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龚凌霄, 池静雯, 王静, 等. 山药中主要功能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16):312-319. | 
																													
																							| [2] | 景娴, 江海, 杜欢欢, 等. 我国山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15):114-117. | 
																													
																							| [3] | 陈梦雨, 刘伟, 侴桂新, 等. 山药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20(2). | 
																													
																							| [4] | 杨玉新. 山药的栽培技术及经济价值[J]. 农民致富之友, 2012(20):57. | 
																													
																							| [5] | 郜红利. 山药的优质高产规范栽培技术[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4(2). | 
																													
																							| [6] | 张海英, 韩涛, 陈湘宁. 山药制品加工方法[J]. 保鲜与加工, 2005, 5(3):45-46. | 
																													
																							| [7] | 许念芳, 岳林旭, 刘少军, 等. 山药种质资源的分类及综合分析[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9, 38(1):54-59. | 
																													
																							| [8] | 吴志刚, 姜武, 魏余煌, 等. 山药糯性种质资源收集及评价[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1):73-75,77. | 
																													
																							| [9] | 景娴, 江海, 杜欢欢, 孟怡璠. 我国山药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 44(15):114-117. | 
																													
																							| [10] | 朱建军, 蒋加勇, 王令俐, 等. 密度、定向栽培对糯米山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22):170-174. | 
																													
																							| [11] | 李明军, 洪森荣, 陈明霞, 等. 怀山药的组织培养及其应用[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 2004: 1. | 
																													
																							| [12] | 刘可越, 舒长兴, 石向群, 等. 不同产地山药主要生化成分对比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10):2108-2110. | 
																													
																							| [13] | 李方良, 梁潇, 张凤银. 佛掌山药与铁棍山药的营养成分比较[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5):21678-21678. | 
																													
																							| [14] | 李明良, 陈双林, 郭子武, 等. 覆土栽培对高节竹笋呈味氨基酸的影响[J]. 浙江林业科技, 2015, 35(2):54-57. | 
																													
																							| [15] | 王丽霞, 王敬臻, 张金玲, 等. 长山山药淀粉的制备及性能[J]. 食品科学, 2017, 38(9):156-161. | 
																													
																							| [16] | 杨宏莉, 李少春, 张伟伟, 等. 山药多糖的药理作用[J]. 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0(3):84-86. | 
																													
																							| [17] | 李志强, 曹文富. 山药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8):1975-1976. | 
																													
																							| [18] | 张鑫毅, 孙建琴. 膳食纤维与健康[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7(3):169-173. | 
																													
																							| [19] | ELSANHOTY R M, AL-TURKI I A, RAMADAN M F. Screening of medium components by Plackett-Burman design for carotenoid production using date (Phoenix dactylifera) wastes[J].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12, 36(1):313-320. doi: 10.1016/j.indcrop.2011.10.013    
																																					URL
 | 
																													
																							| [20] | 杨婷婷, 蒋海伟, 贺玉珊, 等. 混菌固态发酵山药皮产类胡萝卜素的工艺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14, 35(7):236-239,267. | 
																													
																							| [21] | 廖朝晖, 朱必凤, 刘安玲, 等. 山药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的测定[J].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6):67-69. | 
																													
																							| [22] | 张薇, 张卓勇, 施燕支, 等.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山药中多种微量元素[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6(5):963-965. | 
																													
																							| [23] | 徐皓, 刘水英. 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紫山药中矿质元素[J]. 食品科学, 2015, 36(16):192-196. | 
																													
																							| [24] | 何璇, 何芹, 陈华凤, 等. 锰暴露对健康的影响[J]. 医药前沿, 2017, 7(8):5-6. | 
																													
																							| [25] | 宋君柳. 山药品种资源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 长江蔬菜, 2009(6):6-10. | 
																													
																							| [26] | 张丽梅, 陈菁瑛, 黄玉吉, 等. 山药品种间氨基酸含量的差异性研究[J].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8(2):12-15. | 
																													
																							| [27] | WU G, BAZER F W, DAVIS T A, et al. Arginine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in growth, health and disease[J]. Amino acids, 2009, 37(1):153-168. doi: 10.1007/s00726-008-0210-y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