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2, Vol. 38 ›› Issue (10): 157-164.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481
所属专题: 农业生态
• 农业信息·科技教育 • 上一篇
收稿日期:
2021-05-08
修回日期:
2021-10-11
出版日期:
2022-04-05
发布日期:
2022-05-23
通讯作者:
隋心
作者简介:
翁晓虹,女,1998年出生,海南万宁人,本科,研究方向:微生物生态学。通信地址: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Tel:0451-86608114,E-mail: 基金资助:
WENG Xiaohong1,2(), SUI Xin1,2()
Received:
2021-05-08
Revised:
2021-10-11
Online:
2022-04-05
Published:
2022-05-23
Contact:
SUI Xin
摘要:
客观分析国内外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总结现阶段研究的重点与薄弱点,旨在为从事森林土壤微生物的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以“forest and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or soil bacterial diversity or soil fungal diversity)”为检索词,检索时间为2007—2020年,检索数据库为Web of Science数据库,分析软件采用VOSviewer可视化分析工具。研究共检索出文献4266篇,发文量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位列前3名的研究机构均在中国,中国科学院在该领域的发文量最多,发文量为477篇,占总发文量的11.18%。来自荷兰的第一作者van der Heijden发表的题为《The unseen majority: Soil microbes as driver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的论文是被引用最高次数的文献,有较大的影响力。环境科学生态学、农学和微生物学3个研究方向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从高频关键词可看出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环境因子碳、氮、有机质与微生物多样性的相互作用方面。
中图分类号:
翁晓虹, 隋心.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 157-164.
WENG Xiaohong, SUI Xin. Research on Forest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Based on Web of Scien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2, 38(10): 157-164.
排名 | 研究机构 | 国家或地区 | 发文量/篇 | 占比/% |
---|---|---|---|---|
1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 | 477 | 11.18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 | 151 | 3.54 |
3 | 西北大学 | 中国 | 92 | 2.16 |
4 | 圣保罗大学 | 巴西 | 91 | 2.13 |
5 | 中国林业科学院 | 中国 | 90 | 2.11 |
6 | 瑞典大学 | 瑞典 | 89 | 2.09 |
7 | 哥廷根大学 | 德国 | 83 | 1.95 |
8 | 赫尔辛基大学 | 芬兰 | 69 | 1.62 |
9 | 塔尔图大学 | 爱沙尼亚 | 66 | 1.55 |
10 | 明尼苏达大学 | 美国 | 64 | 1.50 |
排名 | 研究机构 | 国家或地区 | 发文量/篇 | 占比/% |
---|---|---|---|---|
1 | 中国科学院 | 中国 | 477 | 11.18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中国 | 151 | 3.54 |
3 | 西北大学 | 中国 | 92 | 2.16 |
4 | 圣保罗大学 | 巴西 | 91 | 2.13 |
5 | 中国林业科学院 | 中国 | 90 | 2.11 |
6 | 瑞典大学 | 瑞典 | 89 | 2.09 |
7 | 哥廷根大学 | 德国 | 83 | 1.95 |
8 | 赫尔辛基大学 | 芬兰 | 69 | 1.62 |
9 | 塔尔图大学 | 爱沙尼亚 | 66 | 1.55 |
10 | 明尼苏达大学 | 美国 | 64 | 1.50 |
排名 | 机构 | 发文量/篇 | 占比/% |
---|---|---|---|
1 | 中国科学院 | 477 | 40.98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1 | 12.97 |
3 | 西北大学 | 92 | 7.90 |
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90 | 7.73 |
5 | 清华大学 | 47 | 4.04 |
6 | 南京林业大学 | 46 | 3.95 |
7 | 北京林业大学 | 36 | 3.09 |
8 | 南京农业大学 | 36 | 3.09 |
9 | 东北林业大学 | 35 | 3.01 |
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34 | 2.92 |
排名 | 机构 | 发文量/篇 | 占比/% |
---|---|---|---|
1 | 中国科学院 | 477 | 40.98 |
2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51 | 12.97 |
3 | 西北大学 | 92 | 7.90 |
4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90 | 7.73 |
5 | 清华大学 | 47 | 4.04 |
6 | 南京林业大学 | 46 | 3.95 |
7 | 北京林业大学 | 36 | 3.09 |
8 | 南京农业大学 | 36 | 3.09 |
9 | 东北林业大学 | 35 | 3.01 |
10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34 | 2.92 |
排名 | 作者 | 机构 | 发文量/篇 | 发文量占比/% | 总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频次 |
---|---|---|---|---|---|---|
1 | 周集中 | 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 | 48 | 1.13 | 1492 | 31.08 |
2 | Baldrian P | 捷克科学院(捷克) | 37 | 0.87 | 2945 | 79.59 |
3 | Buscot F | 慕尼黑科技大学(德国) | 36 | 0.84 | 1192 | 33.11 |
4 | Tsai S M | 圣保罗大学(巴西) | 35 | 0.82 | 1412 | 40.34 |
5 | Scheu S | 哥廷根大学(德国) | 33 | 0.77 | 915 | 27.73 |
6 | Uroz S | 洛林南希大学(法国) | 33 | 0.77 | 2415 | 73.18 |
7 | Buee M | 洛林南希大学(法国) | 31 | 0.73 | 1920 | 61.94 |
8 | Tedersoo L | 明尼苏达大学(美国) | 30 | 0.70 | 2483 | 82.77 |
9 | Wubet T | 慕尼黑理工大学(德国) | 28 | 0.66 | 967 | 34.54 |
10 | Fierer N | 科罗拉多大学(美国) | 27 | 0.63 | 5757 | 213.22 |
排名 | 作者 | 机构 | 发文量/篇 | 发文量占比/% | 总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频次 |
---|---|---|---|---|---|---|
1 | 周集中 | 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 | 48 | 1.13 | 1492 | 31.08 |
2 | Baldrian P | 捷克科学院(捷克) | 37 | 0.87 | 2945 | 79.59 |
3 | Buscot F | 慕尼黑科技大学(德国) | 36 | 0.84 | 1192 | 33.11 |
4 | Tsai S M | 圣保罗大学(巴西) | 35 | 0.82 | 1412 | 40.34 |
5 | Scheu S | 哥廷根大学(德国) | 33 | 0.77 | 915 | 27.73 |
6 | Uroz S | 洛林南希大学(法国) | 33 | 0.77 | 2415 | 73.18 |
7 | Buee M | 洛林南希大学(法国) | 31 | 0.73 | 1920 | 61.94 |
8 | Tedersoo L | 明尼苏达大学(美国) | 30 | 0.70 | 2483 | 82.77 |
9 | Wubet T | 慕尼黑理工大学(德国) | 28 | 0.66 | 967 | 34.54 |
10 | Fierer N | 科罗拉多大学(美国) | 27 | 0.63 | 5757 | 213.22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发文量占比/% | 总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频次 |
---|---|---|---|---|---|
1 | 《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 | 287 | 6.73 | 13181 | 45.93 |
2 | 《Applied Soil Ecology》 | 201 | 4.71 | 4814 | 23.95 |
3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132 | 3.09 | 2631 | 19.93 |
4 | 《Microbial Ecology》 | 122 | 2.86 | 3060 | 25.08 |
5 | 《PLoS One》 | 122 | 2.86 | 3979 | 32.61 |
6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 116 | 2.72 | 3784 | 32.62 |
7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12 | 2.63 | 1952 | 17.43 |
8 | 《Plant and Soil》 | 111 | 2.60 | 2895 | 26.08 |
9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03 | 2.41 | 1562 | 15.17 |
10 | 《Forests》 | 86 | 2.02 | 293 | 3.41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发文量占比/% | 总被引频次 | 篇均被引频次 |
---|---|---|---|---|---|
1 | 《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 | 287 | 6.73 | 13181 | 45.93 |
2 | 《Applied Soil Ecology》 | 201 | 4.71 | 4814 | 23.95 |
3 |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132 | 3.09 | 2631 | 19.93 |
4 | 《Microbial Ecology》 | 122 | 2.86 | 3060 | 25.08 |
5 | 《PLoS One》 | 122 | 2.86 | 3979 | 32.61 |
6 | 《Fems Microbiology Ecology》 | 116 | 2.72 | 3784 | 32.62 |
7 |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112 | 2.63 | 1952 | 17.43 |
8 | 《Plant and Soil》 | 111 | 2.60 | 2895 | 26.08 |
9 |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103 | 2.41 | 1562 | 15.17 |
10 | 《Forests》 | 86 | 2.02 | 293 | 3.41 |
排名 | 题名 | 第一作者 | 作者国籍 | 文献来源 | 被引 频次 | 发表 年份 |
---|---|---|---|---|---|---|
1 | 《The unseen majority: Soil microbes as driver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 van der Heijden | 荷兰 | 《Ecology Letters》 | 2085 | 2008 |
2 |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across a pH gradient in an arable soil》 | Rousk Johannes | 瑞典 | 《ISME Journal》 | 1652 | 2010 |
3 | 《Pyrosequencing enumerates and contrasts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 Roesch Luiz F W | 美国 | 《ISME Journal》 | 1141 | 2007 |
4 |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soils: How well do we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and their controls?》 | Butterbach-Bahl Klaus | 德国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 1004 | 2013 |
5 | 《C: N: P stoichiometry in soil: Is there a Redfield ratio for the microbial biomass?》 | Cleveland Cory C | 美国 | 《Biogeochemistry》 | 1004 | 2007 |
6 | 《The influence of soil properties on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across land-use types》 | Lauber Christian L | 美国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 864 | 2008 |
7 | 《FUNGuild: An open annotation tool for parsing fungal community datasets by ecological guild》 | Nguyen Nhu H | 美国 | 《Fungal Ecology》 | 854 | 2016 |
8 | 《Cross-biome metagenomic analys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functional attributes》 | Fierer Noah | 美国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743 | 2012 |
9 |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and other means of nutrition of vascular plants: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diversity of host plants by resolving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nd developing reliable means of diagnosis》 | Brundrett Mark C | 澳大利亚 | 《Plant and Soil》 | 673 | 2009 |
10 | 《454 Pyrosequencing analyses of forest soils reveal an unexpectedly high fungal diversity》 | Buee M | 法国 | 《New Phytologist》 | 604 | 2009 |
排名 | 题名 | 第一作者 | 作者国籍 | 文献来源 | 被引 频次 | 发表 年份 |
---|---|---|---|---|---|---|
1 | 《The unseen majority: Soil microbes as driver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 van der Heijden | 荷兰 | 《Ecology Letters》 | 2085 | 2008 |
2 |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across a pH gradient in an arable soil》 | Rousk Johannes | 瑞典 | 《ISME Journal》 | 1652 | 2010 |
3 | 《Pyrosequencing enumerates and contrasts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 | Roesch Luiz F W | 美国 | 《ISME Journal》 | 1141 | 2007 |
4 | 《Nitrous oxide emissions from soils: How well do we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and their controls?》 | Butterbach-Bahl Klaus | 德国 |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Biological Sciences》 | 1004 | 2013 |
5 | 《C: N: P stoichiometry in soil: Is there a Redfield ratio for the microbial biomass?》 | Cleveland Cory C | 美国 | 《Biogeochemistry》 | 1004 | 2007 |
6 | 《The influence of soil properties on the structure of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across land-use types》 | Lauber Christian L | 美国 |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 864 | 2008 |
7 | 《FUNGuild: An open annotation tool for parsing fungal community datasets by ecological guild》 | Nguyen Nhu H | 美国 | 《Fungal Ecology》 | 854 | 2016 |
8 | 《Cross-biome metagenomic analys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nd their functional attributes》 | Fierer Noah | 美国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743 | 2012 |
9 |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 and other means of nutrition of vascular plants: Understanding the global diversity of host plants by resolving conflicting information and developing reliable means of diagnosis》 | Brundrett Mark C | 澳大利亚 | 《Plant and Soil》 | 673 | 2009 |
10 | 《454 Pyrosequencing analyses of forest soils reveal an unexpectedly high fungal diversity》 | Buee M | 法国 | 《New Phytologist》 | 604 | 2009 |
排名 | 研究方向 | 出现频次 | 占比/% |
---|---|---|---|
1 | 环境科学生态学 | 1441 | 33.78 |
2 | 农学 | 1151 | 26.98 |
3 | 微生物学 | 850 | 19.93 |
4 | 林业 | 412 | 9.66 |
5 | 植物学 | 372 | 8.72 |
6 | 科学技术其他专题 | 312 | 7.31 |
7 | 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学 | 229 | 5.37 |
8 | 真菌学 | 223 | 5.23 |
9 | 海洋淡水生物学 | 136 | 3.19 |
10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22 | 2.86 |
排名 | 研究方向 | 出现频次 | 占比/% |
---|---|---|---|
1 | 环境科学生态学 | 1441 | 33.78 |
2 | 农学 | 1151 | 26.98 |
3 | 微生物学 | 850 | 19.93 |
4 | 林业 | 412 | 9.66 |
5 | 植物学 | 372 | 8.72 |
6 | 科学技术其他专题 | 312 | 7.31 |
7 | 生物技术应用微生物学 | 229 | 5.37 |
8 | 真菌学 | 223 | 5.23 |
9 | 海洋淡水生物学 | 136 | 3.19 |
10 | 生物多样性保护 | 122 | 2.86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
1 | diversity | 多样性 | 1989 | 11 | dynamics | 动态 | 351 |
2 | forest | 森林 | 772 | 12 | community structure | 群落结构 | 308 |
3 | carbon | 碳 | 539 | 13 | communities | 群落 | 299 |
4 | soil | 土壤 | 526 | 14 | bacterial | 细菌 | 298 |
5 | nitrogen | 氮 | 495 | 15 | growth | 生长 | 296 |
6 | biodiversity | 生物多样性 | 445 | 16 | decomposition | 分解 | 291 |
7 | microbial communities | 微生物群落 | 411 | 17 | identification | 识别 | 261 |
8 | biomass | 生物量 | 409 | 18 | microbial biomass | 微生物量 | 250 |
9 | organic-matter | 有机质 | 357 | 19 | fungal communities | 真菌群落 | 242 |
10 | patterns | 模式 | 352 | 20 | bacterial communities | 细菌群落 | 236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
1 | diversity | 多样性 | 1989 | 11 | dynamics | 动态 | 351 |
2 | forest | 森林 | 772 | 12 | community structure | 群落结构 | 308 |
3 | carbon | 碳 | 539 | 13 | communities | 群落 | 299 |
4 | soil | 土壤 | 526 | 14 | bacterial | 细菌 | 298 |
5 | nitrogen | 氮 | 495 | 15 | growth | 生长 | 296 |
6 | biodiversity | 生物多样性 | 445 | 16 | decomposition | 分解 | 291 |
7 | microbial communities | 微生物群落 | 411 | 17 | identification | 识别 | 261 |
8 | biomass | 生物量 | 409 | 18 | microbial biomass | 微生物量 | 250 |
9 | organic-matter | 有机质 | 357 | 19 | fungal communities | 真菌群落 | 242 |
10 | patterns | 模式 | 352 | 20 | bacterial communities | 细菌群落 | 236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
1 | fungi | 真菌 | 177 | 11 | bacterial diversity | 细菌多样性 | 80 |
2 | diversity | 多样性 | 161 | 12 | bacterial community | 细菌群落 | 80 |
3 | bacteria | 细菌 | 141 | 13 | fungal diversity | 真菌多样性 | 75 |
4 | biodiversity | 生物多样性 | 132 | 14 |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 高通量测序 | 75 |
5 | microbial community | 微生物群落 | 120 | 15 | forest soil | 森林土壤 | 73 |
6 | soil | 土壤 | 117 | 16 | pyrosequencing | 焦磷酸测序 | 72 |
7 | ectomycorrhizal fungi | 外生菌根真菌 | 107 | 17 |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化 | 69 |
8 | microbial diversity | 微生物多样性 | 91 | 18 |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 土壤微生物群落 | 68 |
9 | microbial biomass | 微生物量 | 90 | 19 | decomposition | 分解 | 65 |
10 |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 丛枝菌根真菌 | 85 | 20 | nitrogen | 氮 | 65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排名 | 英文关键词 | 中文关键词 | 出现频次 |
---|---|---|---|---|---|---|---|
1 | fungi | 真菌 | 177 | 11 | bacterial diversity | 细菌多样性 | 80 |
2 | diversity | 多样性 | 161 | 12 | bacterial community | 细菌群落 | 80 |
3 | bacteria | 细菌 | 141 | 13 | fungal diversity | 真菌多样性 | 75 |
4 | biodiversity | 生物多样性 | 132 | 14 |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 高通量测序 | 75 |
5 | microbial community | 微生物群落 | 120 | 15 | forest soil | 森林土壤 | 73 |
6 | soil | 土壤 | 117 | 16 | pyrosequencing | 焦磷酸测序 | 72 |
7 | ectomycorrhizal fungi | 外生菌根真菌 | 107 | 17 | climate change | 气候变化 | 69 |
8 | microbial diversity | 微生物多样性 | 91 | 18 |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 土壤微生物群落 | 68 |
9 | microbial biomass | 微生物量 | 90 | 19 | decomposition | 分解 | 65 |
10 |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 丛枝菌根真菌 | 85 | 20 | nitrogen | 氮 | 65 |
[1] | 郭晓伟. 凋落物处理和氮添加对森林土壤碳氮组分和微生物过程的影响[D]. 北京: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2] | 何念鹏, 张佳慧, 刘聪聪, 等. 森林生态系统性状的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基于中国东部样带的整合分析[J]. 生态学报, 2018, 38(18):6359-6382. |
[3] | 扈花, 刘泽彬, 樊亚鹏, 等. 森林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进展[J]. 世界林业研究, 2016, 29(3):24-29. |
[4] | 魏书精, 罗碧珍, 孙龙, 等.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时空异质性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J]. 生态环境学报, 2013, 22(4):689-704. |
[5] | 陈卉, 郭永兵, 赵阅, 等. 外来种日本落叶松对土壤及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8(2):105-111. |
[6] | 马琳. 长期施肥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塿土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 |
[7] |
周桔, 雷霆.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的现状与展望[J]. 生物多样性, 2007(3):306-311.
doi: 10.1360/biodiv.070069 |
[8] |
SESSITSCH A, WEILHARTER A, GERZABEK M H, et al. Microbial population structures in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of along-term fertilizer field experiment[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1, 67(9):4215-4224.
doi: 10.1128/AEM.67.9.4215-4224.2001 URL |
[9] | 张洪军. 东北东部山区天然次生林生态空间构建机制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10] |
THAKUR M P, GEISEN S. Trophic regulations of the soil microbiome[J]. Trends in microbiology, 2019, 27(9):771-780.
doi: 10.1016/j.tim.2019.04.008 URL |
[11] |
邵元虎, 傅声雷. 试论土壤线虫多样性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J]. 生物多样性, 2007, 15(2):116-123.
doi: 10.1360/biodiv.060289 |
[12] |
周丽霞, 丁明懋.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J]. 生物多样性, 2007(2):162-171.
doi: 10.1360/biodiv.060290 |
[13] | 干文芝, 胡宗达, 任永宽, 等.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国际土壤呼吸研究态势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26(3):1105-1111. |
[14] | 胡泽文, 孙建军, 武夷山. 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 2013, 57(3):131-137. |
[15] | 周超峰. 文献计量常用软件比较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7. |
[16] | 邱均平, 段宇锋, 陈敬全, 等. 我国文献计量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科学学研究, 2003, 21(2):143-148. |
[17] | 文庭孝, 邱均平. 科学评价中的计量学理论及其关系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6, 29(6):650-656. |
[18] | 史方颖, 张风宝, 杨明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有机碳矿化研究进展与热点[J]. 土壤学报, 2022, 59(2):381-392. |
[19] | 周显, 韩毅, 陈霞, 等. 基于文献计量的土壤污染研究趋势分析[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2):53-39. |
[20] | 刘波, 李学斌, 陈林, 等.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土壤固碳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21, 52(1):211-220. |
[21] |
HEIJDEN M, BARDGETT R D, STRAALEN N. The unseen majority: soil microbes as drivers of plant diversity and productivity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J]. Ecology letters, 2010, 11(3):296-310.
doi: 10.1111/j.1461-0248.2007.01139.x URL |
[22] |
ROUSK Johannes, BÅÅTH Erland, BROOKES Philip C, et al. Soil bacterial and fungal communities across a pH gradient in an arable soil[J]. The ISME journal, 2010, 4(10):1340-1351.
doi: 10.1038/ismej.2010.58 URL |
[23] |
ROESCH Luiz F W, FULTHORPE Roberta R, RIVA Alberto, et al. Pyrosequencing enumerates and contrasts soil microbial diversity[J]. The ISME journal, 2007, 1(4):283-290.
doi: 10.1038/ismej.2007.53 URL |
[24] | 曹丛丛, 齐玉春, 董云社, 等. 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关键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 草业学报, 2014, 23(2):323-332. |
[25] | 任继周, 林慧龙. 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模拟技术研究[J]. 草业学报, 2013, 22(6):280-294. |
[26] |
MARTIN Wiesmeier, LIVIA Urbanski, ELEANOR Hobley, et al.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s a key function of soils- A review of drivers and indicators at various scales[J]. Geoderma, 2019, 333(5): 149-162.
doi: 10.1016/j.geoderma.2018.07.026 URL |
[27] | 孙冰洁.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在黑土有机碳固定中的作用研究[D]. 长春: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6. |
[28] | 张延. 秸秆还田下耕作措施对农田黑土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的影响[D]. 长春: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19. |
[29] | 姜坤. 铜铅对小麦生理生态特性及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机理[D]. 镇江: 江苏大学, 2019. |
[30] | 孔德杰.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1] |
HUNTER M M. Intraspecific litter diversity and nitrogen deposition affect nutrient dynamics and soil respiration[J]. Oecologia, 2003, 136(1):124-128.
doi: 10.1007/s00442-003-1253-0 URL |
[32] | 胡艳玲, 韩士杰, 李雪峰, 等. 长白山原始林和次生林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9, 37(5):36-38,42. |
[33] | 王泽西, 陈倩妹, 黄尤优, 等. 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呼吸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对施氮的响应[J]. 生态学报, 2019, 39(19):7197-7207. |
[34] |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等. 模拟氮沉降和降雨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6, 36(16):5227-5235. |
[35] |
RISCH A C, ZIMMERMANN S, OCHOA-HUESO R, et al. Soil net nitrogen mineralisation across global grassland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9, 10(1):1-10.
doi: 10.1038/s41467-018-07882-8 URL |
[36] | 李晶晶. 氮添加对人工油松林土壤碳氮矿化过程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的影响[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7] | 郭安宁. 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D]. 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 2020. |
[38] | 左倩倩, 王邵军.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森林土壤氮矿化的调控机制[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21(3):613-623. |
[1] | 吴松, 周甜, 杨立宾, 江云兵, 潘虹, 刘永志, 杜君. 基于VOSviewer的叶际微生物研究现状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42-150. |
[2] | 殷婷婷, 李志慧, 苏佳贺, 吴世迪, 徐红岩, 贺帅, 刘培, 李相前. 生物法制备纳米硒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33-41. |
[3] | 王丽娜, 杨瑛, 杜苏. 生物炭施入对盐碱土壤影响的研究现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81-87. |
[4] | 赵双梅, 刘宪斌, 李红梅, 董文彩, 沈健萍, 包金美, 梁芳, 鲁美. 云南哀牢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碳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8): 88-95. |
[5] | 曹秋梅, 王路义, 李晓曼, 李俊达, 刘梦田, 郑瑶, 王利华. 有效微生物对BALB/C小鼠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粪便氨气排放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7): 124-128. |
[6] | 李祥, 王永平, 王耀凤, 褚春年, 孙喜军, 柯希恒, 曾桥. 枝条有机肥最佳堆肥参数及施用效果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63-68. |
[7] | 鲍广灵, 陶荣浩, 杨庆波, 胡含秀, 李丁, 马友华. 微生物修复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69-74. |
[8] | 韩晓芳, 田晓明, 杨永利, 张敬智, 张清, 张凯, 张涛, 贾林. 2种土壤复合改良剂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及肥力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54-59. |
[9] | 王岩, 王丽伟, 赵洪颜, 赵敏, 杨洪岩. 不同人参栽培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组成特征解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5): 60-68. |
[10] | 张欣蕊, 冯启鑫, 安绮沄, 程丽, 李冲伟. 基于Web of Science紫苏研究进展与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4): 144-152. |
[11] | 沙月霞, 黄泽阳, 魏照清. 生物菌剂撒施对宁夏石嘴山盐碱地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82-90. |
[12] | 徐翎清, 李佳佳, 常晓, 张云龙, 刘大丽. 土壤氮矿化相关机理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4): 97-101. |
[13] | 杨潇湘, 黄小琴, 张蕾, 张重梅, 鲜赟曦, 周西全, 刘勇. 生防菌盾壳霉对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92-98. |
[14] | 王丽霞, 殷晓敏, 刘永霞, 连子豪, 王必尊, 何应对. 间作韭菜模式下番木瓜根区微生物群落变化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66-76. |
[15] | 沙刚, 阴红彬, 曹宏杰, 谢立红, 黄庆阳, 徐明怡. 不同地质年代火山森林土壤甲烷氧化通量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83-9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