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eihong QIAN, Yanfen ZHU.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from 1880 to 1998 and its Impacts on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Climatic Change, 2001, 50: 419-444. [2]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中国近50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趋势分析.高原气象,2004,23(2):238-244. [3] 王遵娅,丁一汇,何金海.近50年来中国气候变化特征的再分析.气象学报,2004,62(2):228-236. [4] 刘玲,沙奕卓,白月明.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自然灾害学报,2003,12(2):92-97. [5] 叶笃正.中国的全球变化预测研究.北京:中国气象出版社,1992:3-15. [6] 李丕杰,安娟,赵素香.气候变暖对辽宁苹果生产的影响及对策.辽宁气象,2001,(1):16-18. [7] 潘铁夫.吉林气候变暖与农业生产.吉林农业科学,1998,(1):86-89. [8] 潘华盛,张桂华,祖世亨.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黑龙江气象,2002,(4):7-18. [9] 张厚暄.中国种植制度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关问题I 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影响.中国农业气象,2000,21(1):9-13. [10] 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生态学报,1989,9(2):97-104. [11] 潘响亮,邓伟,张道勇,等.东北地区湿地的水文景观分类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环境科学研究,2003,16(1):14-18. [12] 顾钟炜,王幼吾.气候变暖和人为干扰对大兴安岭北坡多年冻土的影响——以阿尔木地区为例.地理学报,1994,39(2):182-187. [13] 国庆喜,李具来,刘继新,等.大小兴安岭森林植被交错区生态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的科学意义.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1,29(5):1-4. [14] 潘华盛,张桂华,徐南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黑龙江气候变暖的初步分析.气候与环境研究,2003,8(3):348-355. [15] 任宪平,刘丙友,王雅娟.浅议黑土区土壤侵蚀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2:41-42. [16] 翟盘茂,章国材.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科技导报,2004,(7):11-14. [17] 谢安,孙永罡,白人海.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地理学报,2003,58:75-79. [18] 韩梅,杨利民,王少江,等.吉林省中西部半干旱地区近50年的降水与空气湿度变化.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4):425-428. [19] 李宝林.松嫩沙地沙漠化气候因素的分析及沙地未来发展趋势.东北师大报(自然科学版), 1994,(2):94-109. [20] 李宝林,周成虎.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气候变异与土地荒漠化.自然资源学报,2001,16(3):234-239. [22] 金之庆,葛道阔,石春林,等.东北平原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若干粮食生产对策的模拟研究.作物学报,2002,28(1):24-31. [23] 殷红.气候变暖对辽宁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可能影响.中国农业气象,1995,16(3):5-8. [24] 张宇,王馥棠.气候变暖对中国水稻生产可能影响的研究.气象学报,1998,56(3):369-376. [25] 吴金栋,王石立,张建敏.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地区水热条件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资源科学,2000,22(6):36-42. [26] 邓慧平,吴正方,周道玮.全球气候变化对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应用生态学报,2000,11(1):43-46. [27] 郝占庆,代力民,贺红士,等.气候变暖对长白山主要树种的潜在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01,12(5):653-658. [28] 吴正方.东北阔叶红松林分布区生态气候适宜性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评价.应用生态学报,2003,14(5):771-775. [29] 延晓冬,赵士洞,于振良.中国东北森林生长演替模拟模型及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植物生态学报,2000,24(1):1-8. [30] 谭俊,李秀华.气候变暖对大兴安岭冻土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5,(2):49-53. [31] 金会军,李述训,王绍令,赵林.气候变化对中国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的影响.地理学报,2000,55(2):161-173. [32] 裘国旺,赵艳霞,王石立.气候变化对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干旱区研究,2001,18(1):23-28. [33] 张艳红,张树文.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及可持续管理对策.水土保持学报,2002,16(4):82-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