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2021, Vol. 37 ›› Issue (23): 158-164.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36
Special Issue: 农业生态
Received:2021-03-30
															
							
																	Revised:2021-06-08
															
							
															
							
																	Online:2021-08-15
															
							
																	Published:2021-08-26
															
						Contact:
								Xu Guangcai   
																	E-mail:liuyyy2020@126.com;xugc@live.com
																					CLC Number:
Liu Yan, Xu Guangcai. The Coupling Degree of Township Industry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in Beijing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Area[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1, 37(23): 158-164.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asb.org.cn/EN/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336
| 子系统 | 指标选取 | 指标属性 | 权重 | 
|---|---|---|---|
| 乡镇产业 | C1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 | 正 | 0.12 | 
| C2农民人均收入增速(%) | 正 | 0.14 | |
| C3设施农业面积(hm2) | 正 | 0.1 | |
| C4农业从业人口占比(%) | 正 | 0.13 | |
| C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正 | 0.11 | |
| C6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 | 正 | 0.13 | |
| C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正 | 0.15 | |
| C8耕地保有率(%) | 正 | 0.12 | |
| 生态保护 | S1林木覆盖率(%) | 正 | 0.16 | 
| S2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 正 | 0.10 | |
| S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正 | 0.11 | |
| S4“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正 | 0.13 | |
| S5农产品抽检合格率(%) | 正 | 0.12 | |
| S6“美丽乡村”比重(%) | 正 | 0.11 | |
| S7平均农药施用量(kg/hm2) | 负 | 0.15 | |
| S8平均化肥施用强度(kg/hm2) | 负 | 0.12 | 
| 子系统 | 指标选取 | 指标属性 | 权重 | 
|---|---|---|---|
| 乡镇产业 | C1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速(%) | 正 | 0.12 | 
| C2农民人均收入增速(%) | 正 | 0.14 | |
| C3设施农业面积(hm2) | 正 | 0.1 | |
| C4农业从业人口占比(%) | 正 | 0.13 | |
| C5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正 | 0.11 | |
| C6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 | 正 | 0.13 | |
| C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正 | 0.15 | |
| C8耕地保有率(%) | 正 | 0.12 | |
| 生态保护 | S1林木覆盖率(%) | 正 | 0.16 | 
| S2节水灌溉面积比重(%) | 正 | 0.10 | |
| S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正 | 0.11 | |
| S4“三品”基地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 | 正 | 0.13 | |
| S5农产品抽检合格率(%) | 正 | 0.12 | |
| S6“美丽乡村”比重(%) | 正 | 0.11 | |
| S7平均农药施用量(kg/hm2) | 负 | 0.15 | |
| S8平均化肥施用强度(kg/hm2) | 负 | 0.12 | 
| 耦合协调度D | 协调程度区间 | 协调度划分 | 耦合协调类型 | 两系统对比 | 
|---|---|---|---|---|
| 0≤D≤0.5 | 严重不协调区间 | 0~0.10 | 极度失衡衰退 | S(1,Z)<S(2,Z)产业滞后型 | 
| 0.11~0.19 | 重度失衡衰退 | |||
| 0.20~0.29 | 中度失衡衰退 | |||
| 0.30~0.39 | 轻度失衡衰退 | |||
| 0.40~0.50 | 略微失衡衰退 | |||
| 0.5<D≤0.8 | 协调过度区间 | 0.51~0.59 | 濒临失衡衰退 | S(1,Z)=S(2,Z)产业生态同步型 | 
| 0.60~0.69 | 勉强协调发展 | |||
| 0.70~0.79 | 初级协调发展 | |||
| 0.8<D≤1 | 协调发展区间 | 0.81~0.90 | 中级协调发展 | S(1,Z)>S(2,Z)生态滞后型 | 
| 耦合协调度D | 协调程度区间 | 协调度划分 | 耦合协调类型 | 两系统对比 | 
|---|---|---|---|---|
| 0≤D≤0.5 | 严重不协调区间 | 0~0.10 | 极度失衡衰退 | S(1,Z)<S(2,Z)产业滞后型 | 
| 0.11~0.19 | 重度失衡衰退 | |||
| 0.20~0.29 | 中度失衡衰退 | |||
| 0.30~0.39 | 轻度失衡衰退 | |||
| 0.40~0.50 | 略微失衡衰退 | |||
| 0.5<D≤0.8 | 协调过度区间 | 0.51~0.59 | 濒临失衡衰退 | S(1,Z)=S(2,Z)产业生态同步型 | 
| 0.60~0.69 | 勉强协调发展 | |||
| 0.70~0.79 | 初级协调发展 | |||
| 0.8<D≤1 | 协调发展区间 | 0.81~0.90 | 中级协调发展 | S(1,Z)>S(2,Z)生态滞后型 | 
| 乡镇 | 产业系统 | 生态系统 | 耦合度 | 耦合协调度 | 协调程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耦合发展类型 | 
|---|---|---|---|---|---|---|---|
| S(1,Z) | S(2,Z) | C | D | ||||
| 峪口镇 | 0.69 | 0.74 | 0.9993 | 0.8488 | 协调发展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产业滞后 | 
| 东邵渠镇 | 0.72 | 0.62 | 0.9972 | 0.8133 | 协调过渡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生态滞后 | 
| 王辛庄镇 | 0.68 | 0.63 | 0.9992 | 0.8063 | 协调发展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生态滞后 | 
| 刘家店镇 | 0.57 | 0.69 | 0.9958 | 0.799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十三陵镇 | 0.67 | 0.62 | 0.9993 | 0.799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东高村镇 | 0.66 | 0.59 | 0.9983 | 0.786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大石窝镇 | 0.65 | 0.59 | 0.9989 | 0.7835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冯家峪镇 | 0.54 | 0.66 | 0.9948 | 0.777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南独乐河镇 | 0.55 | 0.63 | 0.9978 | 0.773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大榆树镇 | 0.59 | 0.59 | 1 | 0.767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同步发展 | 
| 八达岭镇 | 0.55 | 0.59 | 0.9993 | 0.759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新城子镇 | 0.61 | 0.55 | 0.9988 | 0.757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张坊镇 | 0.6 | 0.55 | 0.9991 | 0.7548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兴寿镇 | 0.54 | 0.58 | 0.9994 | 0.751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大华山镇 | 0.51 | 0.6 | 0.9971 | 0.749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河南寨镇 | 0.67 | 0.49 | 0.9878 | 0.7444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渤海镇 | 0.51 | 0.58 | 0.9982 | 0.74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长哨营乡 | 0.54 | 0.56 | 0.9999 | 0.740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张山营镇 | 0.52 | 0.57 | 0.9989 | 0.7398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九渡河镇 | 0.41 | 0.66 | 0.9718 | 0.736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清水镇 | 0.51 | 0.55 | 0.9991 | 0.730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军庄镇 | 0.42 | 0.61 | 0.9821 | 0.724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巨各庄镇 | 0.54 | 0.51 | 0.9997 | 0.722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流村镇 | 0.53 | 0.5 | 0.9996 | 0.718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井庄镇 | 0.53 | 0.5 | 0.9996 | 0.718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周口店镇 | 0.44 | 0.57 | 0.9923 | 0.718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高岭镇 | 0.43 | 0.55 | 0.9925 | 0.7039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刘斌堡乡 | 0.54 | 0.46 | 0.9968 | 0.6992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大城子镇 | 0.6 | 0.41 | 0.9829 | 0.692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太师屯镇 | 0.6 | 0.41 | 0.9829 | 0.692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宝山镇 | 0.51 | 0.44 | 0.9969 | 0.680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千家店镇 | 0.46 | 0.44 | 0.9999 | 0.6683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不老屯镇 | 0.63 | 0.35 | 0.9584 | 0.6669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永宁镇 | 0.59 | 0.37 | 0.9719 | 0.6663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雁翅镇 | 0.59 | 0.35 | 0.9668 | 0.6584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旧县镇 | 0.54 | 0.37 | 0.9813 | 0.6542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香营乡 | 0.55 | 0.36 | 0.9782 | 0.6539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乡镇 | 产业系统 | 生态系统 | 耦合度 | 耦合协调度 | 协调程度 | 耦合协调类型 | 耦合发展类型 | 
|---|---|---|---|---|---|---|---|
| S(1,Z) | S(2,Z) | C | D | ||||
| 峪口镇 | 0.69 | 0.74 | 0.9993 | 0.8488 | 协调发展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产业滞后 | 
| 东邵渠镇 | 0.72 | 0.62 | 0.9972 | 0.8133 | 协调过渡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生态滞后 | 
| 王辛庄镇 | 0.68 | 0.63 | 0.9992 | 0.8063 | 协调发展区间 | 中级协调发展 | 中级-生态滞后 | 
| 刘家店镇 | 0.57 | 0.69 | 0.9958 | 0.799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十三陵镇 | 0.67 | 0.62 | 0.9993 | 0.799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东高村镇 | 0.66 | 0.59 | 0.9983 | 0.786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大石窝镇 | 0.65 | 0.59 | 0.9989 | 0.7835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冯家峪镇 | 0.54 | 0.66 | 0.9948 | 0.777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南独乐河镇 | 0.55 | 0.63 | 0.9978 | 0.773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大榆树镇 | 0.59 | 0.59 | 1 | 0.767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同步发展 | 
| 八达岭镇 | 0.55 | 0.59 | 0.9993 | 0.759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新城子镇 | 0.61 | 0.55 | 0.9988 | 0.757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张坊镇 | 0.6 | 0.55 | 0.9991 | 0.7548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兴寿镇 | 0.54 | 0.58 | 0.9994 | 0.7511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大华山镇 | 0.51 | 0.6 | 0.9971 | 0.749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河南寨镇 | 0.67 | 0.49 | 0.9878 | 0.7444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渤海镇 | 0.51 | 0.58 | 0.9982 | 0.74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长哨营乡 | 0.54 | 0.56 | 0.9999 | 0.740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张山营镇 | 0.52 | 0.57 | 0.9989 | 0.7398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九渡河镇 | 0.41 | 0.66 | 0.9718 | 0.736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清水镇 | 0.51 | 0.55 | 0.9991 | 0.730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军庄镇 | 0.42 | 0.61 | 0.9821 | 0.724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巨各庄镇 | 0.54 | 0.51 | 0.9997 | 0.7223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流村镇 | 0.53 | 0.5 | 0.9996 | 0.718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井庄镇 | 0.53 | 0.5 | 0.9996 | 0.7187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生态滞后 | 
| 周口店镇 | 0.44 | 0.57 | 0.9923 | 0.7182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高岭镇 | 0.43 | 0.55 | 0.9925 | 0.7039 | 协调过渡区间 | 初级协调发展 | 初级-产业滞后 | 
| 刘斌堡乡 | 0.54 | 0.46 | 0.9968 | 0.6992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大城子镇 | 0.6 | 0.41 | 0.9829 | 0.692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太师屯镇 | 0.6 | 0.41 | 0.9829 | 0.692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宝山镇 | 0.51 | 0.44 | 0.9969 | 0.6807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千家店镇 | 0.46 | 0.44 | 0.9999 | 0.6683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不老屯镇 | 0.63 | 0.35 | 0.9584 | 0.6669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永宁镇 | 0.59 | 0.37 | 0.9719 | 0.6663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雁翅镇 | 0.59 | 0.35 | 0.9668 | 0.6584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旧县镇 | 0.54 | 0.37 | 0.9813 | 0.6542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香营乡 | 0.55 | 0.36 | 0.9782 | 0.6539 | 协调过渡区间 | 勉强协调发展 | 勉强-生态滞后 | 
| [1] | Ning Z, Dong P. Forest Ecosystem and Forestry Industry coupling: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huang feng Forestry Enterprise [C]// Asia-pacific Power &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IEEE, 2010. | 
| [2] | Huang Y, Ning Z.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n Indicator System of Forest Ecosystem and Forestry Industry Coupling [C]// 2010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informatics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IEEE, 2010. | 
| [3] | Melbournethomas J, Johnson C R, Perez P, et al. Coupling Biophysical and Socioeconomic Models for CoralReef Systems in Quintana Roo, Mexican Caribbean[J]. Ecology & Society, 2011, 16(3):23. | 
| [4] | Rolf L, Ingemar E. Sweden and the Baltic Sea pipeline: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y[J]. Marine Policy, 2011, 36(2). | 
| [5] | Joseph F. Coates. Beyond interdependence: The meshing of the world's economy and the earth’s ecolog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1995, 48(1). | 
| [6] | 路娟, 张勇. 长江经济带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特征及时空演化规律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45(4):85-93. | 
| [7] | 周成, 冯学钢, 唐睿. 区域经济—生态环境—旅游产业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与预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为例[J]. 经济地理, 2016, 36(3):186-193. | 
| [8] | 邹伟进, 李旭洋, 王向东. 基于耦合理论的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2):88-95. | 
| [9] | 耿瑞泽, 王逸飞. 湖北省农业生态文明与经济耦合协同发展研究——以黄冈市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 30(3):23-24. | 
| [10] | 吴海中, 胡刚. 安徽省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 34(1):71-80. | 
| [11] | 周璨, 杨亦民. 湖南省农业生态与农业经济耦合性测度[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8, 39(7):174-180. | 
| [12] | 黄丽莹, 吴映梅, 朱思吉. 云南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北部湾大学学报, 2019, 34(10):45-51. | 
| [13] | 吴玉鸣, 张燕.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资源科学, 2008(1):26-30. | 
| [14] | 江红莉, 何建敏. 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江苏省的数据[J]. 区域经济, 2015(3):62-67. | 
| [15] | 谢海燕. 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的策略研究——以北京市密云区为例[J]. 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0(05):112-114. | 
| [16] | 李云燕, 张彪. 基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的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生态补偿机制探讨[A].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18: 9. | 
| [17] | 杨春. 生态涵养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规划应对与创新——以北京市生态涵养区五区分区规划编制工作为例[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9: 14. | 
| Viewed | ||||||
| Full text |  | |||||
| Abstract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