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瑞元. 创新抢占大豆蛋白开发利用的至高点[J]. 中国油脂, 2021, 46(3):1-2. | 
																													
																						| [2] | 左武荣. 我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 2022, 20(2):601-606. | 
																													
																						| [3] | 田艺心, 高凤菊, 曹鹏鹏, 等. 播期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系)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1, 35(8):1900-1907.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21.08.1900
 | 
																													
																						| [4] | 梁建秋, 安建刚, 王嘉, 等. 不同种植密度对四川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21, 40(5):653-661. | 
																													
																						| [5] | 王小林, 张盼盼, 张静, 等. 黄土塬区施肥模式对大豆根系形态构建及产量形成的调控作用[J]. 大豆科学, 2021, 40(6):813-820. | 
																													
																						| [6] | 牟保民, 刘雅, 郑殿峰, 等. 不同时期高氮施肥对大豆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1, 33(6):7-13. | 
																													
																						| [7] | 翟彩娇, 崔士友, 张蛟, 等. 缓/控释肥发展现状及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J]. 农学学报, 2022, 12(1):22-27.  doi: 10.11923/j.issn.2095-4050.cjas2020-0028
 | 
																													
																						| [8] | 吴周周, 刘佳欣, 陈粤彤, 等. 缓控释肥研究现状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J]. 中国稻米, 2022, 28(1):13-1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2.01.003
 | 
																													
																						| [9] | 徐峰, 钟文, 胡昕, 等. 不同品种缓控释肥对玉米产量性状·养分吸收及籽粒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49(24):172-174. | 
																													
																						| [10] | 张明伟, 马泉, 陈京都, 等. 缓控释肥在冬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展望[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2):15-21. | 
																													
																						| [11] | 谢春生, 唐拴虎, 徐培智, 等. 一次性施用控释肥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2):2177-2182. | 
																													
																						| [12] | 刘苹, 李庆凯, 林海涛, 等. 不同缓控释肥品种对玉米养分吸收、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20, 32(4):73-77. | 
																													
																						| [13] | 郑文魁, 李成亮, 窦兴霞, 等. 不同包膜类型控释氮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生化性质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6, 30(2):162-167,174. | 
																													
																						| [14] | 高文胜, 范玲超, 秦旭, 等. 缓控释肥在果树生产中的应用与展望[J]. 北方园艺, 2012(16):128-130. | 
																													
																						| [15] | 肖晨星, 张蕾, 侯欢欢. 新型肥料在花卉产业中的应用前景[J]. 磷肥与复肥, 2022, 37(1):49-52. | 
																													
																						| [16] | 唐拴虎, 张发宝, 黄旭, 等. 缓/控释肥料对辣椒生长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8(5):986-991. | 
																													
																						| [17] | 张秋英, 刘晓冰, 金剑, 等.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植株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4):47-49. | 
																													
																						| [18] | 孟庆英, 于忠和, 贾会彬, 等. 控释肥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数目、肥力及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1, 30(5):827-829. | 
																													
																						| [19] | 吕娇. 包膜控释尿素对玉米、大豆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3:21-23. | 
																													
																						| [20] | 朱宝国, 张春峰, 于忠和, 等. 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土壤氮含量及大豆产量和品质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8):140-143. | 
																													
																						| [21] | 卢海燕, 薛小勤, 沈军华, 等. 缓控释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工业科技, 2019(22):1-3. | 
																													
																						| [22] | 苏舜. 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22(1):12-14. | 
																													
																						| [23] | 高鹏. 缓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其农艺性状的效应[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25-27. | 
																													
																						| [24] | 邹成林, 翟瑞宁, 张丰哲, 等. 常规施肥与缓控释肥对广西3个主推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3):4-5. | 
																													
																						| [25] | 李祎成, 熊远福, 文祝友, 等. 缓控释肥的研究及其在水稻上的应用进展[J]. 湖南农业科学, 2021(12):98-101. | 
																													
																						| [26] | 张欢, 潘贤, 刘晓霞, 等. 侧深施肥搭配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及其产量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0, 61(7):1323-13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