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敏, 杨鹏武, 何雨芩, 胡雪琼, 朱勇. 阴雨寡照灾害对云南烤烟的种植风险预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69-75. |
[2] |
高琳, 胡晋豪, 汪志超, 林昌华, 冯慧敏. 粤北山区县域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69-77. |
[3] |
石丽红, 孙梅, 唐海明, 文丽, 李超, 程凯凯, 李微艳, 肖小平. 不同施肥模式下稻田土壤氮组分及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06-110. |
[4] |
韩伟, 徐珊. 松嫩平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6): 82-90. |
[5] |
车可, 张谋草, 张俊林, 张红妮. 基于分期播种的庆阳市春玉米气候资源及其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80-85. |
[6] |
王晓康. 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 49-55. |
[7] |
张勇, 屈振江, 刘跃峰, 刘璐, 李艳莉, 潘宇鹰. 气候变化对不同产区苹果安全越冬的可能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1): 88-96. |
[8] |
王彦平, 金磊, 高健, 王志春. 气候变化对大兴安岭西麓林牧交错带木本植物物候期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29-37. |
[9] |
张河庆, 吴婕, 韩帅, 席亚东, 李跃建, 梁根云. 4种周年轮作模式对耕作层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73-80. |
[10] |
白宇轩, 杜军, 王挺, 索朗旺堆. 2001—2020年藏东南苹果物候期变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0): 89-96. |
[11] |
郭燕云, 王雪姣, 王森, 火勋国, 胡启瑞, 吉春容. 新疆棉花物候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及敏感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113-121. |
[12] |
汪和廷, 张从合,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64-74. |
[13] |
倪深海, 王亨力, 刘静楠, 顾颖. 中国农业干旱灾害特征及成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106-111. |
[14] |
翁晓虹, 隋心.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157-164. |
[15] |
郭岩, 何毅, 张立峰, 邱丽莎, 张国强, 张志华. 2000—2017年中亚地区植被变化遥感监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123-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