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位泰,张天峰,蒲金涌,等.黄土高原中部冬小麦生长对气候变暖和春季晚霜冻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1):6-11.
[2] 徐玲玲,吕厚荃,方利.气候变化对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气候适宜度的影响[J].资源科学,2014,36(4):782-787.
[3] 杨建莹,梅旭荣,刘勤,等.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地区冬小麦生育期的变化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11,35(6):623-631.
[4] 张宇,王石立.气候变化对我国小麦发育及产量可能影响的模拟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0,11(3):264-270.
[5] 马树庆,王琪,于海,等.春旱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2,21(5):207-212.
[6] 王馥堂,赵宗慈,王石立,等.气候变化对农业生态的影响[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45-53.
[7] 张厚瑄.中国种植制度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有关问题Ⅰ.气候变化对我国种植制度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0,21(1):10-14.
[8] 代立芹,李春强,魏瑞江,等.河北省冬小麦生长和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1,28(2):294-300.
[9] 张明捷,王运行,赵桂芳.濮阳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变化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9,30(2):223-229.
[10] 张佩,高苹,刘彦丽.江苏省冬小麦播种期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J].气象科学,2011,31(6):763-769.
[11] 张佩,谢小萍,姚薇,等.气候变化背景下江苏省冬小麦发育期对冬季积温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210-216.
[12] 穆佳,赵俊芳,郭建平.近30a东北春玉米发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应用气象学报,2014,25(6):680-689.
[13] 王琪,马树庆,郭建平,等.温度变化对东北春玉米生长发育速率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7):46-48.
[14] 宋秋洪,千怀遂,俞芬,等.全球气候变化下淮河流域冬小麦气候适宜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5):890-897.
[15] 李树军,肖清华,袁静.潍坊市冬小麦生育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3):23-27.
[16] 刘艳红,袁静,李晶晶,等.潍坊市冬小麦生育期气候因子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3):62-66.
[17] 余卫东,赵国强,陈怀亮.气候变化对河南省主要农作物生育期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07,28(1):9-12.
[18] 张建立.气候因子对豫南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54-57.
[19] 翟治芬,胡玮,严昌荣,等.中国玉米生育期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12,45(22):4587-4603.
[20] 霍治国,白月明,温民,等.华北地区不同干旱a型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A].华北农业干旱研究进展[C].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4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