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关周博, 董育红, 李少钦, 等. 春性和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在春油菜区中的杂种优势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2015,24(9):72-77. | 
																													
																							| [2] | 关周博, 田建华, 董育红. 中国油菜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 陕西农业科学, 2016,62(3):99-101. | 
																													
																							| [3] | 范成明, 田建华, 胡赞民, 等. 油菜育种行业创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19(3):447-454. | 
																													
																							| [4] | 涂金星, 张冬晓, 张毅, 等. 中国油菜育种目标及品种审定问题的商榷[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7,29(3):350-352. | 
																													
																							| [5] | 陈兆波, 余健. 中国油菜生产形势分析及科研对策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0,32(2):303-308. | 
																													
																							| [6] | 沈金雄, 傅廷栋, 涂金星, 等. 中国油菜生产及遗传改良潜力与油菜生物柴油发展前景[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7,26(6):894-899. | 
																													
																							| [7] | 李加纳, 卢坤, 荐红举, 等. 油菜收获指数研究进展[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8,40(5):640-648. | 
																													
																							| [8] | 梅德圣, 王汉中, 李云昌, 等.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材料99CDAM的发现及遗传分析[J]. 遗传, 2006,28(7):851-857. | 
																													
																							| [9] | 淑艳, 刘宏波, 刘忠松, 等. 油菜矮杆抗倒新种质的培育与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5):42-43. | 
																													
																							| [10] | 沈金雄, 漆丽萍, 杨军, 等. 甘蓝型油菜“棒状”突变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9,31(3):380-382. | 
																													
																							| [11] | 董育红, 关周博, 郑磊, 等. 自然封顶、矮杆、紧凑型油菜种质资源的选育及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34(28):17-20. | 
																													
																							| [12] | 陈大伦, 曾章丽. 甘蓝型油菜半矮轩材料3862Sd的选育及遗传鉴定[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47(1):10-13. | 
																													
																							| [13] | 张瑞茂, 李超, 陈大伦, 等. 甘蓝型油莱特异矮秤直立株型新品系DW871株高的遗传分析[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9,41(1):1-9. | 
																													
																							| [14] | 付远志, 薛惠云, 胡根海, 等. 中国棉花株型性状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9,47(5):16-19. | 
																													
																							| [15] | 尼奇波罗维奇. 作物产量变异的生理基础[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0. | 
																													
																							| [16] | Donald C M. In search of yield[J]. J Aust Inst Agr Sci, 1962,28:17l-178. | 
																													
																							| [17] | 潘晓华, 邓强辉. 作物收获指数的研究进展[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7,29(1):1-5. | 
																													
																							| [18] | 赵波. 甘蓝型油菜矮轩基因定位、克隆及功能分析[D]. 武汉:华中农业大学, 2017. | 
																													
																							| [19] | 李云, 付绍红, 杨进, 等. 甘蓝型油菜矮秆突变体bndf-1的遗传鉴定及利用潜力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29(13):173-177. | 
																													
																							| [20] | 范成明, 田建华, 胡赞民, 等. 油菜育种行业创新动态与发展趋势[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8,19(3):447-454. | 
																													
																							| [21] | 关周博, 王学芳, 董育红, 等. 密植油菜苗期和成熟期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J]. 西北农业学报, 2014,23(7):6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