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Geng Z, Feng G P, Zhao F, et al. Distribution of larval crabs (Eriocheir sinensis) and relationship with oceanographic features in the Yangtze Estuary[J]. Écoscience, 2018,25:125-134. doi: 10.1080/11956860.2018.1430881    
																																					URL
 | 
																													
																							| [2] |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中国水产学会. 2019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 34-35. | 
																													
																							| [3] | 苏秀文. 河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J]. 齐鲁渔业, 2005(7):34-35. | 
																													
																							| [4] | 曾佳佳, 陈静, 李士栋, 等. 中草药-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与畜牧, 2018(8):71-73. | 
																													
																							| [5] | 赵倩, 陈玉春, 谷巍, 等. 益生菌发酵中草药对鲤鱼生长指标、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J]. 饲料与畜牧, 2013(5):31-34. | 
																													
																							| [6] | 汤保贵, 孙建华. 微生物和中草药联合制剂对罗非鱼生长和水质的影响[J]. 水利渔业, 2007(4):62-63. | 
																													
																							| [7] | 王继芬, 宋学章. 微生态制剂、中药在南美白对虾育苗中的应用[J]. 科学养鱼, 2007(11):11-11. | 
																													
																							| [8] | 于明超, 李卓佳, 林黑着, 等. 饲料中添加芽孢杆菌和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29(4):132-137. | 
																													
																							| [9] | 王印庚, 冷敏, 陈霞, 等. 中草药对刺参腐皮综合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试验[J]. 渔业科学进展, 2009,30(2):1-7. | 
																													
																							| [10] | 曹海鹏, 李家胜, 何珊. 一种控制水体中弧菌数量的制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J]. 中国专利,ZL201410367263.6,2018-4-3. | 
																													
																							| [11] | 张维娜, 高亮, 于丹, 等. 解淀粉芽孢杆菌对河蟹养殖水体中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水质的调控作用[J]. 水产科技情报, 2017,44(4):169-172. | 
																													
																							| [12] | 隋丽英, 于秀玲, 辛乃宏, 等. 养殖水中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快速测定[J]. 海湖盐与化工, 1998(2):3-5. | 
																													
																							| [13] | 黄鹤忠, 李义, 宋学宏, 等.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免疫功能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 2006(3):198-205. | 
																													
																							| [14] | 洪美玲, 陈立侨, 顾顺樟, 等. 氨氮胁迫对中华绒螯蟹免疫指标及肝胰腺组织结构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 2007(3):412-418. | 
																													
																							| [15] | 王煜恒, 李庆, 陈军, 等. 不同溶氧浓度下非离子氨和亚硝酸盐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毒性[J]. 水产学杂志, 2019,32(4):38-44. | 
																													
																							| [16] | 蔡俊鹏, 王沛贤. 蛭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非O1霍乱弧菌的消除作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0,31(4):78-79,83. | 
																													
																							| [17] | 宋志萍, 蔡俊鹏, 王志, 等. 一种消除九孔鲍苗细菌性病原的无公害绿色生物方法的研究[J]. 海洋科学, 2006(1):44-48. | 
																													
																							| [18] | 刘丽, 蔡俊鹏. 改善水体和生物肠道菌群结构的菌剂及其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J]. 江苏农业科学, 2014,42(4):175-177. | 
																													
																							| [19] | 阎斌伦, 王兴强, 李士虎, 等. 微生物制剂在中华绒螯蟹工厂化育苗水质调控中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05(3):329-332. | 
																													
																							| [20] | 丘金珠. 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及其在罗非鱼养殖中的应用[D]. 湛江:广东海洋大学, 2015. | 
																													
																							| [21] | 周永昌, 姜晓东, 龙晓文, 等. 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及免疫力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9,38(2):188-193. | 
																													
																							| [22] | 孙学亮, 孙朦朦, 季延斌, 等. 生芪、连翘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及健康指标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5,43(1):224-226. | 
																													
																							| [23] | 李思明, 丁惠君, 郭小泽, 等. 复方中草药对中华绒螯蟹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抗病力的影响[J]. 水产科学, 2015,34(4):201-207. | 
																													
																							| [24] | 吴惠仙. 生物防治用途芽孢杆菌对水产条件致病菌抑制作用与对中华绒螯蟹、日本沼虾及中华鳖保护效果的评价[D]. 杭州:浙江大学, 2005. | 
																													
																							| [25] | 江河, 汪留全, 邓朝阳, 等. 益生菌制剂在河蟹养殖中的应用研究[J]. 水利渔业, 2003(5):46-48. | 
																													
																							| [26] | Gomez-Gil B, Roque A, Turnbull J F. The use and selection of probiotic bacteria for use in the culture of larval aquatic organisms[J]. Aquaculture, 2000,191:259-270. doi: 10.1016/S0044-8486(00)00431-2    
																																					URL
 | 
																													
																							| [27] | Balcázar J L, Blas I D, Ruiz-Zarzuela I, et al. The role of probiotics in aquaculture[J]. Vet. Microbiol, 2006,114:173-186. pmid: 16490324
 | 
																													
																							| [28] | 方昊, 余军楠, 王智峰, 等. 江苏典型中华绒螯蟹养殖区抗生素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估[J].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35(11):1436-14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