作物中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估[J]. 中国环境科学, 2018, 38(4):1550-1560. | 
| [19] | 欧阳文婷.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综合治理研究[J].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7):26-27. | 
| [20] | 董良潇. 浙江省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重金属污染评价[D]. 温州: 温州大学, 2017. | 
| [21] | 张伟平. 农田土壤微塑料的分离及其对污染物的吸附特征研究[D]. 郑州: 河南大学, 2020. | 
| [22] | doi: 10.1016/j.apsoil.2020.103824 URL | 
| [23] | 许洪扬. 铅锌矿渣对苦楝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D].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 [24] | 滕应, 黄昌勇.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生态效应及其修复研究进展[J]. 土壤与环境, 2002(1):85-89. | 
| [25] | 钟晓兰, 周生路, 黄明丽, 等.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4):1266-1273.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9)04-1266-08 | 
| [26] | 殷丽萍, 张博, 李昂, 等. 土壤酸碱度对重金属在土壤中行为的影响[J]. 辽宁化工, 2014, 43(7):865-867. | 
| [27] | 温明霞, 石孝均, 聂振朋, 等. 重庆市柑桔园土壤酸碱度及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5):191-194,199. | 
| [28] | doi: 10.1016/j.ecolind.2018.11.020 | 
| [29] | 欧芙容, 吕殿青, 赵丹丹. 东洞庭湖湖滨带土壤酸碱度的分布及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环境科学导刊, 2014, 33(5):10-13. | 
| [30] | 李思民, 王豪吉, 朱曦, 等.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可利用性的影响[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1(1):49-55. | 
| [31] | 邵帅, 何红波, 张威, 等. 土壤有机质形成与来源研究进展[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 38(1):126-130. | 
| [32] | 赵明松, 张甘霖, 吴运金, 等. 江苏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变异特征及驱动力研究[J]. 土壤学报, 2014, 51(3):448-458. | 
| [33] | 汪景宽, 徐英德, 丁凡, 等. 植物残体向土壤有机质转化过程及其稳定机制的研究进展[J]. 土壤学报, 2019, 56(3):528-540. | 
| [34] | 岳国辉. 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可利用性的影响[J]. 中国金属通报, 2021(5):196-197. | 
| [35] | 孙花, 谭长银, 黄道友, 等.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重金属积累、有效性及形态的影响[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1, 34(4):82-87. | 
| [36] | 李英菊. 典型铅锌矿区污染土壤团聚体重金属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估[D]. 贵阳: 贵州师范大学, 2018. | 
| [37] | 杨洁, 瞿攀, 王金生, 等. 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分析方法及其影响因素综述[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7, 39(2):217-223. | 
| [38] | 崔明阳, 何腾兵, 王道平, 等. 贵州黄壤、石灰土的重金属吸附解吸特性[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7, 17(29):212-219. | 
| [39] | 毕淑芹, 谢建治, 刘树庆, 等.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植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研究(综述)[J]. 河北农业科学, 2006(2):107-110. | 
| [40] | 柳检. 典型富集植物对铅的吸收和耐受机制研究[D]. 北京: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9. | 
| [41] | 朱剑飞, 李铭红, 谢佩君, 等. 紫花苜蓿、黑麦草和狼尾草对Cu、Pb复合污染土壤修复能力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 26(2):303-313. | 
| [42] | 孙建伶, 罗立强. 土壤铅、镉单一和复合污染及与钙、锌交互作用对韭菜生长和铅镉积累特性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4, 33(6):1100-1105. | 
| [43] | 刘小文, 齐成媚, 欧阳灿斌, 等. Pb、Cd及其复合污染对紫茎泽兰生长及吸收富集特征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5):876-883. | 
| [44] | 艾金华. 重金属污染对不同品种小麦镉累积差异及间作修复实验研究[D]. 南昌: 南昌大学, 2019. | 
| [45] | 秦欢, 何忠俊, 熊俊芬, 等. 间作对不同品种玉米和大叶井口边草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7):1281-1288. | 
| [46] | 邹茸. 间作对小麦和富集植物吸收转运镉的影响[D]. 北京: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 [47] | 逯娟. 不同种植方式对作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6(19):63-85. | 
| [48] | 郭思宇, 王海娟, 王宏镔. 重金属污染土壤间作修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5):890-902. | 
| [49] | 熊国焕, 高建培, 王宏镔, 等. 间作条件下螯合剂对龙葵和大叶井口边草吸收重金属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4):666-676. | 
| [50] | 张英英, 施志国, 李彦荣, 等. 不同耕作方式对民勤绿洲耕层土壤理化性状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 生态环境学报, 2019, 28(1):207-214.  do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9.01.024 | 
| [51] | 李彦娥, 赵秀兰. 植物镉积累和耐性差异研究进展[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4(3):53-56. | 
| [52] | 李平远, 娄运生, 王琦, 等. 6个小麦品种对铜镉吸收积累差异的比较[J]. 安徽农学通报, 2007(12): 58,102-104. | 
| [53] | 弭宝彬, 刘碧琼, 戴雄泽, 等. 不同基因型芥菜对5种重金属累积差异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6):40-4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757 | 
| [54] | doi: 10.1007/s11356-021-15332-0 | 
| [55] | doi: 10.1007/s11356-018-2918-x | 
| [56] | 魏玮, 李平, 郎漫. 不同结构改良剂对铜镉污染土壤水稻生长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J]. 环境科学, 2021, 42(9):4462-4470. | 
| [57] | 张英英, 施志国, 李彦荣, 等. 施用改良剂对重度镉胁迫下甜高粱重金属吸收和转运的调控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34(9):1959-1968. | 
| [58] | 聂亚平, 王晓维, 万进荣, 等. 几种重金属(Pb、Zn、Cd、Cu)的超富集植物种类及增强植物修复措施研究进展[J]. 生态科学, 2016, 35(2):174-182. | 
| [59] | 林华, 张学洪, 梁延鹏, 等. 复合污染下Cu、Cr、Ni和Cd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12):1991-1995. | 
| [60] | 陈晨, 陈小华, 沈根祥, 等. 水稻对5种重金属累积特征及食用安全研究[J]. 生态毒理学报, 2021, 16(5):347-357. | 
| [61] | doi: 10.3390/nu11122879 URL | 
| [62] | 秦越华, 强承魁, 张明, 等. 两个品种小麦对重金属积累、转运及健康风险的差异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8):2742-2748. | 
| [63] | 杜天庆, 杨锦忠, 郝建平, 等. Cd、Cr、Pb复合胁迫下小麦植株重金属的积累与分布[J]. 麦类作物学报, 2012, 32(3):537-542. | 
| [64] | doi: 10.1016/j.jhazmat.2021.127182 URL | 
| [65] | doi: 10.1007/BF03356484 URL | 
| [66] | 陆干, 李磊明, 陶祥运, 等. Pb、Cu胁迫对玉米(Zea mays L.)生长、细胞色素合成以及重金属吸收特性的影响[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 44(5):905-911. | 
| [67] | 王笑波. 重金属在玉米体内的积累与迁移[J]. 农产品加工, 2018(16):58-60. | 
| [1] | 陈高霖, 麦咏芯, 张冬青, 吕梦雨, 李霞. 抗生素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机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63-70. | 
| [2] | 赵首萍, 肖文丹, 陈德, 叶雪珠, 张棋, 伍少福, 胡静, 高娜, 黄淼杰. 基于土壤质量和稻米安全的稻田重金属钝化效果评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51-62. | 
| [3] | 滕柄钦, 马倩倩, 武均, 段雪娇, 毕冬梅, 蔡立群. 生物质炭添加对生菜Cd积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90-96. | 
| [4] | 王鹏, 王军广, 陈旸, 许国强, 张固成, 曾广骅, 张东强. 海南岛东部主要农作物和土壤中重金属的相关性及富集特征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75-80. | 
| [5] | 刘媛媛, 涂国良. 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83-92. | 
| [6] | 王慧, 张从合, 黄艳玲, 汪和廷, 方玉, 杨韦, 管昌红, 杨力, 王林, 严志. 植物花粉影响因素和保存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49-54. | 
| [7] | 陈海鹏, 宋群, 刘静怡, 孙艳春. 中国利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寄生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113-118. | 
| [8] | 梁焕, 安岳. 不同主产区小茴香药材质量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148-152. | 
| [9] | 崔诗宇, 金荷仙. 国内外社区花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 67-74. | 
| [10] | 王森熊, 栗海红, 商文莉. 三江源生态功能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156-164. | 
| [11] | 杨合法, 韩卉, 闫勇, 王琳, 李季. 温室蔬菜不同种植模式土壤重金属累积及风险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17-25. | 
| [12] | 马迪, 肖文芳, 李佐, 张俊卫, 陈和明, 吕复兵. 兰科植物花香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 52-60. | 
| [13] | 黎红亮, 符云聪, 袁毳, 朱晓龙, 桂娟, 戴青云, 和君强, 邓林, 刘代欢. 钝化剂对冶炼厂周边中碱性农田土壤重金属及其在小麦中累积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5): 111-117. | 
| [14] | 李佰重, 黄道友, 许超, 朱捍华, 张泉. 能源高粱在轻度与中度镉污染稻田的修复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4): 41-47. | 
| [15] | 杨旭风, 贾晓东, 许梦洋, 莫正海, 贾展慧, 宣继萍. 褐变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137-145.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