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 2023, Vol. 39 ›› Issue (23): 145-152.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691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CAI Xun1,2(), LIANG Junfen1,2, FENG Shanshan1,2, ZHOU Canfang1,2(
)
Received:
2022-08-04
Revised:
2022-12-13
Online:
2023-08-15
Published:
2023-08-10
CAI Xun, LIANG Junfen, FENG Shanshan, ZHOU Canfang. 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in Foshan[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3): 145-152.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s://www.casb.org.cn/EN/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691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及权重 | 单位 | 指标含义 | 指标类型 |
---|---|---|---|---|
科技创新 支撑功能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0.0562) | % | 0.4×机耕+0.3×机种+0.3×机收 | 正向 |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动力(0.0765) | kW/hm2 |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 | 正向 | |
设施农业用地占比(0.1093) | % | 设施农业用地面积/耕地面积 | 正向 | |
生产供给 保障功能 | 粮肉鱼菜稳定保障指数(0.0770) | kg/人 | [(区域粮食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粮食产量]×0.3+[(区域肉类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肉类产量]×0.3+[(区域水产品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水产品产量]×0.2+[(区域蔬菜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蔬菜产量]×0.2 | 正向 |
劳动生产率(0.0972) | 万元/hm2 |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从业人数 | 正向 | |
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0.0429) | - | 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总产值 | 正向 | |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0.0777) | - |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农业总产值 | 正向 | |
社会生活 保障功能 | 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数量(0.0472) | 个 | 直接获取 | 正向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679) | 元 | 直接获取 | 正向 | |
乡村就业结构水平(0.0399) | - | 农林牧渔就业人数/乡镇就业人数 | 负向 | |
生态涵养 修复功能 | 农田系统多样性指数(0.0525) | - | , 表示农作物品种i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 正向 |
化肥施用强度(0.0942) | kg/hm2 | 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负向 | |
农药使用强度(0.0739) | kg/hm2 | 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负向 | |
耕地节水灌溉率(0.0877) | % | 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 | 正向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及权重 | 单位 | 指标含义 | 指标类型 |
---|---|---|---|---|
科技创新 支撑功能 |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0.0562) | % | 0.4×机耕+0.3×机种+0.3×机收 | 正向 |
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化动力(0.0765) | kW/hm2 | 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 | 正向 | |
设施农业用地占比(0.1093) | % | 设施农业用地面积/耕地面积 | 正向 | |
生产供给 保障功能 | 粮肉鱼菜稳定保障指数(0.0770) | kg/人 | [(区域粮食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粮食产量]×0.3+[(区域肉类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肉类产量]×0.3+[(区域水产品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水产品产量]×0.2+[(区域蔬菜总产量/总人口)/全省人均蔬菜产量]×0.2 | 正向 |
劳动生产率(0.0972) | 万元/hm2 | 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一产业从业人数 | 正向 | |
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0.0429) | - | 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农业总产值 | 正向 | |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0.0777) | - | 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农业总产值 | 正向 | |
社会生活 保障功能 | 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数量(0.0472) | 个 | 直接获取 | 正向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0.0679) | 元 | 直接获取 | 正向 | |
乡村就业结构水平(0.0399) | - | 农林牧渔就业人数/乡镇就业人数 | 负向 | |
生态涵养 修复功能 | 农田系统多样性指数(0.0525) | - | , 表示农作物品种i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 | 正向 |
化肥施用强度(0.0942) | kg/hm2 | 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负向 | |
农药使用强度(0.0739) | kg/hm2 | 农药使用量/农作物播种面积 | 负向 | |
耕地节水灌溉率(0.0877) | % | 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 | 正向 |
年份 | 科技创新支撑功能 | 生产供给保障功能 | 社会生活保障功能 | 生态涵养修复功能 | 综合水平 |
---|---|---|---|---|---|
2015 | 0.05 | 12.16 | 0.03 | 7.64 | 19.88 |
2016 | 2.2 | 9.14 | 7.63 | 5.97 | 24.94 |
2017 | 14.37 | 12.2 | 8.48 | 13.54 | 48.58 |
2018 | 13.2 | 17.5 | 10.32 | 21.09 | 62.10 |
2019 | 21.95 | 21.68 | 12.73 | 26.34 | 82.71 |
2020 | 22.52 | 17.45 | 14.67 | 25.49 | 80.13 |
年份 | 科技创新支撑功能 | 生产供给保障功能 | 社会生活保障功能 | 生态涵养修复功能 | 综合水平 |
---|---|---|---|---|---|
2015 | 0.05 | 12.16 | 0.03 | 7.64 | 19.88 |
2016 | 2.2 | 9.14 | 7.63 | 5.97 | 24.94 |
2017 | 14.37 | 12.2 | 8.48 | 13.54 | 48.58 |
2018 | 13.2 | 17.5 | 10.32 | 21.09 | 62.10 |
2019 | 21.95 | 21.68 | 12.73 | 26.34 | 82.71 |
2020 | 22.52 | 17.45 | 14.67 | 25.49 | 80.13 |
[1] |
史亚军, 邓蓉. 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6.
|
[2] |
包晓斌. 北京都市农业绿色发展新路径[J]. 前线, 2020(10):80-82.
|
[3] |
齐永忠, 于战平.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战略走向与发展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 2006(4):67-69.
|
[4] |
周灿芳. 城乡融合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 2020, 47(12):175-182.
|
[5] |
彭锐, 张婷, 张秋玲, 等. 大城市近郊都市现代农业多功能实施路径探究——以苏州高新区通安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1, 42(10):11-18.
|
[6] |
钟源, 刘黎明, 刘星, 等. 农业多功能评价与功能分区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7, 38(3):93-100.
|
[7] |
杨仪青. 都市农业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论证——以郑州市都市农业发展为例[J]. 北方经济, 2013(8):50-51.
|
[8] |
高玉娟. 面向城乡一体化的京津冀都市农业发展研究[D]. 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13.
|
[9] |
高云龙. 成都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 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 2014.
|
[10] |
赵静蓉. 西安都市圈城市化对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影响与机制研究[D]. 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
[11] |
曹正伟, 周培, 高岩, 等. 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9, 37(1):19-24,30.
|
[12] |
高春雨, 邱建军, 尹昌斌. 郑州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与模式选择[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3, 34(1):18-23.
|
[13] |
开燕华, 王霞. 弹性城市指向下的都市农业多功能动态评价——基于上海市1993—2014年的实证[J]. 经济体制改革, 2017(1):81-88.
|
[14] |
关海玲, 宋世琼. 基于DEA方法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山西为例[J]. 生产力研究, 2013(6):1004-2768.
|
[15] |
张静怡, 马佳.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159-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190800583 |
[16] |
窦艳芬, 曲福玲. 我国都市农业的演变规律、演进机理和发展趋势[J]. 农业经济, 2021(6):6-8.
|
[17] |
李青原. 天津都市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分析与选择[J]. 农业经济, 2017(5):6-8.
|
[18] |
邱国梁, 姜昊.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探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9, 58(20):185-189.
|
[19] |
尧珏, 邵法焕, 蒋和平. 都市农业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模式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0, 41(1):55-63.
|
[20] |
田璞玉, 万忠, 王建军, 等. 粤港澳大湾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J]. 南方农村, 2021, 37(3):4-9.
|
[21] |
朱利, 邴塬皓, 王柟. 中国都市农业发展制约研究综述与展望[J]. 农业展望, 2021, 17(1):67-71.
|
[22] |
陈楠. 都市农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吉林省长春市为例[J]. 特区经济, 2010(10):174-176.
|
[23] |
许爱萍. 天津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金融约束:问题根源及破解路径[J]. 世界农业, 2016(4):163-167.
|
[24] |
朱小梅, 陈刚, 王鸾凤, 等.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 2017, 30(13):14-16.
|
[25] |
商建维. 都市农业与城市融合发展探析[J]. 农业展望, 2018, 14(8):76-80.
|
[26] |
张社梅, 曾文俊, 陈锐. 推进都市现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J]. 经济纵横, 2018(2):99-104.
|
[27] |
杨娟, 郑秀国, 吴子平, 等. 都市农业区发展特征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措施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40(2):181-188.
|
[28] |
徐持平, 董利民, 王佑辉. 长沙市都市农业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7):253-256,261.
|
[29] |
袁清. 国际商都视角下都市农业生态化发展研究[J]. 农业经济, 2019(4):23-24.
|
[30] |
顾海英. 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与路径创新[J]. 科学发展, 2016(4):43-54.
|
[31] |
朱苗绘, 奚玉龙. “三生”视角下南京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31(19):207-209.
|
Viewed | ||||||
Full text |
|
|||||
Abstrac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