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陈建卓.河北省山区治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河北水利水电技术,1999,4:71-72. [2] 杜春利.河北省太行山区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中国水土保持,1995,9:5-7. [3] 高璟,陈建卓,高青.河北太行山小流域类型分区特征及生态景观配置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4,6:198-199. [4] 刘劲,高晋.东水土流失是太行山区主要自然灾害初析.山西林业科技,1999,6:26-29. [5] 傅伯杰.农业生态区划几个问题初探.农村生态环境,1985,(4):31-34. [6] 侯学煜.中国自然生态区划与大农业发展战略.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22-35. [7] 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报,1999,19(5):607-613 [8] 熊毅,等.黄淮海平原生态区划.土壤学报,1981,18(1):1-10. [9] 傅伯杰.渭北旱原农业生态区划及农业生产合理结构的初步研究.生态学报,1985,5(3):195-203. [10] 杨勤业,李双成.中国生态地域划分的若干问题.生态学报,1999,19(5):596-601. [11] 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生态学报,2000,20(2):9-12. [12] 王效科,欧阳志云,肖寒,等.中国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规律及其区划研究.生态学报,2001,21(1):14-19. [13] 苗鸿,王效科,欧阳志云.中国生态环境敏胁迫过程区划研究.生态学报,2001,21(1):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