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2013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2]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国西藏发展报告[M].西藏人民出版社,2008. [3]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2011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4]朱玲.青、甘、滇藏区农牧妇女健康问题的调查[J].管理世界,2010(10). [5]汪三贵,李文,李芸.我国扶贫资金投向及效果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4(5):48. [6]李国政.国家主导与地方互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内在逻辑——以“对口援藏”为例[J].新疆农垦经济,2013(1). [7]柏振忠,李长雨.扶贫开发新阶段政府扶贫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研究——以湖南桑植县实证为例[J],民族论坛,2013(5) [8]王宝珍,龚新蜀.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绩效评价——以新疆南疆三地州连片特困地区为例[J].广东农业科学,2013(24):215. [9]靳微.和平解放后援藏项目社会经济效益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0]刘天平,徐爱燕,邓发旺.西藏农牧区扶贫的特殊困难分析[J].农业经济,2013(5). [11]徐爱燕,李怀建,易啊丽.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探讨——以西藏为例[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12]杨宏卫.论西藏农牧区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发展[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13]孙前路,孙自保等.西藏农牧民对贫困的认知与对扶贫的期望[J].贵州农业科学,2014(3). [14]陈英英,陈爱东,余凯.关于西藏农牧区产业扶贫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2(10). [15]潘经韬.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及其扶贫效果优化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