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3): 17-2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23
所属专题: 园艺
收稿日期:
2023-03-21
修回日期:
2023-06-22
出版日期:
2023-08-10
发布日期:
2023-08-10
作者简介:
王月彤,女,1998年出生,黑龙江大庆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哈尔滨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E-mail:1124598224@qq.com。
基金资助:
WANG Yuetong1(), GENG Gui1,2(
)
Received:
2023-03-21
Revised:
2023-06-22
Published:
2023-08-10
Online:
2023-08-10
摘要:
化感作用是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植物间的相互作用。介绍了植物间的化感作用,归纳了化感物质的分类,总结了化感作用的影响因素。同时针对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分别从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综述,为后续有关化感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王月彤, 耿贵. 植物间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3): 17-22.
WANG Yuetong, GENG Gui. Allelopathy Between Plants and Its Research Progres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3): 17-22.
[1] |
doi: 10.1038/141493a0 |
[2] |
doi: 10.1002/ps.5355 pmid: 30684299 |
[3] |
|
[4] |
|
[5] |
朱丽珍, 田英, 王俊, 等. 植物化感作用及其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应用[J]. 土壤与作物, 2021, 10(1):1-17.
|
[6] |
邓文红. 黑沙蒿群落植物演替过程中的化感作用研究[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16.
|
[7] |
|
[8] |
|
[9] |
师小平, 陈银萍, 闫志强, 等. 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 36(6):215-222.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9-0930 |
[10] |
|
[11] |
doi: 10.3389/fpls.2017.00423 pmid: 28559896 |
[12] |
doi: 10.1093/pcp/pct054 pmid: 23612932 |
[13] |
杨义, 吴显芝, 蒋美琼, 等. 探究外来入侵植物野茼蒿水浸提液对3种豆科植物的化感作用[J]. 凯里学院学报, 2022, 40(6):49-53.
|
[14] |
朱秀红, 王明昆, 张威, 等. 葎草化感活性对白花泡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西部林业科学, 2022, 51(4):1-10.
|
[15] |
李湘, 李玉萌, 梁冠豪, 等. 紫花苜蓿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过程的化感作用的研究[J]. 饲料研究, 2022, 45(21):108-112.
|
[16] |
王田涛, 关德军, 周文忠, 等. 灯盏花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小麦和萝卜的化感效应[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12):252-259,264.
|
[17] |
王田涛, 关德军, 杨梅, 等. 灯盏花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4种作物的化感效应分析[J]. 南方农业学报, 2021, 52(8):2087-2095.
|
[18] |
朱君丽, 李育川, 余开聪, 等. 麻风树不同器官浸提液对3种农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茎生长的化感作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3):214-219.
|
[19] |
杨小妮, 白小明, 李萍, 等. 白三叶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草地早熟禾的化感作用[J]. 草原与草坪, 2022, 42(3):100-106.
|
[20] |
|
[21] |
|
[22] |
刘巧丽, 吴照祥, 李辉虎, 等. 杂交鹅掌楸叶水提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江西科学, 2021, 39(5):820-825.
|
[23] |
朱吉风, 王伟荣, 张俊英, 等. 油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对水稻和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 2021, 37(3):7-13.
|
[24] |
李凤兰, 武佳文, 姚树宽, 等. 假苍耳不同部位水浸提液对5种土著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J]. 草业学报, 2020, 29(9):169-178.
doi: 10.11686/cyxb2019533 |
[25] |
包赛很那, 苗彦军, 王向涛, 等. 开花期黄花草木樨根浸提液对林芝市4种主要农田杂草的化感作用[J]. 高原农业, 2020, 4(4):380-385.
|
[26] |
|
[27] |
|
[28] |
李胜, 刘蕾, 周庚玲, 等. 光叶紫花苕子水浸提液对4种杂草的化感作用[J]. 作物研究, 2022, 36(3):230-237.
|
[29] |
郭英姿, 贾文庆, 何松林, 等. 花叶滇苦菜浸提液对3种花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草业学报, 2022, 31(9):96-106.
doi: 10.11686/cyxb2021371 |
[30] |
张曼, 单春燕, 陈志远, 等. 石榴叶浸提液对6种常见牧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22, 56(4):579-586,610.
|
[31] |
李琦, 王树伟, 于金萍, 等. 雀麦对黄淮海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的化感作用[J]. 天津农业科学, 2020, 26(4):54-59,71.
|
[32] |
|
[33] |
|
[34] |
傅建华. 不同光照条件下闽楠水浸提液对杉木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J]. 南方农业, 2020, 14(9):138-140,144.
|
[35] |
潘小承. 模拟酸雨和氮沉降对马尾松林土壤生态过程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22.
|
[36] |
|
[37] |
|
[38] |
|
[39] |
doi: 10.15244/pjoes/122691 URL |
[40] |
陈印平, 刘俊华. 盐胁迫下火炬树水浸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 滨州学院学报, 2017, 33(4):59-64.
|
[41] |
|
[42] |
doi: 10.1016/j.scienta.2019.108955 URL |
[43] |
doi: 10.1007/s11738-005-0017-3 URL |
[44] |
孟凡娟, 庞洪影, 王建中, 等. NaCl和Na2SO4胁迫下两种刺槐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J]. 生态学报, 2011, 31(3):734-741.
|
[45] |
汪堃仁, 薛绍白, 柳惠图. 细胞生物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
[46] |
|
[47] |
王秀丽, 周亮, 卢昌义. 从木榄叶片超微结构所受的影响评估外来种拉关木的化感作用[J]. 生态科学, 2017, 36(5):177-185.
|
[48] |
向舒, 陈雯雯, 沈盎绿. 3种陆生植物叶片浸提液对东海原甲藻生长及光合生理的影响[J]. 海洋渔业, 2022, 44(4):468-479.
|
[49] |
doi: 10.1038/s41598-021-83752-6 pmid: 33619315 |
[50] |
郑博颖. 浅析常见阔叶树落叶对小麦的化感作用[J]. 南方农业, 2018, 12(33):135-136.
|
[51] |
|
[52] |
刘雨芳, 彭梅芳, 曾强国, 等. 空心莲子草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长特性及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8):1043-1047.
|
[53] |
姚岭柏, 任琴, 郭美兰, 等. 蒙古韭浸提液对萝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J/OL]. 东北农业科学:1-9[2023-06-1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22.1376.S.20221226.1701.003.html.
|
[54] |
杨振亚, 邹景泉, 倪惠菁, 等. 芝麻浸提液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3, 51(1):11-17.
|
[55] |
崔云浩, 梁祎, 王军娥, 等. 纳米硅对盐胁迫下甜椒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21, 49(10):1162-1165.
|
[56] |
马红叶, 张文娥, 潘学军, 等. 胡桃科植物的化感作用及其应用前景综述[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47(20):57-63,74.
|
[57] |
王安可, 毕毓芳, 温星, 等. 植物化感物质的研究现状[J].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17(17):5829-5835.
|
[58] |
范丽花, 汪鹏斌, 王玉霞, 等. 猪毛蒿枯落物水浸提液对5种草地植物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J]. 中国草地报, 2021, 43(1):96-103.
|
[59] |
李天星, 杨实道. 元江栲对蒲公英和凤仙花化感作用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0, 35(6):44-54.
|
[60] |
霍鸿浩, 罗世琼, 杨占南, 等. 黄花蒿浸提液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2):309-315.
|
[61] |
葛杰克, 叶雨蒙, 楼雪怡, 等. 酚酸化感作用对栝楼生理特性及根际微生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3, 37(3):258-266,272.
|
[62] |
邱秋金, 洪涌, 肖清铁, 等. 化感小麦根系分泌物对看麦娘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48(5):545-549.
|
[63] |
刘奇志, 李星月, 刘艳斌, 等. 国内外草莓连作障碍与综合治理研究进展[J]. 中国果树, 2012(6):58-62.
|
[64] |
|
[65] |
徐静. 核桃‖西红花间作对其(西红花)产量、品质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D]. 乌鲁木齐: 新疆农业大学, 2022.
|
[66] |
鲁晓峰, 杜国栋, 邵静, 等. 草莓根系线粒体对外源酚酸胁迫的生理响应[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5):1029-104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21.05.014 |
[67] |
周武先, 罗孝荣, 段媛媛, 等. 半夏对3种常见农作物的化感作用及其生理机制研究[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7):1451-1459.
|
[68] |
李庆凯, 刘苹, 赵海军, 等. 玉米根系分泌物对连作花生土壤酚酸类物质化感作用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0, 22(3):119-130.
doi: 10.13304/j.nykjdb.2019.0482 |
[69] |
王田涛, 卢丙越, 雷恩, 等. 三七对不同作物化感的效应[J].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58(11):1982-1985, 1988.
|
[1] | 陈高霖, 麦咏芯, 张冬青, 吕梦雨, 李霞. 抗生素在人工湿地中的去除机制综述[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9): 63-70. |
[2] | 刘媛媛, 涂国良. 平凉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4): 83-92. |
[3] | 王慧, 张从合, 黄艳玲, 汪和廷, 方玉, 杨韦, 管昌红, 杨力, 王林, 严志. 植物花粉影响因素和保存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49-54. |
[4] | 路港滨, 俄胜哲, 袁金华, 赵天鑫, 冶赓康, 张鹏, 刘雅娜, 王钰轩. 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影响因素及其在作物和土壤系统迁移运转规律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67-73. |
[5] | 陈海鹏, 宋群, 刘静怡, 孙艳春. 中国利用赤眼蜂防治大豆食心虫的寄生影响因素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0): 113-118. |
[6] | 王森熊, 栗海红, 商文莉. 三江源生态功能区自然地理特征与农牧民收入增长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156-164. |
[7] | 马迪, 肖文芳, 李佐, 张俊卫, 陈和明, 吕复兵. 兰科植物花香成分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 52-60. |
[8] | 杨旭风, 贾晓东, 许梦洋, 莫正海, 贾展慧, 宣继萍. 褐变机理及其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137-145. |
[9] | 颜越, 金荷仙, 王丽娴. 国内外社区花园健康效益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68-75. |
[10] | 田雨桐, 韩志伟, 赵然, 田永著, 罗广飞, 杨淼. 西南岩溶农业区典型土地利用对土壤氮素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3): 89-96. |
[11] | 王志强, 杨建锋, 石天池. 宁夏石嘴山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铜含量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45-54. |
[12] | 隋振全, 范金石, 尹崇山, 毛金超. 壳聚糖对植物病原体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 121-126. |
[13] | 权莹, 张晓娟, 赵辉, 孙晓敏, 马秀奇. CRISPER/Cas9系统在植物基因组定点修饰及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9-14. |
[14] | 廖雨梦, 李祖然, 祖艳群, 刘才鑫. 植物对重金属迁移途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63-69. |
[15] | 胡洁思, 张建国. 基于SBE和SD法的乡村滨水景观带美景度影响因素研究——以衢州庙源溪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2): 69-7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