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13): 42-51.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405
焦加斌1(), 李金隆1,2, 常静静1, 李静1, 陈潇1, 宋钊1, 何裕志1, 张白鸽1(
)
收稿日期:
2022-05-19
修回日期:
2022-11-14
出版日期:
2023-05-05
发布日期:
2023-04-27
通讯作者:
张白鸽,女,1983年出生,内蒙古人,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植物营养。通信地址: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66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Tel:020-38469583,E-mail:作者简介:
焦加斌,男,1995年出生,陕西安康人,硕士,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通信地址: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金颖路66号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Tel:020-38469583,E-mail:1064195310@qq.com。
基金资助:
JIAO Jiabin1(), LI Jinlong1,2, CHANG Jingjing1, LI Jing1, CHEN Xiao1, SONG Zhao1, HE Yuzhi1, ZHANG Baige1(
)
Received:
2022-05-19
Revised:
2022-11-14
Online:
2023-05-05
Published:
2023-04-27
摘要:
明确冬瓜果实外观形态和糖类物质的变化特点,为冬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大型黑皮冬瓜‘铁柱二号’为供试品种,分别于幼果期、初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观测果实的外观形态、果肉细胞结构、糖类物质含量、α-半乳糖苷酶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冬瓜果实发育过程中,前期(花后前15 d)以细胞分裂为主,后期以细胞膨大为主。果实横纵径随生育期变化呈“S”型曲线,上、中、下部位的横纵径生长存在空间差异。在果实膨大期,中部横径显著小于上部和下部,与此时细胞体积大小密切相关。成熟期果实内主要的糖类物质是果糖和葡萄糖,分别占可溶性总糖的51%和48%。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可溶性总糖浓度持续增加,中性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的活性也逐渐升高,而可溶性酸性转化酶、细胞壁不溶性转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的活性不断降低。全生育期蔗糖分解酶的总活性均大于蔗糖合成酶的总活性。花后20~25 d是冬瓜中部横径生长的关键时期,花后25~35 d是糖类物质积累的关键时期,为提高冬瓜的果形品质和经济价值,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提早供肥、加强管理,建议花后35 d左右及时采收。
焦加斌, 李金隆, 常静静, 李静, 陈潇, 宋钊, 何裕志, 张白鸽. 黑皮冬瓜果实生长及糖类物质变化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42-51.
JIAO Jiabin, LI Jinlong, CHANG Jingjing, LI Jing, CHEN Xiao, SONG Zhao, HE Yuzhi, ZHANG Baig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Fruit and Change of Carbohydrate in Black Wax Gourd[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13): 42-51.
[1] |
谢大森. 冬瓜生产现状与育种趋势[J]. 江西农业学报, 2001, 13(2):60-63.
|
[2] |
谢大森, 江彪, 刘文睿, 等. 优质、抗病冬瓜多样化育种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47(11):50-59.
|
[3] |
马建国. 冬瓜全身都是药[J]. 湖南中医杂志, 2022, 38(3):179.
|
[4] |
周新远, 小徐. 清热利湿说冬瓜[J]. 中老年保健, 2012(8):31-32.
|
[5] |
王同翠. 冬瓜可治疗多种疾病[J]. 求医问药, 2006(11):33.
|
[6] |
谢大森, 何晓明, 彭庆务, 等. 冬瓜研究进展[J]. 华北农学报, 2006(S2):166-170.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6.z2.041 |
[7] |
胡阳, 蔡美仲, 梁红艳, 等. 冬瓜育种基础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 2021(6):42-47.
|
[8] |
史文君, 魏海斌, 刘小利, 等. 青海高原核桃果实油脂和生长动态变化分析[J]. 北方园艺, 2022(3):34-40.
|
[9] |
韩佳欣, 郑浩, 张琼, 等. 果树中糖类代谢和调控研究[J]. 植物科学学报, 2020, 38(1):143-149.
|
[10] |
边彩燕, 姜寒玉, 朱永永, 等. 河西地区赤霞珠葡萄果实发育期糖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J]. 甘肃农业科技, 2021, 52(6):42-48.
|
[11] |
杨为海, 陆超忠, 向沛锦. 糖代谢与信号调控果实脱落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14-19.
|
[12] |
吴树玲. 黄瓜单性结实果实糖积累的生理基础研究[D]. 扬州: 扬州大学, 2007.
|
[13] |
doi: 10.1016/j.scienta.2009.01.023 URL |
[14] |
刁倩楠, 曹燕燕, 蒋雪君, 等. 不同甜瓜自交系类胡萝卜素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和糖分积累与代谢相关酶活性变化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37(2):25-33.
|
[15] |
乔永旭, 刘栓桃, 赵智中, 等. 甜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糖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的关系[J]. 果树学报, 2004(5):447-450.
|
[16] |
熊思亦, 张聪聪, 马荣雪, 等. 西瓜、甜瓜蔗糖转化酶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3.
|
[17] |
郭尚, 田如霞, 王宇楠. 西瓜果实糖分积累研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20):271-274.
|
[18] |
杨立, 秦仲麒, 伍涛, 等. 不同发育时期的梨果肉组织石蜡切片制备[J]. 农业科技通讯, 2017(12):213-215.
|
[19] |
田嘉, 李鹏, 赛静忆, 等. 库尔勒香梨脱萼、宿萼果果实发育动态及大小差异分析[J].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1(1):11-17.
|
[20] |
王燕, 李瑞香, 董双林, 等. 10种常见甲藻细胞体积与细胞碳、氮含量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1, 31(21):6540-6550.
|
[21] |
孙维敏, 徐阳, 龚榜初, 等. 浙江省柿种质资源果实形状多样性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 2019, 32(5):42-50.
|
[22] |
doi: 10.1016/0304-4238(88)90096-9 URL |
[23] |
doi: 10.1023/A:1010785604339 URL |
[24] |
doi: 10.21273/HORTTECH.15.2.0214 URL |
[25] |
doi: 10.1016/j.scienta.2010.04.013 URL |
[26] |
doi: 10.1007/s00122-019-03481-3 pmid: 31768603 |
[27] |
doi: 10.1086/280661 URL |
[28] |
王爱花. Atlantic Giant巨型南瓜与其小果祖先Hubbard果实形态、解剖及生理学差异[D]. 扬州: 扬州大学, 2019.
|
[29] |
doi: 10.1093/jxb/erg124 URL |
[30] |
doi: 10.1111/j.1438-8677.2009.00203.x pmid: 20653892 |
[31]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70080 URL |
[32] |
doi: 10.1016/0304-4238(77)90027-9 URL |
[33] |
doi: 10.1016/S0176-1617(00)80163-7 URL |
[34] |
|
[35] |
|
[36] |
|
[37] |
doi: 10.1007/s11103-011-9757-1 URL |
[38] |
doi: 10.1016/j.jplph.2009.11.009 pmid: 20036442 |
[39] |
王安君. 基于RNA-Seq的南瓜果实重要品质形成的代谢和分子调控研究[D]. 广州: 暨南大学, 2017.
|
[40] |
王曼曼, 屈淑平, 李俊星, 等. 葫芦科作物果实糖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9, 55(7):941-948.
|
[41] |
doi: 10.21273/JASHS.132.5.704 URL |
[42] |
doi: 10.21273/JASHS.126.1.33 URL |
[43] |
胡丽萍. 黄瓜果实韧皮部质外体卸载的证据[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 2010.
|
[44] |
焦加斌, 李金隆, 郑朝元, 等. 减肥加镁对冬瓜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9):124-132.
|
[1] | 杨苔, 于慧颖, 卢立明, 付海燕, 李国良, 代文龙, 刘春光, 杨峰山, 马玉堃. 促生潜力玉米种子内生细菌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6-23. |
[2] | 平文超, 徐婧, 曹平平, 张忠波, 王玉梅, 王安录, 蒋建勋. 外源钾对盐胁迫下植物生长和生理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100-105. |
[3] | 邵雪花, 匡石滋, 黄建辉, 欧阳嘉敏, 万妍, 赖多. 留树保鲜技术对油甘果实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7): 140-145. |
[4] | 谢坤豪, 石奡坤, 狄清华, 陈茹, 李衍素, 于贤昌, 陈双臣, 贺超兴. 蔬菜残株堆肥还田对生姜产量及根区土壤环境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87-91. |
[5] | 陈桢禄, 潘晓英, 卢钰升, 黄振瑞, 顾文杰, 郭俊杰, 魏彬, 曾瑜玲, 刘意旋, 何经纬, 李集勤. 有机无机复配调理剂对酸化土壤性状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28-34. |
[6] | 黄磊, 李艺萌, 钟帅, 金保锋, 高晋军, 王晓园, 关罗浩, 王初亮, 黄妧婷, 李敏. 低氧贮存片烟解封后理化指标和质量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107-112. |
[7] | 徐志强, 刘化冰, 张晓兵, 赵燕平, 钟永健, 顾超, 李峥. 不同烤烟品种成熟期氮代谢及次生代谢差异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6): 42-47. |
[8] | 肖阳, 李庆荣, 邢东旭, 杨琼. 高温胁迫对耐受性不同的家蚕品种幼虫抗氧化酶活与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5): 111-118. |
[9] | 吴文. 切根对乌桕容器苗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25-29. |
[10] | 张云, 萨如拉, 包桂荣, 萨茹拉其其格, 邰继承, 李响. 秸秆降解菌系的筛选及其对酸碱度的响应[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8): 21-27. |
[11] | 银珊珊, 周国彦, 顾博文, 武春成, 闫立英, 谢洋. 褪黑素引发对干旱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9): 30-36. |
[12] | 曹彩红, 曹玲玲, 祝宁, 陈加和, 赵立群, 田雅楠, 张宝杰, 何秉青. 不同农业措施对草莓连作土壤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107-112. |
[13] | 焦加斌, 陈晓东, 郑朝元, 陈潇, 常静静, 宋钊, 谢大森, 何裕志, 张白鸽. 黑皮冬瓜干物质和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动态规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62-69. |
[14] | 马岳, 张克信, 王发伍, 张强艳, 张艳蕾, 陶妍, 刘慧萍, 刘长仲. 截形叶螨取食对马铃薯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6): 125-131. |
[15] | 刘久羽, 王政, 王柱石, 李发平, 阚宏伟, 李智, 邓泳, 徐茂华. 不同覆盖施用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状、酶活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78-8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