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2): 8-1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67
陈薇薇1(), 冯鹏睿1, 张永清1,2(
), 合佳敏1, 高雪梅1, 张翊萌1, 申岳鑫1
收稿日期:
2023-09-18
修回日期:
2024-02-08
出版日期:
2024-07-28
发布日期:
2024-07-28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
陈薇薇,女,1999年出生,山西忻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植物生理生态学。通信地址:030031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太榆路339号 山西师范大学,E-mail:weiwei004500@163.com。
基金资助:
CHEN Weiwei1(), FENG Pengrui1, ZHANG Yongqing1,2(
), HE Jiamin1, GAO Xuemei1, ZHANG Yimeng1, SHEN Yuexin1
Received:
2023-09-18
Revised:
2024-02-08
Published:
2024-07-28
Online:
2024-07-28
摘要:
通过分析2011—2022年间发表的关于藜麦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总结藜麦的研究态势和发展趋势。利用VOSviewer软件从宏观和微观2个层面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宏观层面上对藜麦的研究涵盖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技术、加工利用、营养与功能、市场需求等多个方面。特别是在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领域,研究显示藜麦具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为遗传改良和品种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微观层面揭示了诸如营养成分、抗氧化剂、多肽等关键词的重要性。这些关键词不仅指向藜麦的营养价值,也暗示其在功能性食品开发中的潜力。未来应加大对藜麦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护工作,推进遗传育种技术的创新,优化栽培和加工方法,并深化市场需求与消费者偏好的研究。同时,加强遗传学、农业科学、食品科技等学科之间及行业之间的合作并增加科研投入,以实现藜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在全球食品产业中的创新潜能。
陈薇薇, 冯鹏睿, 张永清, 合佳敏, 高雪梅, 张翊萌, 申岳鑫. 藜麦研究态势与发展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2): 8-16.
CHEN Weiwei, FENG Pengrui, ZHANG Yongqing, HE Jiamin, GAO Xuemei, ZHANG Yimeng, SHEN Yuexin. Analysis of Research Trends and Development in Quinoa Studie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2): 8-16.
排名 | 国家 | 发文量/篇 | 占比/% | 被引频次/次 |
---|---|---|---|---|
1 | 中国 | 416 | 15.73 | 6717 |
2 | 美国 | 276 | 10.44 | 5295 |
3 | 西班牙 | 204 | 7.72 | 3806 |
4 | 秘鲁 | 178 | 6.73 | 1817 |
5 | 意大利 | 172 | 6.51 | 5583 |
6 | 阿根廷 | 158 | 5.98 | 2470 |
7 | 智利 | 136 | 5.14 | 3202 |
8 | 巴西 | 134 | 5.07 | 1878 |
9 | 印度 | 116 | 4.39 | 1394 |
10 | 德国 | 112 | 4.24 | 3738 |
排名 | 国家 | 发文量/篇 | 占比/% | 被引频次/次 |
---|---|---|---|---|
1 | 中国 | 416 | 15.73 | 6717 |
2 | 美国 | 276 | 10.44 | 5295 |
3 | 西班牙 | 204 | 7.72 | 3806 |
4 | 秘鲁 | 178 | 6.73 | 1817 |
5 | 意大利 | 172 | 6.51 | 5583 |
6 | 阿根廷 | 158 | 5.98 | 2470 |
7 | 智利 | 136 | 5.14 | 3202 |
8 | 巴西 | 134 | 5.07 | 1878 |
9 | 印度 | 116 | 4.39 | 1394 |
10 | 德国 | 112 | 4.24 | 3738 |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所在地 |
---|---|---|---|
1 | 阿根廷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 | 114 | 阿根廷 |
2 | 哥本哈根大学 | 77 | 丹麦 |
3 | 拉莫利纳国立农业大学 | 74 | 秘鲁 |
4 | 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 | 73 | 西班牙 |
5 | 埃及知识库 | 66 | 埃及 |
6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57 | 中国 |
7 |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 | 53 | 巴基斯坦 |
8 | 中国科学院 | 47 | 中国 |
9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45 | 阿根廷 |
10 | 华盛顿州立大学 | 42 | 美国 |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所在地 |
---|---|---|---|
1 | 阿根廷科学技术研究委员会 | 114 | 阿根廷 |
2 | 哥本哈根大学 | 77 | 丹麦 |
3 | 拉莫利纳国立农业大学 | 74 | 秘鲁 |
4 | 西班牙高等科研理事会 | 73 | 西班牙 |
5 | 埃及知识库 | 66 | 埃及 |
6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57 | 中国 |
7 |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 | 53 | 巴基斯坦 |
8 | 中国科学院 | 47 | 中国 |
9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45 | 阿根廷 |
10 | 华盛顿州立大学 | 42 | 美国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影响因子 | 中国作者占比/% |
---|---|---|---|---|
1 | 《Food Chemistry》 | 107 | 9.231 | 13.41 |
2 | 《Foods》 | 79 | 5.561 | 3.09 |
3 |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71 | 6.056 | 10.70 |
4 | 《Plants-basel》 | 67 | 4.658 | 5.21 |
5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 58 | 4.075 | 8.22 |
6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46 | 6.627 | 29.94 |
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42 | 3.612 | 15.33 |
8 | 《Food Hydrocolloids》 | 40 | 11.504 | 14.10 |
9 |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 40 | 4.153 | 5.66 |
10 |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 39 | 2.609 | 9.87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影响因子 | 中国作者占比/% |
---|---|---|---|---|
1 | 《Food Chemistry》 | 107 | 9.231 | 13.41 |
2 | 《Foods》 | 79 | 5.561 | 3.09 |
3 |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71 | 6.056 | 10.70 |
4 | 《Plants-basel》 | 67 | 4.658 | 5.21 |
5 | 《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 | 58 | 4.075 | 8.22 |
6 |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 46 | 6.627 | 29.94 |
7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42 | 3.612 | 15.33 |
8 | 《Food Hydrocolloids》 | 40 | 11.504 | 14.10 |
9 | 《Journal of Agronomy and Crop Science》 | 40 | 4.153 | 5.66 |
10 | 《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Preservation》 | 39 | 2.609 | 9.87 |
排名 | 研究方向 | 发文量/篇 |
---|---|---|
1 | 食品科学技术 | 1035 |
2 | 农学 | 517 |
3 | 植物科学 | 471 |
4 | 化学应用 | 451 |
5 | 营养学 | 258 |
6 |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168 |
7 | 环境科学生态学 | 148 |
8 | 科学技术其他主题 | 117 |
9 | 工程学 | 70 |
10 | 生物技术应用 | 66 |
排名 | 研究方向 | 发文量/篇 |
---|---|---|
1 | 食品科学技术 | 1035 |
2 | 农学 | 517 |
3 | 植物科学 | 471 |
4 | 化学应用 | 451 |
5 | 营养学 | 258 |
6 | 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 | 168 |
7 | 环境科学生态学 | 148 |
8 | 科学技术其他主题 | 117 |
9 | 工程学 | 70 |
10 | 生物技术应用 | 66 |
排名 | 作者姓名 | 所属机构 | 发文量/篇 | 被引频次 |
---|---|---|---|---|
1 | JACOBSEN Sven-Erik | 哥本哈根大学 | 64 | 7489 |
2 | MURPHY Kevin M | 怀俄明大学 | 31 | 25243 |
3 | SHABALA Sergey | 塔斯马尼亚大学 | 30 | 20597 |
4 | REN Guixing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5 | 3787 |
5 | ARENDT Elke K | 科克大学 | 25 | 18543 |
6 | HAROS Claudia Monika | 西班牙农业化学与食品技术研究所 | 21 | 2579 |
7 | ZANNINI Emanuele | 罗马大学 | 20 | 3448 |
8 | GUAN Xiao | 上海理工大学 | 18 | 754 |
9 | IGBAL Shahid | 苏州大学 | 16 | 864 |
10 | BERTERO H Daniel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16 | 649 |
排名 | 作者姓名 | 所属机构 | 发文量/篇 | 被引频次 |
---|---|---|---|---|
1 | JACOBSEN Sven-Erik | 哥本哈根大学 | 64 | 7489 |
2 | MURPHY Kevin M | 怀俄明大学 | 31 | 25243 |
3 | SHABALA Sergey | 塔斯马尼亚大学 | 30 | 20597 |
4 | REN Guixing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25 | 3787 |
5 | ARENDT Elke K | 科克大学 | 25 | 18543 |
6 | HAROS Claudia Monika | 西班牙农业化学与食品技术研究所 | 21 | 2579 |
7 | ZANNINI Emanuele | 罗马大学 | 20 | 3448 |
8 | GUAN Xiao | 上海理工大学 | 18 | 754 |
9 | IGBAL Shahid | 苏州大学 | 16 | 864 |
10 | BERTERO H Daniel |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 16 | 649 |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所在地 |
---|---|---|---|
1 | 山西农业大学 | 68 | 山西 |
2 | 成都大学 | 65 | 四川 |
3 | 山西大学 | 57 | 山西 |
4 | 甘肃农业大学 | 55 | 甘肃 |
4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55 | 内蒙古 |
6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54 | 甘肃 |
7 | 青海大学 | 47 | 青海 |
8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34 | 北京 |
8 | 山西师范大学 | 34 | 山西 |
10 | 吉林农业大学 | 32 | 吉林 |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所在地 |
---|---|---|---|
1 | 山西农业大学 | 68 | 山西 |
2 | 成都大学 | 65 | 四川 |
3 | 山西大学 | 57 | 山西 |
4 | 甘肃农业大学 | 55 | 甘肃 |
4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55 | 内蒙古 |
6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54 | 甘肃 |
7 | 青海大学 | 47 | 青海 |
8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34 | 北京 |
8 | 山西师范大学 | 34 | 山西 |
10 | 吉林农业大学 | 32 | 吉林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北大核心期刊 |
---|---|---|---|
1 | 《食品工业科技》 | 54 | 是 |
2 | 《粮食与油脂》 | 42 | 是 |
3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40 | 是 |
4 | 《食品工业》 | 36 | 否 |
5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31 | 否 |
6 | 《分子植物育种》 | 28 | 是 |
7 | 《中国种业》 | 25 | 否 |
8 | 《甘肃农业科技》 | 24 | 否 |
9 | 《山西农业科学》 | 23 | 否 |
10 | 《农业科技通讯》 | 22 | 否 |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篇 | 北大核心期刊 |
---|---|---|---|
1 | 《食品工业科技》 | 54 | 是 |
2 | 《粮食与油脂》 | 42 | 是 |
3 | 《食品研究与开发》 | 40 | 是 |
4 | 《食品工业》 | 36 | 否 |
5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31 | 否 |
6 | 《分子植物育种》 | 28 | 是 |
7 | 《中国种业》 | 25 | 否 |
8 | 《甘肃农业科技》 | 24 | 否 |
9 | 《山西农业科学》 | 23 | 否 |
10 | 《农业科技通讯》 | 22 | 否 |
排名 | 层次划分 | 发文量/篇 |
---|---|---|
1 | 应用基础研究 | 295 |
2 | 技术研究 | 260 |
3 | 技术开发 | 21 |
4 | 开发研究-行业研究 | 14 |
5 | 基础研究 | 10 |
6 | 开发研究-政策研究 | 6 |
7 | 技术研究-临床医学试验 | 4 |
7 | 开发研究-管理研究 | 4 |
9 | 工程研究 | 3 |
10 | 应用研究 | 2 |
排名 | 层次划分 | 发文量/篇 |
---|---|---|
1 | 应用基础研究 | 295 |
2 | 技术研究 | 260 |
3 | 技术开发 | 21 |
4 | 开发研究-行业研究 | 14 |
5 | 基础研究 | 10 |
6 | 开发研究-政策研究 | 6 |
7 | 技术研究-临床医学试验 | 4 |
7 | 开发研究-管理研究 | 4 |
9 | 工程研究 | 3 |
10 | 应用研究 | 2 |
排名 | 作者姓名 | 所属机构 | 发文量/篇 |
---|---|---|---|
1 | 杨发荣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54 |
2 | 魏玉明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45 |
3 | 黄杰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38 |
4 | 刘文瑜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31 |
5 | 任贵兴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22 |
6 | 赵钢 | 成都大学 | 20 |
7 | 金茜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18 |
8 | 张永清 | 山西师范大学 | 16 |
8 | 陆国权 | 浙江农林大学 | 16 |
10 | 党斌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15 |
排名 | 作者姓名 | 所属机构 | 发文量/篇 |
---|---|---|---|
1 | 杨发荣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54 |
2 | 魏玉明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 45 |
3 | 黄杰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38 |
4 | 刘文瑜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31 |
5 | 任贵兴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22 |
6 | 赵钢 | 成都大学 | 20 |
7 | 金茜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 | 18 |
8 | 张永清 | 山西师范大学 | 16 |
8 | 陆国权 | 浙江农林大学 | 16 |
10 | 党斌 |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 15 |
排名 | 基金来源 | 发文量/篇 |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1 |
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58 |
3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26 |
4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25 |
5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21 |
6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 18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0 |
8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 | 8 |
8 | 四川省科技计划 | 8 |
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8 |
排名 | 基金来源 | 发文量/篇 |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161 |
2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58 |
3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 26 |
4 |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25 |
5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21 |
6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 18 |
7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10 |
8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 | 8 |
8 | 四川省科技计划 | 8 |
8 |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 8 |
[1] |
孙宇星, 迟文娟. 藜麦推广前景分析[J]. 绿色科技, 2017(7):197-198.
|
[2] |
李平平, 张永清, 张萌, 等. 褪黑素浸种对混合盐碱胁迫下藜麦生长及生理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51(4):77-84.
|
[3] |
张琪, 陆靖英, 谢广明, 等. 不同藜麦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26-3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1051 |
[4] |
|
[5] |
余丽清, 周学永. 世界藜麦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展望[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 38(15):342-351.
|
[6] |
何佩云, 申欣然, 张欣, 等. 中国藜麦栽培生理研究进展[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39(1):114-120.
|
[7] |
党斌. 青海藜麦资源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40(17):30-37.
|
[8] |
|
[9] |
朱久锋. 藜麦引种示范推广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8):59-60.
|
[10] |
梅丽. 北京藜麦适应性栽培研究进展及展望[J]. 作物杂志, 2022(6):14-22.
|
[11] |
武卫秀. 藜麦推广前景及栽培技术[J]. 江西农业, 2019(8):15-25.
|
[12] |
陈雪, 陈嘉仪, 陈祉樾, 等. 藜麦高产栽培及饲料化贮藏技术的研究进展[J]. 饲料研究, 2022, 45(17):125-127.
|
[13] |
顾娴, 黄杰, 魏玉明, 等. 藜麦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J].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31(30):201-20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15060023 |
[14] |
|
[15] |
杨京, 吕玮, 张巧英, 等. 中国藜麦溯源发展策略分析[J]. 农业展望, 2022, 18(9):50-55.
|
[16] |
张弢, 李岩瑛, 张敏, 等. 干旱地区藜麦的耐旱机理及种植适宜性研究——以甘肃省永昌县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3):50-5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1044 |
[17] |
|
[18] |
黄杰, 刘文瑜, 杨发荣, 等. 不同藜麦品种在东乡半干旱区的适应性表现[J]. 甘肃农业科技, 2022, 53(6):46-50.
|
[19] |
魏玉明, 杨发荣, 黄杰, 等. 海拔和经纬度对藜麦生长及品质的影响[J]. 甘肃农业科技, 2022, 53(2):42-47.
|
[20] |
杨发荣, 刘文瑜, 黄杰, 等. 甘肃省藜麦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甘肃农业科技, 2019(1):76-79.
|
[21] |
王昶, 李敏权, 杨发荣, 等. 甘肃藜麦霜霉病调查及其病原菌鉴定[J]. 核农学报, 2023, 37(3):503-512.
doi: 10.11869/j.issn.1000-8551.2023.03.0503 |
[22] |
王昶, 杨发荣, 李敏权, 等. 藜麦种质资源对霜霉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J]. 草地学报, 2022, 30(10):2626-2634.
doi: 10.11733/j.issn.1007-0435.2022.10.012 |
[23] |
任贵兴, 杨修仕, 么杨.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J]. 作物杂志, 2015(5):1-5.
|
[24] |
|
[25] |
齐天明, 李志坚, 任贵兴, 等. 藜麦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展望[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2, 24(3):157-165.
doi: 10.13304/j.nykjdb.2021.0190 |
[1] | 江珊, 吴龙英, 赵宝生, 黄佳惠, 蒋宇喆, 焦元, 黄进. 植物耐受高温胁迫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9): 132-138. |
[2] | 王雨菡, 陈莲, 张培珍, 李高聪, 王振江, 唐翠明, 林森, 罗国庆, 钟建武, 李智毅, 王圆.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根系分泌物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7): 144-154. |
[3] | 张述伟, 宗营杰, 黄琳丽, 何婷, 刘成洪, 徐红卫, 郭慧敏. 近十年国内外藜麦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5): 145-152. |
[4] | 王连润, 万红, 陶磅, 陈霞, 李坤明, 沙毓沧, 丁仁展. 基于SSR的云南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亲缘关系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4): 98-102. |
[5] | 高婧, 秦梦凡, 李坤, 李武. 玉米产量性状遗传特性研究进展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156-164. |
[6] | 张鑫月, 周晓慧, 张悦, 史宝胜, 庞会娟, 刘嘉君.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胡枝子属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83-88. |
[7] | 高星, 赵婷婷, 钟乐源, 杨佳维, 王浩任, 沈晶月, 史倩倩. 秦岭报春花属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6): 89-95. |
[8] | 杨帅, 张征锋, 张方玉, 万星, 刘燚, 肖本泽. 长江上游国家水稻区试品种耐热性鉴定与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1-8. |
[9] | 李建斌, 柳延涛, 赵长延, 贾秀苹, 段维, 刘胜利, 朱志锋. 油葵耐盐碱种质鉴定与品种选育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53-58. |
[10] | 赵新宇, 苏俊宇, 杨伟, 杨建宁, 童开荣, 杨志清. 不同产地草果种质资源抗寒性评价[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5): 73-79. |
[11] | 杨松敏, 姜潇, 程梦雅, 王顺顺, 段燕如, 陈和明, 彭东辉. 火焰兰属间杂交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3): 76-82. |
[12] | 张玉松, 赵凯琴, 罗延青, 燕林祥, 李西桐, 张云云, 符明联. 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10): 120-126. |
[13] | 贾晓昀, 赵红霞, 朱继杰, 王国印, 李妙, 王士杰. 陆地棉资源主要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35-40. |
[14] | 张木清, 杨本鹏. 关于加快甘蔗源头创新、保障国家食糖安全的建议[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5): 6-8. |
[15] | 张婧, 曲继鹏, 万洪深. 2个小麦种质材料育种相关性状的初步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5): 1-8.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