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郑盛华, 陈尚洪, 陈红琳, 杨泽鹏, 敖玉琴, 刘定辉. 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分析与防控技术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7): 60-65. |
[2] |
郑盛华, 陈尚洪, 陈红琳, 万柯均, 敖玉琴, 刘定辉. 川东丘陵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四川省蓬溪县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95-99. |
[3] |
汤俊超, 吴宜文, 张姚, 曹庆穗, 吴照学, 夏礼如, 鲍恩财. 浅谈“光伏+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1): 144-152. |
[4] |
李中原, 王国重, 杨丹, 卢圆章. 河南省农业干旱脆弱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0): 101-106. |
[5] |
陈柏旭, 王立刚, 张梦璇, 盖浩, 周颖. 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路径研究——以河北省承德市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1): 71-77. |
[6] |
石笑娜, 陈红, 江旭聪, 高怡, 张孝倩, 唐小倩, 肖新. 农业园区中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6): 112-117. |
[7] |
陈泽金. 基于氮养分平衡的南安市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36(24): 59-62. |
[8] |
王子臣,范敏其,管永祥,王鑫,盛婧,张岳芳,郭智,郑建初. 江苏种养结合猪场粪污处理典型模式分析Ⅰ——政府主导型[J].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35(19): 143-149. |
[9] |
车红莉. 北京家庭农场发展模式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34): 159-164. |
[10] |
黄国勤,钱晨晨. 长江中下游地区循环农业的发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18, 34(12): 151-156. |
[11] |
谷 雨,刘琼峰,吴海勇,李明德,吴金水,肖和艾,崔新卫. “水稻/牧草-肉牛-有机肥-蔬菜/茶叶”循环农业模式能值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32): 81-86. |
[12] |
江南,邹冬生,肖和艾,李明德,刘琼峰,谷雨. “种草养牛”循环农业模式效益比较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4): 147-152. |
[13] |
林 怡,范增峰,黄秀声,刘 晖,刘明香. 基于循环经济的生态养殖园区规划研究与案例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33(11): 158-164. |
[14] |
北京市房山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郭淑敏,郭淑敏,周 颖,王秀芬,刘宝忠,焦迎彦.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4): 196-204. |
[15] |
孔伟丽,刘永新,韩 刚,穆迎春,孙昭宁,方 辉.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成果培育机制探讨[J].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32(34): 193-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