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佟屏亚, 程延年. 玉米密度与产量因素关系的研究[J]. 北京农业科学, 1995(1):23-25.
|
[2] |
王铁固, 赵新亮, 马娟, 等.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1, 38(23):16-18.
|
[3] |
贾梦杨, 姚泽英, 李长青, 等. 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饲料研究, 2020, 43(10):105-108.
|
[4] |
刘学锐, 于青松, 窦克磊, 等. 种植密度对冀东地区春玉米灌浆和脱水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21, 48(2):1-10.
|
[5] |
郑迎霞, 陈杜, 魏鹏程, 等. 种植密度对贵州春玉米茎秆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21, 47(4):738-751.
doi: 10.3724/SP.J.1006.2021.03044
|
[6] |
贺囡囡, 韦桂旺, 冯云敢, 等. 种植密度对超甜玉米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11):2521-2529.
|
[7] |
坚天才, 康建宏, 梁熠, 等. 增密对旱区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20, 33(11):2460-2468.
|
[8] |
丰光, 李妍妍, 景希强, 等.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1, 19(1):109-111.
|
[9] |
郭莹, 覃鸿妮, 蔡一林.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7(6):57-61.
|
[10] |
周成, 王鹏文. 耐密型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关系研究[J]. 天津农学院学报, 2011, 18(4):16-19.
|
[11] |
徐磊, 谭福忠, 师臣, 等. 黑龙江省西部干旱区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0(7):1-6.
|
[12] |
丁山, 郭去, 宋军, 等. 玉米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及相关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5):1226-1230.
|
[13] |
任洪雷, 李春霞, 龚士琛, 等. 利用SPSS实现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作物杂志, 2019(3):86-90.
|
[14] |
许艺馨, 冯磊, 苏永秀, 等. 基于环境因子的春玉米产量结构模型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2):108-115.
|
[15] |
苏文楠, 解君, 韩娟, 等. 夏玉米不同部位干物质临界氮浓度稀释曲线的构建及对产量的估计[J]. 作物学报, 2021, 47(3):530-545.
doi: 10.3724/SP.J.1006.2021.03021
|
[16] |
张健, 陈岩, 李永军. RR-BLUP方法预测玉米自交系M54测交后代产量[J]. 分子植物育种, 2020, 18(24):8267-8272.
|
[17] |
金佳宣. 基于数据挖掘的玉米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20.
|
[18] |
刘博. 基于组合算法的玉米产量等级预测技术的应用研究[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18.
|
[19] |
季宇. 组合灰色模型在黑土区玉米产量预测中的应用[D]. 长春:吉林农业大学, 2018.
|
[20] |
韩智博, 张宝庆, 田杰, 等. 基于CCSM4气候模式的未来气候变化对黑河绿洲玉米产量影响预测[J]. 灌溉排水学报, 2018, 37(10):108-115.
|
[21] |
张谋草, 张俊林, 赵玉娟, 等. 温度变化对陇东地区玉米不同器官生长率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48(13):84-90.
|
[22] |
陈上, 窦子荷, 蒋腾聪, 等. 基于聚类法筛选历史相似气象数据的玉米产量DSSAT-CERES-Maize预测[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19):147-155.
|
[23] |
魏杰, 宁静, 李富忠. 山西省玉米产量预测研究——基于指数平滑法的实证研究[J]. 天津农业科学, 2015, 21(11):84-85,97.
|
[24] |
安秦. 长春地区玉米产量遥感估算方法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 2018.
|
[25] |
黄楠, 王强, 王鹏, 等. 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的玉米产量预测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2):130-132.
|
[26] |
梁晓玲, 阿布来提, 冯国俊, 等.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比较及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 2001(1):16-20.
|
[27] |
何代元, 吴广成, 刘强, 等.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 2003, 11(4):58-60.
|
[28] |
杨金慧, 毛建昌, 李发民. 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子粒产量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03, 19(4):28-30
|
[29] |
李军虎. 夏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 1997(3):16-19.
|
[30] |
广成, 薛雁, 苟升学. 玉米8个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J]. 玉米科学, 2002, 10(3):33-35.
|
[31] |
陈士林, 赵新亮, 王春虎, 等.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3(5):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