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ndereck, K. L., Vogt, C. 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 tourism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option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J], 2000,39(1):27~36. [2] 赵旭梅.京郊发展观光农业的问题与启示.农业经济[J], 2008,4:22~23 [3] 北京市旅游局.乡村旅游“北京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2010 [4] 郭焕成,孙艺惠,任国柱等.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 地球信息科学,2008,10(4):453~461 [5] 彭夏岁,许亦善.基于多产联动的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4,26(1):105~108 [6] 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2006年乡村旅游国际论坛开幕式致辞[EB/OL].[2006-09-06] http://www.aweb.com.cn [7] 张晓慧.我国乡村旅游规模化经营的路径与对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8~22 [8] 王少琴,王文峰.构建和谐乡村旅游的路径选择[J].改革与战略,2008,24(11):129~133 [9] 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 2007,27(2):336~339 [10] 张树民,钟林生,王灵恩.基于旅游系统理论的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地理研究,2012,31(11):2094~2103 [11] 刘志茹,况明生,王爱玲.北京农业文化与观光农业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9(20):12379~12380 [12] 王忠林.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和策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23(4):145~147 [13] 李漫,吴良林,周世武.巴马长寿旅游资源脆弱性及可持续利用[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4):167~171 [14] 陈式慧.北京市水资源紧缺的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89,(4):17~26 [15] 王军辉,周宏磊,韩煊等.北京地下空间运营期主要水灾水害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2):224~230 [16] 吴呤颗,陶玉国.台湾民宿产业的发展及其对大陆乡村旅游业的启示[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2(2):154~158 [17] 马亮,陈戈,黄凯等.北京郊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体系探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8):479~482 [18] 吴春柳,王群.国内外旅游水资源安全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6,28(6):64~72 [19] 刘晓霞,王兴中,翟洲燕等. 基于城市日常体系理念的农家乐旅游空间功能结构提升研究——以蓝田县为例[J]. 人文地理,2011,(5):138~142 [20] 阎崇年.北京文化的历史特点[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96~99 [21] 付华.北京现代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