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玉霞,秦洪彬.水稻收获机械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231. [2] 李显旺.我国水稻联合收获机械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农机化,2006(1):38-40. [3] 李显旺,张彬,石磊.超级稻联合收获机具的探讨[J]. 中国农机化,2004(4):57-58. [4] 魏宏安.我国小麦收获机械的发展与研究现状[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1,36(2):195-200,205. [5] 梁井林.小麦机收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J].农机科技推广,2009(5):28-29. [6] 王文娟,姬社林.适于机械收获的玉米新品种选育[J].中国种业, 2012(6):18-19. [7] 徐艳荣,候宗运,代秀云,等. 适于机械收获的玉米新品种吉单631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 2013(18):6-7. [8] 刘洋,韩士军,阎海洋.玉米生产机械化简化栽培技术应用浅析[J].杂粮作物,2001,21(1):25-26. [9] 闫向前,闫延梅,张琪,等.豫东地区适于机械化作业的大豆品种相关性状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4(11):101-104,206. [10] 肖俊红,卫玲,刘博,等.夏大豆新品种晋豆50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山西农业科学,2017,45(12):1923-1926. [11] 杨希文,韩志强,唐黎葵,等.筛选适合于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研究[J].中国种业,2015(10):65-66. [12] 傅廷栋.油菜生产品种改良与机械化[J].农业装备技术,2010(2):22-25. [13] 刘建毅,苗春.油菜机械化收获对品种特性的要求[J].中国种业,2011(10):12-13. [14] 左宪强,冯耐红,杨成元,等. 适宜机械化收获谷子新品种筛选试验初探[J].甘肃农业科技,2016(5):34-36. [15] 张喜文.谷子收获机械现状与存在问题[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20):32-34. [16] 左宪强,冯耐红,杨成元,等. 谷穗下压感受力与谷子主要性状的相关性[J]. [17] 秦素研,王俊岭,刘志坚,等.甘薯机械化收获品种筛选及其特性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15,56(4):6-7. [18] 刘丽敏,徐锦大,黄赞,等.丘陵山地甘薯机械机的研制及机收品种筛选[J].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5):3647-3649. [19] 孙雅文,邹晓霞,相云秋,等.不同落果特性花生品种子房柄力学性能的研究[J].花生学报,2017,46(1):33-37. [20] 沈一,刘永惠,陈志德.不同花生品种(系)果柄拉力强度测试和荚果主要调查[J].江苏农业科学,2012,40(10):82-83. [21] 禹山林.中国花生育种及农机农艺结合[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8):19-21. [22] 王宗文,高明伟,李洪田,等.不同棉花品种适宜机采性状比较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7,49(11):24-28. [23] 杨益.农机农艺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