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专题

  • 图片丢失啦 小麦

    《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刊载有关小麦作物的种植、育种、田间管理等的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合评述、经验交流、应用技术、科技简讯、信息研究论文为主要内容,组成本专题,以便读者阅读、下载和订阅(按Email Alert订阅。目前我们已经开通免费Alert服务,用户可按自己的需求免费获取最新目录

    默认 最新文章 浏览次数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节水灌溉条件下小麦新品系‘石17T5252’丰产性和品质分析
    高新梅, 史占良, 赵彦坤, 李占坤, 单子龙, 曹巧, 韩然, 何明琦, 傅晓艺, 马亮, 高振贤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1): 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28  
    摘要 + 70 )   HTML 5 )    PDF ( 1428KB )( 59 )   

    为了推荐节水小麦新品种用于缓解河北省农业用水压力,探究节水小麦新品系‘石17T5252’的节水丰产特性。本实验检测了新选育小麦品系‘石17T5252’和河北省节水对照品种‘石麦22’全生育期不灌水(W0)、灌拔节水(W1)、灌拔节和灌浆水(W2)的产量、形态、灌浆和品质性状,并对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中期叶片的荧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W1和W2处理下‘石17T5252’产量显著高于‘石麦22’,分别增产10.32%和7.56%;其中W1通过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W2通过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产量。W1和W2较W0的株高没有增加,但‘石麦22’的穗长和‘石17T5252’的穗粒数较W0显著增加,分别增加了0.72~0.84 cm和1.33~5.03粒;W2较W1显著增加‘石麦22’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增加0.36 mm和0.32 mm,‘石17T5252’增加了0.31 mm的籽粒宽度。荧光参数检测仅在W0处理下发现‘石麦22’抽穗期的Fv/Fm显著高于‘石17T5252’。除容重外在3种灌溉制度下‘石17T5252’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显著优于‘石麦22’。说明‘石17T5252’在节水灌溉条件下产量与品质得到同步提升,有望成为河北节水灌溉的小麦主栽品种。

    陇东塬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评估
    张红妮, 李祥科, 张洪芬, 张天峰, 周忠文, 车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1): 78-8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13  
    摘要 + 42 )   HTML 5 )    PDF ( 1283KB )( 34 )   

    为研究世界最大黄土塬面“董志塬”腹地的陇东塬区典型代表区域——庆阳市西峰区春季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利用1985—2020年春季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距平和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春季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丰歉及利弊影响。结果表明,春季平均气温距平随年代增加呈极显著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1.04℃/10a,增温幅度远高于全球和全国平均水平;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呈波动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2 mm/10a;日照时数距平百分率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为2.45 h/10a;冬小麦产量呈增加趋势,增加速率每10 a为470.14 kg/hm2。用气候产量的丰歉反映冬小麦关键生育期气候资源与其产量形成的匹配程度,36年来匹配较好的丰产年占58%,歉产年占42%;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年份占53%,不利年份占47%。研究结果可以根据气候变化指导该地区作物布局及农业生产,趋利避害,对促进冬小麦提质增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氮磷添加对黄土高原小麦土壤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李志强, 齐鹏, 王雅芝, 王晓娇, 甘润, 薛江龙, 李国山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0): 95-10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65  
    摘要 + 38 )   HTML 3 )    PDF ( 1598KB )( 13 )   

    为探究不同施氮和施磷水平对农田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分析土壤环境因子和碳、氮、磷含量与全量养分生态化学计量和速效养分生态化学计量相关关系,阐明不同施肥水平对农田土壤养分动态平衡的影响。以黄土高原春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布设N、P添加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对照(CK)、低氮(LN)、中氮(MN)、高氮(HN)、低磷(LP)、中磷(MP)、高磷(HP)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1)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氨态氮(NH4+-N)、硝态氮(NO3--N)含量,磷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NH4+-N、NO3--N含量(P<0.05);氮、磷养分添加对全氮(TN)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N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降低了土壤C/AN(P<0.05);P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C/N、C/P、N/P、C/AP、AN/AP,显著增加了土壤C/AN(P<0.05)。(3)土壤C/N和C/AN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C/P和C/AP、N/P和AN/A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综上,黄土高原地区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和速效生态化学计量能够更加灵敏地响应N、P养分添加。

    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36’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姚金保, 杨学明, 张鹏, 范祥云, 余桂红, 何漪, 王化敦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20-2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56  
    摘要 + 100 )   HTML 3 )    PDF ( 1165KB )( 22 )   

    为进一步了解‘宁麦36’的生产特性和应用价值,采用2019—2022年江苏省农科院科企淮南小麦联合体中间试验和2021—2022年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育种基地进行的品质试验资料为依据,以‘扬麦20’作为对照,对‘宁麦36’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以及与弱筋小麦密切相关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年度产量试验中,‘宁麦36’的平均产量较对照‘扬麦20’分别增产4.02%、5.60%和5.99%,均达极显著水平。‘宁麦36’的高稳系数(HSC)和适应度均明显高于对照‘扬麦20’。2020年区试混样‘宁麦36’的各项品质指标均符合GB/T17893—1999和GB/T17320—1998弱筋小麦标准。‘宁麦36’的4种溶剂保持力(SRC)均低于弱筋对照品种‘扬麦20’,饼干直径较‘扬麦20’大0.91 cm。‘宁麦36’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弱筋品质优,在江苏淮南地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和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丁豪, 高海涛, 毕香君, 李升东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9): 9-1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29  
    摘要 + 69 )   HTML 7 )    PDF ( 1450KB )( 40 )   

    探究不同播种方式对冬小麦光合特性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提高冬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以‘济麦44’为试验材料,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潍坊市农业科学院昌邑试验农场和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岳洋专业合作社进行,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4种播种方式:冬小麦精播半精播(PS)、冬小麦宽幅精播(WPS)、冬小麦苗带少耕播种(LTS)和冬小麦耙压一体单粒匀播(SUS)。分别于小麦苗期、返青期、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测定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分蘖成穗率、叶片SPAD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有效光强辐射以及产量,并分析不同播种方式下,冬小麦种群结构和生理特性之间的差异。试验表明,2年2点SUS平均分蘖成穗率相较于PS、WPS和LTS分别提高了14.94%、29.37%和15.03%;旗叶叶绿素含量于扬花期和灌浆中期分别提高了7.54%、7.06%、5.79%和8.30%、8.15%、5.50%;叶面积指数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13.8%、8.88%和6.32%;旗叶净光合速率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13.15%、11.50%和12.23%;冠层光合有效辐射量于扬花期分别提高了17.10%、18.96%和10.73%;产量方面,SUS相较于其他3种播种方式,2年2点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5.17%~8.93%、5.33%~9.52%和6.11%~14.86%。综合来看,SUS相较于PS、WPS和LTS可显著提升小麦的分蘖成穗率和旗叶光合特性,并最终通过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了籽粒产量的增加。冬小麦耙压一体单粒匀播方式(SUS)可显著改善冬小麦的光合能力,增加冠层截获的有效光辐射量,是实现冬小麦高产较合理的播种模式。

    低山丘陵区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马爱平, 靖华, 亢秀丽, 赵玉坤, 崔欢虎, 黄学芳, 席吉龙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7): 101-10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14  
    摘要 + 65 )   HTML 2 )    PDF ( 1212KB )( 11 )   

    为提升旱地小麦产量和品质,明确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与小麦产量、品质性状的相关性,2019—2020年在山西乡宁低山丘陵区开展土壤肥力梯度及其指标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梯度对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有显著影响。硝态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与产量、穗数、千粒重呈正相关;有效磷与产量、穗数呈线性正相关,而与千粒重的相关不显著;硝态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与穗粒数的相关不显著;不同土肥力指标与产量、产量三因素的相关程度总体表现为硝态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土壤肥力梯度显著影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展性、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土壤全氮、速效钾、硝态氮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展性、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呈正相关;有机质与延展性呈正相关,而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不显著;有效磷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展性、稳定时间、形成时间的相关不显著;不同肥力指标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程度总体表现为硝态氮>速效钾>全氮>有机质>有效磷。产量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延展性、形成时间呈正相关,而与稳定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

    药剂拌种对沿淮地区迟播小麦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
    邵文奇, 董青君, 董玉兵, 钟平, 纪力, 陈川, 章安康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6): 22-2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44  
    摘要 + 66 )   HTML 5 )    PDF ( 1175KB )( 24 )   

    播期延迟易使小麦产量下降,为了探讨药剂拌种对迟播小麦的壮苗效应及产量的影响,以‘淮麦40’为试验材料,设置4组不同药剂拌种处理,调查分析了小麦生长素质、籽粒产量等方面的数据。结果表明:通过药剂拌种能提高小麦成苗率;降低麦苗高度,增加叶龄,促进根系生长及生物量积累;可以促进分蘖,增加有效穗数,提高大穗比例,具有增产效应。其中药剂Y3表现最优,与对照处理比较,成苗率提高了2.1个百分点,在越冬前使小麦株高降低11.9%,叶龄增加16.4%,茎基部宽度增加58.2%,地上部及根系干重分别增加35.8%和45.9%;分蘖能力显著增强,有效穗数增加12.4%,穗粒数及千粒重得到提高,产量增加19.4%。综上表明,在小麦迟播情况下,使用药剂Y3拌种可以增强小麦生长素质,实现稳产增产。

    不同灌水对黄淮冬小麦茎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段国辉, 田文仲, 高海涛, 杨洪强, 张少澜, 董中东, 温红霞, 吕树作, 顾晶晶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5): 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05  
    摘要 + 123 )   HTML 12 )    PDF ( 1399KB )( 56 )   

    为了筛选节水品种,为品种生产种植提供管理指导,选取黄淮地区生产推广品种,在只施底肥(W0),底肥+拔节水(W1)和底肥+拔节水+孕穗水(W2)3种模式下,分析不同品种的株高及茎秆结构变化,产量构成变化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1)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株高、穗下节、倒2节和倒3节增加显著,以穗下节增幅最大,而基部节间变化不显著,W2较W1株高增高,各节间有增加但不显著。相对于W0,W2处理下‘周麦18’和‘洛麦28’株高增幅最大,分别增加36.49%和35.30%;W1、W2处理下‘郑麦129’基部节间长最大,生产上利用时应注意肥水管理防止倒伏;(2)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单株成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显著,千粒重降低显著,产量增加显著。而相对于W1,W2处理下千粒重和产量增加显著,其他差异不显著;(3)相对于W0,W1处理下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增加显著,且以‘丰德存12’和‘洛麦2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相对于W1,W2处理下品种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W1,仍以‘丰德存12’和‘洛麦28’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盐胁迫下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巨亚雯, 徐蓬, 陈亚丽, 付佑胜, 曹凯歌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3): 26-3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218  
    摘要 + 87 )   HTML 4 )    PDF ( 1639KB )( 23 )   

    旨在明确内生真菌发酵液与盐胁迫互作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淮麦44’为材料,开展室内发芽试验和温室盆栽试验,获得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数据。结果表明低盐浓度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与幼苗的生长,高盐浓度抑制其萌发与生长。小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以及幼苗胚根长、胚芽长都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幼苗的鲜干重及地上株高和地上鲜重表现出直线下降的趋势。喷施10%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幼苗的干鲜重、胚根长以及幼苗地上株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内生真菌发酵液能促进盐胁迫条件下小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从而提高小麦耐盐性。

    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李可, 顾大路, 杜小凤, 蒋伟勤, 车阳, 宋佳敏, 文章荣, 杨文飞, 徐永刚, 杨威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3): 33-4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24  
    摘要 + 90 )   HTML 2 )    PDF ( 1470KB )( 20 )   

    为探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在小麦上不同使用方式及用量的效果,以‘淮麦139’为试验材料,采用每公顷施药量为22.5、45、67.5、90 g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以清水为对照(CK),通过拌种以及分别在拔节期、始穗期叶面喷施的方式,研究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对小麦的最适用量范围和最适使用技术。结果表明:相较于各自CK,45 g/hm2和67.5 g/hm2使用量下无论是拌种还是叶面喷施,均能提高小麦产量,其中,拌种方式下67.5 g/hm2获得最高产量,增产8.4%,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容重增加6.89%、7.8%、1.8%;在拔节期和始穗期叶面喷施,均以施药量为67.5 g/hm2的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增产11.8%、14.04%,始穗期喷施方式下千粒重显著增加10.15%。这说明45 g/hm2和67.5 g/hm2 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通过增加小麦植株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和籽粒灌浆能力,增强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小麦抗逆能力,为产量形成提供物质条件。因此,不同使用方式配合相应0.02%二氢卟吩铁可溶粉剂用量均可以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且以施药量67.5 g/hm2的增产幅度最大,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叶面喷施效果优于拌种。

    丙硫菌唑与丙环唑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 王兵兵, 王陈斌, 张新建, 杨红福, 徐超, 张建华, 朱凤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2): 114-120.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59  
    摘要 + 74 )   HTML 5 )    PDF ( 1312KB )( 13 )   

    为研发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丙硫菌唑、丙环唑及其7种配比混剂对赤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优选配比制剂对赤霉病、籽粒DON毒素、白粉病和叶锈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丙硫菌唑与丙环唑配比为1:1时增效系数为2.4375,增效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40%丙硫菌唑∙丙环唑可分散油悬浮剂(OD)600 g/hm2对赤霉病病指防效和籽粒DON防效分别为93.46%和91.26%,2次药后21 d对白粉病和叶锈病病指防效分别为93.50%和93.19%,均高于常规药剂戊唑醇和多菌灵,并且对小麦生长安全。40%丙硫菌唑∙丙环唑OD对赤霉病和籽粒DON毒素防效优良,同时对白粉病和叶锈病兼治效果优良,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外来入侵植物野燕麦和节节麦对西安市小麦生产的危害研究
    宋兴江, 王涛, 李方向, 常小箭, 李欣迪, 史岩, 王佳, 刘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112-1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78  
    摘要 + 112 )   HTML 1 )    PDF ( 1804KB )( 28 )   

    为了评估恶性外来入侵杂草野燕麦和节节麦对中国小麦生产的危害,以提高对生物入侵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本研究以西安市麦田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016—2018年间,连续三年的田间调查,详细分析野燕麦和节节麦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野燕麦导致小麦平均减产16.35%,最高达35.03%,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5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减少2.0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3.92×108元,三年累计达1.18×109元。节节麦使小麦平均减产7.14%,最高达21.35%,每公顷经济损失可达3000元,西安市小麦总产量损失1.24×108 kg,年均经济损失1.38×108元,三年累计损失4.15×108元。野燕麦和节节麦的入侵已严重威胁西安市小麦生产。为保障生物安全,应遵循《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实施风险预防、源头管控、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公众参与原则,建立防控体系。

    国审小麦品种‘渭麦9号’的丰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张养利, 曹三潮, 闫苗苗, 李倩, 聂耸, 程敏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6): 28-3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19  
    摘要 + 96 )   HTML 4 )    PDF ( 1180KB )( 20 )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国审小麦品种‘渭麦9号’的生产特性,采用2016—2018年陕西省小麦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2018—2020年国家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汇总数据,以及2021、2022年‘渭麦9号’示范田测产结果。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适应度等指标,对‘渭麦9号’和‘晋麦47’(CK)进行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比较,分析其抗寒、抗旱、耐热、抗病性等综合抗性,明确‘渭麦9号’的品种特性。结果显示,‘渭麦9号’在6个年度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产量比‘晋麦47’增加3%以上。其产量变异系数(CV)比对照‘晋麦47’略低,高稳系数(HSC)比‘晋麦47’高,后期抗干热风能力强,落黄好,品质也比‘晋麦47’有很大的提高。‘渭麦9号’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适宜在黄淮旱薄地进一步推广利用。

    2个小麦种质材料育种相关性状的初步分析
    张婧, 曲继鹏, 万洪深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5): 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158  
    摘要 + 108 )   HTML 5 )    PDF ( 3375KB )( 54 )   

    对引自德国的品种‘16亲10188’、大穗抗病种质‘YB’等2个小麦种质的育种特性进行初步鉴定。利用西南麦区主栽品种和地方品种分别与其杂交组配,并对其F1代及其亲本进行产量、抗病相关性状的调查。‘16亲10188’具有矮秆、多粒、抗条锈病、抗白粉病的特性,在F1组合中,其矮秆表现为部分显性,高穗粒数表现为隐形或部分显性,条锈病抗性表现为显性,白粉病抗性表现为隐性;‘YB’为大穗、寡分蘖、抗条锈病、抗白粉病材料,其长穗表现为部分显性,寡分蘖表现为隐性,穗粒数、粒重性状在F1中表现为杂种优势,抗白粉病表现为隐性。‘16亲10188’的降秆、条锈病抗性在育种中可以进行早代选择,高穗粒数、抗白粉病性状可以在高代系群体中进行选择;‘YB’的F1组合在产量上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可作为杂交小麦育种的优良亲本。

    秸秆还田条件下耕作措施与施氮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李文倩, 张海军, 韩明明, 牟群, 吕连杰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4): 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37  
    摘要 + 127 )   HTML 7 )    PDF ( 2482KB )( 62 )   

    为探讨黄淮海地区不同秸秆处理、耕作方式和施氮量相结合的高产高效生产技术,于2018—2020年设置2年大田定位试验。试验采用裂-裂区设计,主区为秸秆处理,分别为秸秆不还田(S0)和秸秆全量还田(S1);裂区为耕作方式,分别为旋耕(R)、深耕(P)和深松(B);裂裂区为施氮量,分别为135 kg/hm2(N135)、180 kg/hm2(N180)、225 kg/hm2(N225)、270 kg/hm2(N270)。结果表明,与S0相比,S1开花期、成熟期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提高0.6%~17.5%、1.1%~17%和1.1%~18.5%,随施氮量的降低,小麦全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降低2.8%~22.2%。相较于常规S1+R+N225模式,S1+B+N180模式开花期、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0.3%、7.2%,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干物质转运量对籽粒贡献率分别增加45.9%、35.6%和27.2%,因此籽粒产量提高10.1%。从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后者小麦单位面积穗数较前者显著提高10.8%,通径分析进一步证明S1+B+N180模式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因此,与本试验相近环境条件下,在秸秆还田基础上配合深松和氮肥适量减施是实现冬小麦高产高效生产的可行技术。

    喷洒叶面肥对春小麦黑胚、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孔德真, 桑伟, 徐红军, 韩新年, 聂迎彬, 田笑明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3): 14-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948  
    摘要 + 92 )   HTML 4 )    PDF ( 1120KB )( 24 )   

    为强筋春小麦‘新春38号’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新春38号’在灌浆不同时期喷施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对籽粒黑胚病、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混合喷施磷酸二氢钾和芸苔素内酯小麦产量较对照增产27.9%,千粒重显著提高,不育小穗数减小,黑胚率由原来21%降低到16.8%;一次混合喷施叶面肥后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分别较对照增加1%、0.7%和4.54%,单一喷施磷酸二氢钾时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较对照增大0.6 min和0.7 min,面团拉伸曲线和拉伸面积增大22 cm2和91 BU,单一喷施芸苔素内酯对其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小麦灌浆早期混合喷施叶面肥能有效改善春小麦‘新春38号’黑胚的发生,可提高产量和品质。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赵凯, 黄玲, 冯维营, 邵敏敏, 王福玉, 陈贵菊, 张玉丹, 杨本洲, 孙雷明, 闫璐, 王霖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2): 1-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083  
    摘要 + 172 )   HTML 9 )    PDF ( 1258KB )( 128 )   

    为解决鲁西南地区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产量的实际问题。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以播期为主区,播量为副区,2018—2019年播期设10月18日(S1)、10月23日(S2)、10月28日(S3)3个水平;播量设2.70×106株/hm2(D1)、3.75×106株/hm2(D2) 2个水平;2019—2020播期设10月22日(S4)、10月27(S5)、11月1日(S6)、11月6日(S7)、11月11日(S8)5个水平;播量设2.25×106株/hm2(D3)、3.375×106株/hm2(D4)、4.50×106株/hm2(D5)3个水平,研究播期、播量对小麦冬前分蘖、叶龄、春季分蘖、叶龄、株高、穗长及产量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播量,随播期推迟,小麦的冬前叶龄、冬前分蘖,春季叶龄及次生根条数逐渐减少,春季分蘖逐渐增加;同一播期,随播量的增加,冬前叶龄、冬前分蘖,春季叶龄及次生根条数、春季分蘖均在减少。播期、播量显著影响了小麦株高、穗长、有效穗数、穗粒数、产量。播期对基部第二节间影响显著,播量对千粒重影响极显著。两者互作对有效穗数和产量影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鲁西南地区‘山农28’适期晚播时间为10月18日—22日,播量为3.75×106株/hm2为宜,播期在11月左右,播量在4.50×106株/hm2以上,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田间防效
    陈宏州, 王兵兵, 张新建, 杨红福, 徐超, 缪康, 张建华, 朱凤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30): 132-137.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93  
    摘要 + 80 )   HTML 3 )    PDF ( 1240KB )( 26 )   

    为探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混剂对小麦赤霉病菌的联合毒力及对赤霉病、小麦籽粒DON毒素和白粉病的田间防效,开发防治赤霉病的新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检测了苯醚菌酯、戊唑醇及其11种配比混剂对赤霉病菌的毒力,并进行了最佳配比制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菌酯与戊唑醇配比为1:9时增效系数为2.0804,增效作用最显著。田间药效试验中,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 450 g/hm2对赤霉病病指防效和DON防效分别为92.86%和89.49%,2次药后21 d对白粉病病指防效为85.84%,均高于常规药剂多菌灵和戊唑醇,并且对小麦生长安全。37%苯醚菌酯∙戊唑醇SC对赤霉病和籽粒DON毒素防效优良,同时对白粉病兼治效果良好,可开发为赤霉病防治药剂。

    基于HJ卫星的冬小麦白粉病监测研究
    庄东英, 殷敏, 耿安红, 李卫国, 崔必波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8): 137-14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738  
    摘要 + 79 )   HTML 1 )    PDF ( 1622KB )( 18 )   

    对不同区域处在开花期的冬小麦进行白粉病病情指数(DI)调查,并同步进行冠层光谱测定及田间取样。选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和空气温度3个对小麦生长起重要作用的因子,分别将这些因子与DI进行统计分析,建立小麦白粉病预测模型和专题图制作。结果表明,3个因子与DI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片叶绿素、叶片含水量和D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6和0.633。叶片叶面积指数(LAI)和温度与D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372和0.561。可以通过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温度和LAI(用NDVI转换)的变化了解白粉病病情指数变化,研究证明遥感监测病情指数是可行的,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反演小麦的白粉病病情指数。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遥感监测白粉病病情指数的专题图。

    不同氮肥水平下大麦氮磷分配策略及利用效率分析
    吴玥莹, 苏云雯, 陈春艳, 郭辉, 车凤怡, 胡小康, 王弢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 (27): 9-1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870  
    摘要 + 90 )   HTML 5 )    PDF ( 1280KB )( 38 )   

    为探究洱海流域不同氮肥水平下大麦氮磷吸收及利用策略,为洱海流域的作物养分高效利用及农业可持续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5个氮肥梯度,选用‘云大麦2号’和‘S4’2个当地使用的大麦品种,分析了大麦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氮磷利用和变化情况,以及大麦的产量构成。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增加,大麦成熟期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均得到改善,其中籽粒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籽粒数的增加,千粒重变化不显著。不同氮肥施加对大麦花期和成熟期各器官中磷含量的影响较小,而茎、叶氮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花期到成熟期,茎、叶中的氮、磷积累量出现显著下降,而穗中氮、磷的积累量则出现显著增加。施氮量的增加可以改善大麦的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构成,尽管大麦花期到成熟期,茎、叶中氮磷减少量没有伴随氮施加水平发生显著改变,但穗中的氮磷积累量从花期到成熟期呈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