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芳, 乔帅, 杨松涛, 宋伟, 廖安忠, 谭文芳. 淀粉型甘薯‘川薯231’的选育和优势特性鉴定[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6-21. |
[2] |
王永江, 王爽, 乔奇, 田雨婷. ‘商薯19’静置水培营养液的筛选与内源激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2): 99-105. |
[3] |
毛思帅, 李仁崑, 周继华, 王俊英. 种植密度对北方设施叶用甘薯茎尖、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13-18. |
[4] |
董佳蕊. 通辽市气象因子对红薯产量的影响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4): 75-79. |
[5] |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禹阳, 张铅, 刘帅, 谢一芝. 高产优质紫心甘薯新品种‘宁紫薯6号’的选育及育种策略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44-51. |
[6] |
胡艺璇, 田胜尼, 方超, 胡卫明, 奚晓宇, 吕梦冉. 不同追肥类型对大棚内外紫薯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6): 31-36. |
[7] |
屈会娟, 李明, 沈学善, 朱玲, 蒲志刚, 冯俊彦, 张聪. 食用型甘薯‘川M1422’综合优化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 1-6. |
[8] |
袁奇, 冯冰, 钟月华, 王静, 许仙菊, 马洪波.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茄子产量、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4): 59-63. |
[9] |
李平芳, 王红梅, 张艳丽, 王海涛, 王建峰, 郭晓云, 丁伟利, 杨育峰. 不同密度、氮磷钾配比对甘薯产量和商品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3): 41-49. |
[10] |
陈路路, 孙哲, 田昌庚, 刘尚刚, 郑建利, 赵丰玲. 鲜食型紫薯新品种‘泰紫薯1号’的选育及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25-31. |
[11] |
谢一芝, 贾赵东, 边小峰, 马佩勇, 禹阳, 郭小丁. 食用甘薯品种选育及系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0): 32-38. |
[12] |
唐丽雪, 杜进辉, 史春余, 柳洪鹃, 孟迪, 刘化学, 闫锴, 康新远. 不同浓度NAA/6BA配比对不同品种甘薯茎尖培养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1): 113-117. |
[13] |
朱玲, 沈学善, 屈会娟, 王平, 蒲志刚, 王晓黎, 黄静玮. 高花青素甘薯新品种‘绵紫薯9号’优化施肥技术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17): 26-30. |
[14] |
杜祥备,秦军红,刘小平,夏家平,韩杨. 安徽省甘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8): 23-28. |
[15] |
马洪波,吴建燕,张永春. 树脂包膜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对小麦水稻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3): 1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