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4): 13-17.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631
陈伟1(), 宋锦花2(
), 夏中华1, 金彦刚1, 刘海浪1, 卫万娟1, 赵其兵1, 任仰涛1, 杨永乐1, 常东伟1, 李珍富1, 张凡1, 郑雅月1, 谢梦苹1
CHEN Wei1(), SONG Jinhua2(
), XIA Zhonghua1, JIN Yangang1, LIU Hailang1, WEI Wanjuan1, ZHAO Qibing1, REN Yangtao1, YANG Yongle1, CHANG Dongwei1, LI Zhenfu1, ZHANG Fan1, ZHENG Yayue1, XIE Mengping1
摘要:
旨在为江苏省粳稻高产抗病品种选育和大田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本研究对2012—2021年江苏省审定的164个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抗病性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异系数为穗粒数>穗数>千粒重;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直接通径系数表现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间接通径系数显示产量构成因素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制约关系,这其中穗粒数与千粒重相互制约作用尤为显著;抗病性与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相关程度为稻瘟病>纹枯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根据分析结果,在江苏省粳稻的高产抗病育种与高产栽培中,应注意保持合理的穗数群体,同时注重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并强化对多种病害尤其是对稻瘟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