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景立, 韩楠楠, 冯伟志, 等. 东北苏打盐碱地整治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综述[J]. 农业与技术, 2018, 38(23):1-4.
|
[2] |
李建国, 濮励杰, 朱明, 等. 土壤盐渍化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热点[J]. 地理学报, 2012, 69(9):1233-1245.
|
[3] |
李洪影. 生物措施对松嫩平原盐碱退化草地改良效果的研究[D]. 哈尔滨: 东北农业大学, 2013.
|
[4] |
王斌, 马兴旺, 单娜娜, 等. 新疆盐碱地土壤改良剂的选择与应用[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4, 28(7):111-115.
|
[5] |
王遵亲. 中国盐渍土[M].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
|
[6] |
郭军成, 王明国, 耿荣, 等. 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盐渍化特征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5):38-4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0-0070
|
[7] |
樊丽琴, 杜永霞, 杨建国. 宁夏银北中低产田土壤障碍性特征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37(7):61-63.
doi: 10.3969/j.issn.1004-3268.2008.07.018
|
[8] |
XIE W, WU L, ZHANG Y, et al. Effects of straw application on coastal saline topsoil salinity and wheat yield trend[J].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17, 169:1-6.
|
[9] |
王倩姿, 王玉, 孙志梅, 等. 腐植酸类物质的施用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J]. 应用生态学报, 2019, 30(4):1227-1234.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04.001
|
[10] |
WU Y P, LI Y F, ZHENG C Y, et al. Organic amendment application influence soil organism abundance in saline alkali soil[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biology, 2013, 54:32-40.
|
[11] |
何瑞成, 吴景贵, 李建明. 不同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地水稳性团聚体特征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3):310-316.
|
[12] |
张晓东, 李兵, 刘广明, 等. 复合改良物料对滨海盐土的改土降盐效果与综合评价[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19, 27(11):1744-1754.
|
[13] |
高升. 农艺改良措施对银川北部盐碱地盐渍化特征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22, 43(3):40-44.
|
[14] |
樊丽琴, 杨建国, 尚红莺, 等. 脱硫石膏施用下宁夏盐化碱土水盐运移特征[J]. 水土保持学报, 2017, 31(3):193-196.
|
[15] |
樊丽琴, 杨建国, 许兴, 等. 宁夏引黄灌区盐碱地土壤盐分特征及相关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5):221-225.
|
[16] |
李聪敏, 王彦兵.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土壤盐渍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地下水, 2007, 29(3):41-44.
|
[17] |
鲁如坤.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9.
|
[18] |
鲍士旦. 土壤农化分析[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
[19] |
李酉开. 土壤农化分析结果计算式的正确表达[J]. 土壤通报, 2000, 31(6):275-276.
|
[20] |
关松荫. 土壤酶及其研究法[M]. 北京: 农业出版社,1986.
|
[21] |
CAMBARDELLA C A, ELLIOTT E T.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from cultivated grassland soil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4, 58(1):123-130.
|
[22] |
杨宁, 邹冬生, 付美云, 等. 紫色土丘陵坡地恢复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与土壤性质的关系[J]. 生态学杂志, 2016, 35(9):2361-2368.
|
[23] |
闫雷, 李思莹, 孟庆峰, 等. 秸秆还田与有机肥对黑土区土壤团聚性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9, 50(12):58-60.
|
[24] |
何瑞成. 不同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地水田改良的研究[D]. 长春: 吉林农业大学, 2018.
|
[25] |
任立军, 李金, 邹洪涛, 等. 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设施土壤养分含量及团聚体分布的影响[J]. 土壤, 2023, 55(4):756-763.
|
[26] |
福英. 不同措施对重度盐碱化草地修复效应研究[D]. 呼和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
|
[27] |
王双磊, 刘艳慧, 宋宪亮, 等. 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6, 27(12):3944-3952.
|
[28] |
王静, 肖国举, 张峰举, 等. 秸秆还田配施腐熟剂对银北盐碱地改良效果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7, 35(6):209-283.
|
[29] |
郭军成, 王明国, 周洋, 等. 持续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科学研究, 2020, 41(1):1-6.
|
[30] |
孙聪姝, 王兆荣, 金明花, 等. 长期培肥定位试验耗竭阶段各培肥物质对土壤氮库持续效应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29(3):209-218.
|
[31] |
张体彬, 展小云, 冯浩, 等. 盐碱地土壤酶活性研究进展和展望[J]. 土壤通报, 2017, 48(2):495-500.
|
[32] |
吴玉红, 郝兴顺, 田霄鸿, 等. 秸秆还田与化肥减量配施对稻茬麦土壤养分、酶活性及产量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8, 31(5):127-134.
|
[33] |
李磊, 樊丽琴, 吴霞, 等. 秸秆还田对盐碱地土壤物理性质、酶活性及油葵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28(12):1997-2004.
|
[34] |
杨滨娟, 黄国勤, 钱海燕.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土壤温度、根际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4, 51(1):150-157.
|
[35] |
何瑞成, 吴景贵. 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地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8, 55(3):774-782.
|
[36] |
龚伟, 颜晓元, 蔡祖聪, 等.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和分形特征的影响[J]. 土壤学报, 2011, 48(6):1141-1148.
|
[37] |
李虎, 吴景贵. 添加畜禽粪对秸秆田间条带堆腐土壤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5(1):61-68.
|
[38] |
陈晓东, 吴景贵, 范围, 等. 有机物料对原生盐碱土微团聚体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20, 34(2):201-207.
|
[39] |
高宏哲, 吴景贵, 李建明, 等. 不同有机培肥措施对盐碱土水稳性团聚体组成及特征的影响[J/OL].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https://link.cnki.net/urlid/22.1100.S.20230815.0855.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