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邹小兵, 曾婷, TRINA M, 等. 嘉陵江下游江段春季浮游藻类特征及污染现状[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4):612. | 
																													
																						| [2] | 邓洪平, 陈锋, 王明书, 等. 嘉陵江下游硅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 2010, 34(2):330-335. | 
																													
																						| [3] | 任丽平, 马永红. 嘉陵江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研究[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4(8):1129-1134. | 
																													
																						| [4] | 薛秀园, 薛月圆. 嘉陵江合川段浮游藻类动态监测与水质评价[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8(5):52-54. | 
																													
																						| [5] | 杨敏, 张晟, 刘朔孺. 草街水库蓄水后嘉陵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水质评价[J]. 环境科学, 2015, 36(7):2480-2486. | 
																													
																						| [6] | 刘建康. 高级水生生物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 
																													
																						| [7] | 日本生态学会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 环境和指示生物(水域分册)[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87. | 
																													
																						| [8] | 陈大庆. 河流水生生物调查指南[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 
																													
																						| [9] | 韩茂森, 束蕴芳. 中国淡水生物图谱[M]. 北京: 海洋出版社, 1995. | 
																													
																						| [10] | 王丽卿. 水生生物学实验指导[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 
																													
																						| [11] | 翁建中. 中国常见淡水浮游藻类图谱[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 
																													
																						| [12]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4版[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 
																													
																						| [13] | 蔡阳, 陆欣鑫, 巴秋爽, 等. 镜泊湖春、夏两季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海洋与湖, 2019, 50(1):116-128. | 
																													
																						| [14] | 金相灿, 屠清瑛.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0. | 
																													
																						| [15] | 佟丽丽. 浅谈CANOCO4.5中RDA分析在水生态评价的应用[J]. 科技风, 2018(2):47. | 
																													
																						| [16] | 赖江山. 生态学多元数据排序分析软件Canoco5介绍[J]. 生物多样性, 2013, 21(6):765-768.  doi: 10.3724/SP.J.1003.2013.04133
 | 
																													
																						| [17] | 金琼贝, 盛连喜. 温度对浮游动物群落的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 1990(4):103-111. | 
																													
																						| [18] | 谭铁强, 黄渤, 徐立, 等. 汉江枯水期藻类生长调查[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 19(2):136-137. | 
																													
																						| [19] | 陈红, 刘清, 潘建雄, 等. 灞河城市段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9, 39(1):173-184. | 
																													
																						| [20] | 王英才, 邱光胜, 陈水松, 等. 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期间浮游生物群落特点研究[J]. 人民长江, 2012, 43(12):4-9. | 
																													
																						| [21] | 王晓清, 曾亚英, 吴含含, 等. 湘江干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13, 37(3):488-494. | 
																													
																						| [22] | 郑铁刚, 戴会超, 王玲玲, 等. 河道型水库富营养化演变过程监测分析[J].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3):254-258. | 
																													
																						| [23] | ELLIOTT J A, JONES I D, THACKERAY S J. Testing the sensitivity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to changes in water temperature and nutrient load, in a temperate lake[J]. Hydrobiologia, 2006, 559(1):401-411.  doi: 10.1007/s10750-005-1233-y    
																																					URL
 | 
																													
																						| [24] | 李鹏飞, 孙昕, 杨娌, 等. 藻类叶绿素a提取的优化研究[J]. 化工学报, 2019, 70(9):3421-3429. | 
																													
																						| [25] | 刘冬燕, 宋永昌, 陈德辉. 苏州河叶绿素a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联分析[J]. 上海环境科学, 2003(4):261-264. | 
																													
																						| [26] | 陈立婧, 吴淑贤, 彭自然, 等. 2008年苏州阳澄湖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CCA分析[J]. 生物学杂志, 2012, 29(6):6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