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艺炜, 刘晨, 魏佩瑶, 李英梅. 陕西省甘薯病毒病害(SPVD)发生现状及种类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109-115. |
[2] |
毛思帅, 李仁崑, 周继华, 王俊英. 种植密度对北方设施叶用甘薯茎尖、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3-18. |
[3] |
姚肖健, 张雄坚, 姚祝芳, 罗忠霞, 王章英, 黄立飞, 房伯平, 杨义伶. 甘薯种质资源盆栽保存基质的筛选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28-37. |
[4] |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禹阳, 张铅, 刘帅, 谢一芝. 高产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6号’的选育及育种策略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44-51. |
[5] |
屈会娟, 李明, 沈学善, 朱玲, 蒲志刚, 冯俊彦, 张聪. 食用型甘薯‘川M1422’综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1-6. |
[6] |
李平芳, 王红梅, 张艳丽, 王海涛, 王建峰, 郭晓云, 丁伟利, 杨育峰. 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3): 41-49. |
[7] |
雷剑, 张萌, 张静珍, 王连军, 柴沙沙, 靳晓杰, 程贤亮, 杨园园, 杨新笋. 甘薯小象甲对不同甘薯品种的趋性反应试验[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2): 20-24. |
[8] |
谢一芝, 贾赵东, 边小峰, 马佩勇, 禹阳, 郭小丁.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32-38. |
[9] |
罗梅, 陈欣瑜, 张新新, 陈胜勇, 董章勇, 黄立飞. 广东省甘薯根结线虫的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 140-144. |
[10] |
徐进, 苏治平, 苏会荣, 朱宏波, 陈胜勇, 吴正伟. 甘薯小象甲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药效[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8): 153-158. |
[11] |
郭德章. 优质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8): 32-37. |
[12] |
霍川, 王世全, 沈俊宏, 曾洪燕. 水稻突变体W33高位分蘖特性利用价值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0): 7-12. |
[13] |
姚海峰, 仇智灵, 沈肖玲, 楼兵干, 顾建强, 祝小祥. 甘薯茎腐病传播侵染途径与田间发病流行因子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30): 112-119. |
[14] |
唐丽雪, 杜进辉, 史春余, 柳洪鹃, 孟迪, 刘化学, 闫锴, 康新远.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13-117. |
[15] |
朱玲,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平, 蒲志刚, 王晓黎, 黄静玮. 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绵紫薯9号’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7): 2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