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得相关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2] 黄广宇,蔡运龙.福建省耕地资源态势与粮食安全对策.资源科学,2002,24(1):45-50. [3] 谭术魁,彭补拙.我国粮食供给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世界地理研究,2002,11(4):12-17. [4] 黄雪琴,刘秀华.重庆市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36-37. [5] 沈方,李子田,郝瑞斌.唐山市耕地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用对策分析,2006,(7):22-24. [6] 沈德福,吕成文.合肥市耕地和粮食可持续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22(5):50-53. [7] 余振国,胡小平.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3):45-49. [8] 刘彦随,吴传钧.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70-275. [9] 刘彦随,陈百明.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地理研究,2002,21(3):324-330. [10] 谢培秀.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软科学,2000,(2):12-17. [11] 姚慧敏,张凤荣,鞠正山.黄淮海平原区耕地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农村经济,2004,(10):31-33. [12] 张迪,张凤荣,安萍莉,等.现阶段我国后备耕地资源经济供给能力分析.资源科学,2004,26(5):46-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