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学通报 ›› 2024, Vol. 40 ›› Issue (20): 46-53.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62
        
               		焦金龙1( ), 施蕊1, 汪永贵1, 王慧玲2, 张澳1, 严星茹1, 王澍1, 何霞红1(
), 施蕊1, 汪永贵1, 王慧玲2, 张澳1, 严星茹1, 王澍1, 何霞红1( )
)
                  
        
        
        
        
    
收稿日期:2023-09-11
									
				
											修回日期:2024-03-18
									
				
									
				
											出版日期:2024-07-11
									
				
											发布日期:2024-07-11
									
			通讯作者:
					作者简介:焦金龙,男,1998年出生,贵州毕节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林下中药材生态种植研究。通信地址:650224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道300号 西南林业大学,Tel:0871-63863380,E-mail:1450925196@qq.com。
基金资助:
        
               		JIAO  Jinlong1( ), SHI  Rui1, WANG  Yonggui1, WANG  Huiling2, ZHANG  Ao1, YAN  Xingru1, WANG  Shu1, HE  Xiahong1(
), SHI  Rui1, WANG  Yonggui1, WANG  Huiling2, ZHANG  Ao1, YAN  Xingru1, WANG  Shu1, HE  Xiahong1( )
)
			  
			
			
			
                
        
    
Received:2023-09-11
									
				
											Revised:2024-03-18
									
				
									
				
											Published:2024-07-11
									
				
											Online:2024-07-1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比较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PSM)与农田栽培人参(NPSM)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林下栽培人参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具有差异,在检测到的68种差异代谢物中,有17种代谢物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14种上调,3种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类、有机酸类、酯类等物质。其中糖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47%,是差异代谢物的主要部分;这些根际土壤差异代谢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林下人参的品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而且为提高林下栽培人参品质、探索克服林下人参栽培连作障碍的新途径以及提升林下人参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提供了科学参考。并为中国东北地区林下人参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焦金龙, 施蕊, 汪永贵, 王慧玲, 张澳, 严星茹, 王澍, 何霞红. 不同栽培模式下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46-53.
JIAO Jinlong, SHI Rui, WANG Yonggui, WANG Huiling, ZHANG Ao, YAN Xingru, WANG Shu, HE Xiahong. Differences in Inter-root Soil Metabolites of Ginseng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4, 40(20): 46-53.
| [1] | 朱晓丽. 人参皂苷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7, 12(12):152-154. | 
| [2] | 李红艳, 赵雨, 张惠, 等. 人参蛋白对Hep-2细胞增殖影响的比较[J]. 中国民族民间药, 2010, 19(1):33-34. | 
| [3] | 李红艳, 赵雨, 孙晓迪, 等. 人参蛋白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 2010, 21(9):2143-2144. | 
| [4] | 李红艳, 赵雨, 孙晓迪, 等. 人参蛋白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1):14-16. | 
| [5] | 肖春萍, 杨利民, 马锋敏. 栽培年限对人参根际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微生物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2014, 39(24):4740-4747. | 
| [6] |  | 
| [7] | 赵莹, 杨克军, 赵长江, 等. 外源糖调控玉米光合系统和活性氧代谢缓解盐胁迫[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20):3962-3972.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4.20.004 | 
| [8] |  | 
| [9] | 符建荣. 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2):145-152. | 
| [10] | 赵斌, 董树亭, 王空军, 等. 控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田间氨挥发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11):2678-2684. | 
| [11] | 武志杰, 周健民. 我国缓释、控释肥料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1(1):73-76. | 
| [12] | 郭天财, 冯伟, 赵会杰, 等. 水分和氮素运筹对冬小麦生育后期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 2003(9):1512-1517. | 
| [13] | 孟兆江, 卞新民, 刘安能, 等. 调亏灌溉对夏玉米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3):182-186. | 
| [14] | 戴俊英, 沈秀瑛, 徐世昌, 等.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 1995(3):356-363. | 
| [15] |  | 
| [16] |  | 
| [17] | 刘宝光, 李成浩, 张含国. 红皮云杉胚性愈伤组织保持与增殖阶段影响因子的筛选与分析[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0, 38(7):56-60. | 
| [18] |  | 
| [19] | doi: 10.1093/jxb/eru146 pmid: 24719453 | 
| [20] |  | 
| [21] |  | 
| [22] | doi: 10.1093/jxb/err379 pmid: 22140246 | 
| [23] | 胡梦芸, 李辉, 张颖君, 等. 水分胁迫下葡萄糖对小麦幼苗光合作用和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09, 35(4):724-732. | 
| [24] |  | 
| [25] |  | 
| [26] |  | 
| [27] | 马云华, 王秀峰, 魏珉, 等. 黄瓜连作土壤酚酸类物质积累对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5(11):145-149. | 
| [28] | 朱静平, 程凯. 3种水培植物根系分泌的有机酸对氮循环菌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 2011, 5(9):2139-2143. | 
| [29] | 秦丽. 间作系统中续断菊与作物Cd、Pb累积特征和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机理[D]. 昆明: 云南农业大学, 2017. | 
| [30] | 周宝利, 李燕, 李东, 等. 化感物质松香酸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10, 25(5):155-160.  doi: 10.7668/hbnxb.2010.05.032 | 
| [31] | 宋亮, 潘开文, 王进闯, 等. 酚酸类物质对苜蓿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06(10):3393-3403. | 
| [32] | 李夏, 周宝利, 陈绍莉, 等. 茄子自毒物质对辣椒种子萌发及枯萎菌的化感效应[J]. 生态学报, 2009, 29(2):960-965. | 
| [33] | 吴强盛, 夏仁学, 邹英宁. 柑橘丛枝菌根真菌生长与根际有效磷和磷酸酶活性的相关性[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4):4685-4689. | 
| [34] |  | 
| [35] | 贺学礼, 刘媞, 赵丽莉. 接种丛枝菌根对不同施氮水平下黄芪生理特性和营养成分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09, 20(9):2118-2122. | 
| [36] | 张永峰, 殷波. 玉米耐盐性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 2008, 16(6):83-85. | 
| [37] | 钮旭光, 陈其军, 王学臣. 植物体内肌醇磷脂代谢与渗透胁迫信号转导[J]. 中国农学通报, 2006(2):199-202. | 
| [38] | 袁红梅, 郭文栋, 赵丽娟, 等. 外源肌醇对玉米耐盐性的影响[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1):17-20. | 
| [39] | 马琳. NaCl胁迫对牧草种子萌发与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及耐盐性评价[D]. 泰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 [40] |  | 
| [41] |  | 
| [42] |  | 
| [43] |  | 
| [44] |  | 
| [45] |  | 
| [46] |  | 
| [47] |  | 
| [48] |  | 
| [49] |  | 
| [50] | 程海涛, 张亚玉, 张连学, 等. 土壤环境与人参生长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11, 34(2):313-317. | 
| [51] | 常敬礼, 杨德光, 谭巍巍, 等.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39(11):1-5. | 
| [52] | 王晓娟, 贾志宽, 梁连友, 等. 不同有机肥量对旱地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 2012, 23(2):419-425. | 
| [53] | 段巍巍, 李慧玲, 肖凯, 等. 氮肥对玉米穗位叶光合作用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 2007(1):26-29.  doi: 10.3321/j.issn:1000-7091.2007.01.007 | 
| [54] | 黄子纯. 典型区域环境中新型硅氧烷类化合物的识别方法及其生成/降解机制[D]. 武汉: 江汉大学, 2020. | 
| [1] | 陈睿, 崔泽远, 李志, 耿贵, 於丽华. AM真菌对连作土壤上作物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6): 1-8. | 
| [2] | 闫实, 梁金凤, 刘瑜, 于跃跃, 韩宝, 郭宁. 蔬菜秸秆配合石灰氮土壤消毒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3): 76-80. | 
| [3] | 黄媛, 朱艳霞, 韦范, 林杨, 汤丹峰. 不同施肥量对仙草产量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20): 65-72. | 
| [4] | 刘王叶, 卢娇娇, 史伟杰, 王梅. 枯草芽孢杆菌与酵素菌对马铃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1): 122-128. | 
| [5] | 朱诗君, 王丽丽, 金树权, 汪峰, 周金波, 卢晓红. 微生物菌剂菌肥对西瓜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8): 48-53. | 
| [6] | 王艳平, 李萍, 王维瑞, 高飞, 王睿, 范珊珊, 时祥云, 吴文强. 土壤消毒对温室土传病害和连作茶菊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1): 83-87. | 
| [7] | 郭山虎, 武忠明, 王永平, 张锦韬, 徐塞, 吴佳, 丁博锐, 笪颖飞, 张明田, 罗启鹏. 施肥措施对烤烟连作障碍的消减作用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9-15. | 
| [8] | 蔡丽琼, 陈瑞, 杨德强, 赵长林. 云南省彝良县天麻连作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9): 80-87. | 
| [9] | 赵娅红, 吴治兴, 刘敏荣, 涂艳芳, 薛建平, 王悦, 卢超, 刘佳妮, 余磊, 姚茹瑜, 陈志星, 黄飞燕. 菊花枯萎病植株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比较[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3): 109-116. | 
| [10] | 邓莹莲, 赵长林.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大理剑川羊肚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0): 79-87. | 
| [11] | 王桂珍, 张飞. 快速溶剂萃取-GC-MS/MS测定土壤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31): 101-104. | 
| [12] | 曹彩红, 曹玲玲, 祝宁, 陈加和, 赵立群, 田雅楠, 张宝杰, 何秉青. 不同农业措施对草莓连作土壤状况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8): 107-112. | 
| [13] | 涂玉婷, 黄继川, 吴雪娜, 廖伟杰, 彭智平. 生物炭-过氧化钙复合颗粒缓解番茄幼苗酚酸化感胁迫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8): 39-47. | 
| [14] | 李序进, 蔡立群, 李海亮. 兰州百合连作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酶活性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6): 82-88. | 
| [15] | 王晓云, 蔡云彤, 吴洪生, 张绪美, 徐金益, 马文舟, 张金福, 胡青青, 孙倩, 张倩, 丁军, 沈文忠. 活性氧技术对修复土壤连作障碍及提高番茄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5): 65-72.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