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9): 1-7.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80
• 生物科学 • 下一篇
收稿日期:
2023-01-23
修回日期:
2023-05-15
出版日期:
2023-10-15
发布日期:
2023-10-11
作者简介:
秦贺兰,女,1971年出生,辽宁凌源人,正高,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地被花卉育种、栽培研究。通信地址: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7号,Tel:010-64738726,E-mail:13611009276@163.com。
基金资助:
QIN Helan(), LIANG Fang, JIN Yingshan, LI Zijing, ZHANG Hua, HU Xuefan
Received:
2023-01-23
Revised:
2023-05-15
Published-:
2023-10-15
Online:
2023-10-11
摘要:
为了探索赛菊芋花叶突变体叶色变化的分子机制,以绿叶植株(GL)和花叶变异株(WL)为试材,比较二者叶片表型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合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表明:WL叶片显著变短、变窄,叶脉间为白色,叶色RHS为155A,而GL为137C;叶片SPAD仅为GL的25.85%。转录组测序共获得2098条差异表达基因,WL上调表达1172个;下调表达926个。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LHC家族基因、光系统结构蛋白PsaK、psbP等23个已知基因差异表达。KEGG Pathway为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和光合电子传递及光合磷酸化通路。本研究从转录水平获得赛菊芋花叶突变体分子水平信息,为深入探索其叶色突变的遗传机制打下了基础。
秦贺兰, 梁芳, 金莹杉, 李子敬, 张华, 胡雪凡. 赛菊芋花叶突变体转录组测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9): 1-7.
QIN Helan, LIANG Fang, JIN Yingshan, LI Zijing, ZHANG Hua, HU Xuefan.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of the Mosaic Leaf Mutant in Heliopsis helianthoide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9): 1-7.
品种 | 田间叶片伸展状态 | 叶长/cm | 叶宽/cm | 叶厚 /mm | 花径/cm | 叶色 | SPAD值 | |
---|---|---|---|---|---|---|---|---|
晴天 | 阴天 | |||||||
GL | 舒展 | 舒展 | 8.34±1.74a | 4.7±0.15a | 0.29±0.04a | 7.6±0.55a | 137C | 45.96±4.12A |
WL | 稍内卷 | 舒展 | 6.26±0.82b | 3.6±0.17b | 0.24±0.06a | 6.6±0.89a | 155A | 11.88±0.96B |
品种 | 田间叶片伸展状态 | 叶长/cm | 叶宽/cm | 叶厚 /mm | 花径/cm | 叶色 | SPAD值 | |
---|---|---|---|---|---|---|---|---|
晴天 | 阴天 | |||||||
GL | 舒展 | 舒展 | 8.34±1.74a | 4.7±0.15a | 0.29±0.04a | 7.6±0.55a | 137C | 45.96±4.12A |
WL | 稍内卷 | 舒展 | 6.26±0.82b | 3.6±0.17b | 0.24±0.06a | 6.6±0.89a | 155A | 11.88±0.96B |
All(≥200bp) | ≥500bp | ≥1000bp | N50 | GC/% | Total Length | Max Length | Min Length | Average Length | |
---|---|---|---|---|---|---|---|---|---|
Transcript | 91464 | 16895 | 1533 | 394 | 41.93 | 34148011 | 2583 | 201 | 373 |
Unigene | 20710 | 5489 | 1044 | 513 | 42.02 | 8684563 | 2583 | 201 | 419 |
All(≥200bp) | ≥500bp | ≥1000bp | N50 | GC/% | Total Length | Max Length | Min Length | Average Length | |
---|---|---|---|---|---|---|---|---|---|
Transcript | 91464 | 16895 | 1533 | 394 | 41.93 | 34148011 | 2583 | 201 | 373 |
Unigene | 20710 | 5489 | 1044 | 513 | 42.02 | 8684563 | 2583 | 201 | 419 |
功能分类 | 基因名称 | 生物学功能 | 表达情况 |
---|---|---|---|
叶绿素生物合成 | hemA1 | 编码谷氨酰-tRNA 还原酶,催化叶绿素生物合成 | 上调 |
por | 编码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催化叶绿素生物合成 | 上调 | |
叶绿体形成和发育 | FTH1 | 编码铁蛋白重链,维持叶绿体内铁离子的稳态 | 上调 |
CLTC | 编码网格蛋白重链,进行叶绿体细胞内的蛋白运输 | 上调 | |
RP-S4, rpsD | 编码小亚基核糖体蛋白S4,叶绿体核糖体蛋白的构成、翻译 | 上调 | |
RP-L9e, RPL9 | 编码大亚基核糖体蛋白L9e,叶绿体被膜上核糖体的构成 | 上调 | |
SOD1 | 编码Cu-Zn家族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体基质、类囊体Cu2+、Zn2+的结合 | 上调 | |
HSPA1/8 | 编码热激蛋白70B,叶绿体中蛋白的修复 | 上调 | |
HSP90B, TRA | 编码热激蛋白90B,叶绿体基质中ATP结合、蛋白质折叠 | 上调 | |
groES, HSPE1 | 编码分子伴侣GroES,叶绿体RNA转录、加工、翻译 | 上调 | |
VARS, valS | 编码缬氨酸-tRNA合成酶,叶绿体氨酰基tRNA活性 | 上调 | |
ACSL, fadD | 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叶绿体被膜的构成 | 上调 | |
ALDO | 编码果糖二磷酸化醛缩酶,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参与calvin循环 | 下调 | |
HPL | 编码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叶绿体外膜上催化脂氢过氧化物裂解 | 下调 | |
PWYLLO | 编码异分支酸合成酶,维持叶绿体膜光合系统Ⅰ的稳定性 | 下调 | |
E3.6.3.8 | 编码Ca2+-转运 ATPase,叶绿体中Ca2+、ATP的结合 | 下调 | |
PK, pyk | 编码丙酮酸激酶,叶绿体中糖酵解 | 上调 | |
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 | LHCP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p,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LHCA1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1,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
LHCB4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4,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
光合系统 | PsaK | 编码光系统Ⅰ(PSⅠ)-X亚基,光反应中心组份 | 下调 |
PsbP | 编码光系统Ⅱ(PSⅡ)放氧增强蛋白,反应中心组份 | 下调 | |
ATPF1D, atpH | 编码F型H+运输ATP酶δ亚基,叶绿体类囊体膜质子运输 | 下调 |
功能分类 | 基因名称 | 生物学功能 | 表达情况 |
---|---|---|---|
叶绿素生物合成 | hemA1 | 编码谷氨酰-tRNA 还原酶,催化叶绿素生物合成 | 上调 |
por | 编码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催化叶绿素生物合成 | 上调 | |
叶绿体形成和发育 | FTH1 | 编码铁蛋白重链,维持叶绿体内铁离子的稳态 | 上调 |
CLTC | 编码网格蛋白重链,进行叶绿体细胞内的蛋白运输 | 上调 | |
RP-S4, rpsD | 编码小亚基核糖体蛋白S4,叶绿体核糖体蛋白的构成、翻译 | 上调 | |
RP-L9e, RPL9 | 编码大亚基核糖体蛋白L9e,叶绿体被膜上核糖体的构成 | 上调 | |
SOD1 | 编码Cu-Zn家族超氧化物歧化酶,叶绿体基质、类囊体Cu2+、Zn2+的结合 | 上调 | |
HSPA1/8 | 编码热激蛋白70B,叶绿体中蛋白的修复 | 上调 | |
HSP90B, TRA | 编码热激蛋白90B,叶绿体基质中ATP结合、蛋白质折叠 | 上调 | |
groES, HSPE1 | 编码分子伴侣GroES,叶绿体RNA转录、加工、翻译 | 上调 | |
VARS, valS | 编码缬氨酸-tRNA合成酶,叶绿体氨酰基tRNA活性 | 上调 | |
ACSL, fadD | 编码长链脂酰CoA合成酶,叶绿体被膜的构成 | 上调 | |
ALDO | 编码果糖二磷酸化醛缩酶,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参与calvin循环 | 下调 | |
HPL | 编码脂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叶绿体外膜上催化脂氢过氧化物裂解 | 下调 | |
PWYLLO | 编码异分支酸合成酶,维持叶绿体膜光合系统Ⅰ的稳定性 | 下调 | |
E3.6.3.8 | 编码Ca2+-转运 ATPase,叶绿体中Ca2+、ATP的结合 | 下调 | |
PK, pyk | 编码丙酮酸激酶,叶绿体中糖酵解 | 上调 | |
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 | LHCP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p,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LHCA1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1,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
LHCB4 | 编码叶绿素a/b结合蛋白-4,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对光的吸收 | 下调 | |
光合系统 | PsaK | 编码光系统Ⅰ(PSⅠ)-X亚基,光反应中心组份 | 下调 |
PsbP | 编码光系统Ⅱ(PSⅡ)放氧增强蛋白,反应中心组份 | 下调 | |
ATPF1D, atpH | 编码F型H+运输ATP酶δ亚基,叶绿体类囊体膜质子运输 | 下调 |
类别 | P值 | 差异基因个数 | 背景基因个数 | 功能描述 | 分类 |
---|---|---|---|---|---|
GO:0009522 | 2.37E-05 | 5 | 14 | 光系统I | 细胞组分 |
GO:0009768 | 5.65E-05 | 4 | 9 | 光捕获 | 生物过程 |
GO:0009523 | 0.000771 | 4 | 16 | 光系统II | 细胞组分 |
GO:0009765 | 0.002171857 | 3 | 10 | 捕光(集光) | 生物过程 |
GO:0016057 | 0.028862672 | 1 | 1 | 感光细胞膜电势调控 | 生物过程 |
GO:0016168 | 0.000225 | 4 | 12 | 叶绿素结合 | 分子功能 |
GO:0010436 | 0.026133655 | 2 | 9 |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活性 | 分子功能 |
GO:0016121 | 0.026133655 | 2 | 9 | 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过程 | 生物过程 |
GO:0047213 | 0.032270752 | 1 | 3 | 花色素3-O葡糖基转移酶活性 | 分子功能 |
类别 | P值 | 差异基因个数 | 背景基因个数 | 功能描述 | 分类 |
---|---|---|---|---|---|
GO:0009522 | 2.37E-05 | 5 | 14 | 光系统I | 细胞组分 |
GO:0009768 | 5.65E-05 | 4 | 9 | 光捕获 | 生物过程 |
GO:0009523 | 0.000771 | 4 | 16 | 光系统II | 细胞组分 |
GO:0009765 | 0.002171857 | 3 | 10 | 捕光(集光) | 生物过程 |
GO:0016057 | 0.028862672 | 1 | 1 | 感光细胞膜电势调控 | 生物过程 |
GO:0016168 | 0.000225 | 4 | 12 | 叶绿素结合 | 分子功能 |
GO:0010436 | 0.026133655 | 2 | 9 | 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活性 | 分子功能 |
GO:0016121 | 0.026133655 | 2 | 9 | 类胡萝卜素分解代谢过程 | 生物过程 |
GO:0047213 | 0.032270752 | 1 | 3 | 花色素3-O葡糖基转移酶活性 | 分子功能 |
功能 | 基因 | 基因ID | 差异表达 | GO注释 |
---|---|---|---|---|
叶绿体形成和发育 | RPL9 | TRINITY_DN15885 | 上调 | 叶绿体被膜上核糖体的构成 |
叶绿素生物合成 | HemA | TRINITY_DN25231 | 上调 | 谷氨酰胺tRNA还原酶 |
POR | TRINITY_DN22136 | 上调 | 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 | |
捕光复合体 | LHCA1 | TRINITY_DN16683 | 下调 | 金属离子结合/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 |
光合作用 | psaK | TRINITY_DN24434 | 下调 | 光系统Ⅰ对光的反应 |
ATPF1D | TRINITY_DN17564 | 下调 | 叶绿体类囊体膜质子 转运ATP酶复合物 |
功能 | 基因 | 基因ID | 差异表达 | GO注释 |
---|---|---|---|---|
叶绿体形成和发育 | RPL9 | TRINITY_DN15885 | 上调 | 叶绿体被膜上核糖体的构成 |
叶绿素生物合成 | HemA | TRINITY_DN25231 | 上调 | 谷氨酰胺tRNA还原酶 |
POR | TRINITY_DN22136 | 上调 | 原叶绿素酸酯还原酶 | |
捕光复合体 | LHCA1 | TRINITY_DN16683 | 下调 | 金属离子结合/光捕获叶绿素a/b结合蛋白 |
光合作用 | psaK | TRINITY_DN24434 | 下调 | 光系统Ⅰ对光的反应 |
ATPF1D | TRINITY_DN17564 | 下调 | 叶绿体类囊体膜质子 转运ATP酶复合物 |
[1] |
doi: 10.2135/cropsci1980.0011183X002000050030x URL |
[2] |
doi: 10.1111/j.1601-5223.1942.tb03292.x URL |
[3] |
|
[4] |
祁海艳, 刘晓东, 王菲. 光胁迫对中华金叶榆叶色的影响[J]. 河北林业科技, 2009(3):1-3.
|
[5] |
郁万文, 曹福亮. 黄叶银杏叶色发育及光合特性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25):15410-15412.
|
[6] |
钟传飞, 张运涛, 姚洪军, 等. 金叶女贞遮阴复绿过程中光系统Ⅱ功能转变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1(6):35-39.
|
[7] |
马志虎, 王浩挺, 韦武青, 等. 辣椒黄绿苗不育系叶片光合色素变化及酶活性研究[J]. 中国瓜菜, 2011, 24(5):20-24.
|
[8] |
doi: 10.1111/j.1469-8137.2012.04156.x pmid: 22548444 |
[9] |
韩宏伟, 刘会芳, 王强, 等. 哈密瓜叶色黄绿突变体Cmygl-1的高光合生理特性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6):2004-2012.
|
[10] |
徐明远, 何鹏, 赖伟, 等. 植物叶色变异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19(10):3448-3455.
|
[11] |
doi: 10.1093/nar/gkp1137 pmid: 20015970 |
[12] |
doi: 10.1038/nbt.1883 pmid: 21572440 |
[13] |
doi: 10.1093/nar/25.17.3389 URL |
[14] |
pmid: 14681372 |
[15] |
doi: 10.1038/nbt.1621 pmid: 20436464 |
[16] |
doi: 10.1038/nbt.2450 pmid: 23222703 |
[17] |
doi: 10.1006/meth.2001.1262 URL |
[18] |
|
[19] |
张其生. 3个马拉巴栗叶色突变体色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分析[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35(3):97-104.
|
[20] |
孙倩楠, 徐明珠, 彭鑫, 等. 黄瓜黄绿叶突变体ygl2生理特性分析[J/OL]. 分子植物育种:1-11[2023-10-08]. 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6.1068.S.20220613.0912.004.html.
|
[21] |
王力源, 李文杰, 麻芸娇, 等. 白榆白化芽变突变体光合特性及转录组分析[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0, 35(6)10-16.
|
[22] |
曹桦, 李涵, 苗振, 等. 铁皮石斛叶色突变体初步研究[J]. 核农学报, 2017, 31(3):461-471.
doi: 10.11869/j.issn.100-8551.2017.03.0461 |
[23] |
|
[24] |
doi: 10.1016/j.jplph.2012.05.010 pmid: 22704664 |
[25] |
doi: 10.1111/j.1601-5223.1997.00239.x URL |
[26] |
doi: 10.3389/fpls.2016.00332 pmid: 27047513 |
[27] |
吴殿星, 舒庆尧, 夏英武, 等. 60Co-γ射线诱发的籼型温敏核不育水稻叶色突变系变异分析[J]. 作物学报, 1999, 25(1):64-69.
|
[28] |
doi: 10.1007/BF00402875 URL |
[29] |
doi: 10.1034/j.1399-3054.1998.1030112.x URL |
[30] |
|
[31] |
doi: 10.1007/s11101-015-9423-3 URL |
[32] |
doi: 10.1007/978-3-319-39126-7_4 pmid: 27485220 |
[33] |
莫祎, 孙志忠, 丁佳, 等. 水稻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的遗传分析及基因精细定位[J]. 作物学报, 2019, 45(7):1050-1058.
doi: 10.3724/SP.J.1006.2019.82054 |
[34] |
|
[1] | 梁展图, 全林发, 梁盛曦, 陈炳旭, 马群, 姚琼. 基于CiteSpace的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142-148. |
[2] | 缪凡, 刘鑫, 林岗, 陈燕婷, 刘燕飞, 郑怡. 坛紫菜贝壳丝状体白斑病附生细菌及藻际细菌群落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154-164. |
[3] | 梅瑜, 王继华, 蔡时可. 金线莲应答高温胁迫的转录组学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97-103. |
[4] | 洪森荣, 朱盈盈, 李紫莹, 胡明艳, 欧阳克蕙. 盐胁迫下金花菜和紫花苜蓿试管苗的转录组分析及其耐盐基因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111-118. |
[5] | 单金峰, 王飞飞, 王信海. 春季稻虾轮作系统微生物群落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8): 158-164. |
[6] | 卢梓雅, 陈晓琳, 黄思敏, 段茜茜, 彭博言, 肖子健, 项载盈, 郭晓梅, 刘雅琪, 林思晴, TAN Karsoon, 张洪宽, 郑怀平. 太平洋牡蛎对海洋酸化响应的分子机制——基于转录组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6): 137-146. |
[7] | 练瀚, 韩蓉蓉, 杨小玉, 唐祥友, 张兴翠, 胡开治. 金钱草—水稻轮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4): 84-89. |
[8] | 季元, 于冰, 陈偲学. 多组学技术在植物应答非生物胁迫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3): 1-7. |
[9] | 蔡丽琼, 陈瑞, 杨德强, 赵长林. 云南省彝良县天麻连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80-87. |
[10] | 张浩, 李海玉, 施松梅, 张忠润, 唐榕梓, 弓月芳, 邓文鑫, 杨正安. 2种黑籽南瓜响应枯萎病菌侵染的转录组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 107-116. |
[11] | 华雪铭, 康鹏, 魏翔, 陈晨, 潘韵超, 王潜潜. 饲料维生素K3对大口黑鲈生长和健康的代谢转录调节机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113-123. |
[12] | 李媛媛, 德力格尔, 刘晶, 石凯. 单细胞转录组在昆虫学研究的应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79-85. |
[13] | 田稼, 李飞, 孙超, 上官亦卿, 齐凡.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陕西省苹果园土壤线虫群落分布特征[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5): 118-126. |
[14] | 赵娅红, 吴治兴, 刘敏荣, 涂艳芳, 薛建平, 王悦, 卢超, 刘佳妮, 余磊, 姚茹瑜, 陈志星, 黄飞燕. 菊花枯萎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109-116. |
[15] | 王晓红, 韩世玉, 孙运朋, 张芳, 罗泽虎, 陈彪. 镉胁迫下桑树幼苗的转录组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25-34.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