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西藏统计年鉴2015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172-180. [2]	强小林,顿珠次仁,次珍,等.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西藏农业科技,2011,33(1):1-3.
 [3]	王先明,扎桑.西藏高原温度条件对大麦生长发育的生态作用[J].中国农业气象,1990.11(1):26-28.
 [4]	加玛次仁.青稞优良品种引种初步试验报告[J].西藏农业科技,2001,23(4):43-45.
 [5]	赵雪雁,王伟军,万文玉,等.近50年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青稞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10):1329-1338.
 [6]	祁如英,汪青春,马占良.青稞产量形成的气象条件分析评价[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518-522.
 [7]	尹志芳,欧阳华,张宪州.西藏地区春青稞耗水特征及适宜灌溉制度探讨[J].自然资源学报,2010, 25(10):1666-1375.
 [8]	王兵.春青稞生育期农业气候资源评价[J].中国农业气象,1997,18(6):41-43.
 [9]	杜军,向毓意.高原春青稞株成穗数与气象条件关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1,9(1):92-94.
 [10]	杜军,胡军,张勇.西藏农业气候资源区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75-176.
 [11]	郭兆夏,梁轶,王景红,等. GIS技术支持下的陕西核桃精细化气候适宜性区划[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 33(1):194-198.
 [12]	莫建国,池再香,汤苾,等.贵州山区红心猕猴桃种植气候区划[J].中国农业气象,2016,37(1):36-42.
 [13]	陆魁东,宋忠华,杜东升,等.湖南油茶GIS精细化气候区划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7(8):362-365.
 [14]	贺文丽,李星敏,朱琳,等.基于GIS的关中猕猴桃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7(22):202-207.
 [15]	梁轶,柏秦凤,李星敏,等.基于GIS的陕南茶树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11, 27(13):79-85.
 [16]	陆魁东,黄晚华,肖汉乾,等.气候因子小网格化技术在湖南烟草种植区划中的应用[J].生态学杂志,2008, 27(2):290-294.
 [17]	姜立鹏,师春香,张涛.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第一版本产品说明[EB/OL].Http://www.doc88.com/p-6701101065780.html,2013.
 [18]	孙小龙,宋海清,李平,等.基于CLDAS资料的内蒙古干旱监测分析[J].气象.2015,41(10):1245-1252.
 [19]	韩帅,师春香,林泓锦,等. CLDAS土壤湿度业务产品的干旱监测应用[J].冰川冻土.2015,37(2):446-453.
 [20]	龚伟伟.CMA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LDAS)产品评估[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9-27
 [21]	胡颂杰.西藏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44-147.
 [22]	王娜.对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的几点思考[J].西藏发展论坛,2011(3):43-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