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学通报 ›› 2023, Vol. 39 ›› Issue (21): 48-56.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2-0684
        
               		张健朗1(
), 罗连荷1, 毛健辉1, 霍春宇1, 王正木1, 陈祖静1,2(
)
                  
        
        
        
        
    
收稿日期:2022-08-09
									
				
											修回日期:2022-11-13
									
				
									
				
											出版日期:2023-07-25
									
				
											发布日期:2023-07-24
									
			通讯作者:
					陈祖静,女,1985年出生,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与病原菌互作及森林培育。通信地址: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E-mail:作者简介:张健朗,男,1999年出生,广东广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林业土壤微生物研究。通信地址:510642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E-mail:1539967877@qq.com。
基金资助:
        
               		ZHANG  Jianlang1(
), LUO  Lianhe1, MAO  Jianhui1, HUO  Chunyu1, WANG  Zhengmu1, CHEN  Zujing1,2(
)
			  
			
			
			
                
        
    
Received:2022-08-09
									
				
											Revised:2022-11-13
									
				
									
				
											Online:2023-07-25
									
				
											Published:2023-07-24
									
			摘要:
为了解林木土壤微生物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研究前沿态势,基于Citespace对WOS核心数据库分析1990—2022年林木土壤微生物相关研究的发展、研究热点和相关内容。结果显示:林木微生物研究从1990年起一直由美国领跑,2018年后逐渐被中国赶超,其中以中国科学院作为世界发文数最多的机构,篇均被引频次为22.45。关键词分析发现,林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与氮素相关,热度从1990年一直持续至2007年,同时在1992年后关于针叶林的研究突发,并随时间的推移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遗传学的进步,在2013年后研究逐渐开始与软件分析和计算机预测挂钩,深层次解剖微生物群落的形态特征、多样性和功能,研究结果更精确和有说服力。在共被引分析中排前五分别为外生菌根真菌、土壤呼吸、细菌群落、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中国黄土高原,说明这些方向对林地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尤为重要,其中黄土高原作为中国的典型地区,其相关研究可能是未来中国热点关注的对象,本文仅对林木土壤微生物方向作粗略的概括和分析。
张健朗, 罗连荷, 毛健辉, 霍春宇, 王正木, 陈祖静. 林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趋势和脉络——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21): 48-56.
ZHANG Jianlang, LUO Lianhe, MAO Jianhui, HUO Chunyu, WANG Zhengmu, CHEN Zujing. Research Trend and Vein of Forest Soil Microorganisms:Visual Analysis Based on Citespa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23, 39(21): 48-56.
| 排名 | 发文量/篇 | 中心性 | 国家 | 
|---|---|---|---|
| 1 | 13222 | 0.06 | 美国 | 
| 2 | 7945 | 0.02 | 中国 | 
| 3 | 4190 | 0.08 | 德国 | 
| 4 | 3011 | 0.01 | 加拿大 | 
| 5 | 2904 | 0.01 | 巴西 | 
| 6 | 2695 | 0.04 | 澳大利亚 | 
| 7 | 2488 | 0.14 | 法国 | 
| 8 | 2302 | 0.04 | 西班牙 | 
| 9 | 2039 | 0.07 | 英国 | 
| 10 | 1759 | 0.06 | 日本 | 
| 排名 | 发文量/篇 | 中心性 | 国家 | 
|---|---|---|---|
| 1 | 13222 | 0.06 | 美国 | 
| 2 | 7945 | 0.02 | 中国 | 
| 3 | 4190 | 0.08 | 德国 | 
| 4 | 3011 | 0.01 | 加拿大 | 
| 5 | 2904 | 0.01 | 巴西 | 
| 6 | 2695 | 0.04 | 澳大利亚 | 
| 7 | 2488 | 0.14 | 法国 | 
| 8 | 2302 | 0.04 | 西班牙 | 
| 9 | 2039 | 0.07 | 英国 | 
| 10 | 1759 | 0.06 | 日本 | 
| 机构 | WOS中篇均被引频次 | 发文量/篇 | 首发年份 | 中心性 | 所属国家 | 
|---|---|---|---|---|---|
| 中国科学院 | 22.45 | 3132 | 1999 | 0.05 | 中国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6.25 | 1011 | 2013 | 0.00 | 中国 | 
| 瑞典农业大学 | 55.21 | 833 | 1990 | 0.04 | 瑞典 | 
| 美国林业局 | 39.24 | 811 | 1997 | 0.02 | 美国 | 
| 俄罗斯科学院 | 15.98 | 762 | 1998 | 0.01 | 俄罗斯 | 
| 哥廷根大学 | 36.86 | 574 | 1998 | 0.03 | 德国 | 
|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 | 34.95 | 568 | 1991 | 0.03 | 西班牙 | 
| 佛罗里达大学 | 40.29 | 531 | 1997 | 0.01 | 美国 | 
| 赫尔辛基大学 | 40.64 | 528 | 1998 | 0.02 | 芬兰 | 
|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56.42 | 474 | 1991 | 0.06 | 法国 | 
| 机构 | WOS中篇均被引频次 | 发文量/篇 | 首发年份 | 中心性 | 所属国家 | 
|---|---|---|---|---|---|
| 中国科学院 | 22.45 | 3132 | 1999 | 0.05 | 中国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6.25 | 1011 | 2013 | 0.00 | 中国 | 
| 瑞典农业大学 | 55.21 | 833 | 1990 | 0.04 | 瑞典 | 
| 美国林业局 | 39.24 | 811 | 1997 | 0.02 | 美国 | 
| 俄罗斯科学院 | 15.98 | 762 | 1998 | 0.01 | 俄罗斯 | 
| 哥廷根大学 | 36.86 | 574 | 1998 | 0.03 | 德国 | 
| 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 | 34.95 | 568 | 1991 | 0.03 | 西班牙 | 
| 佛罗里达大学 | 40.29 | 531 | 1997 | 0.01 | 美国 | 
| 赫尔辛基大学 | 40.64 | 528 | 1998 | 0.02 | 芬兰 | 
| 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56.42 | 474 | 1991 | 0.06 | 法国 | 
| 机构 | 发文量/篇 | 首发年份 | 中心性 | 
|---|---|---|---|
| 中国科学院 | 3132 | 1999 | 0.05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11 | 2012 | 0.00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06 | 2013 | 0.00 |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406 | 2005 | 0.00 | 
| 北京林业大学 | 286 | 2009 | 0.00 | 
| 南京林业大学 | 279 | 2010 | 0.00 | 
| 东北林业大学 | 205 | 2014 | 0.00 | 
| 浙江大学 | 188 | 2003 | 0.01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83 | 2012 | 0.01 | 
| 南京农业大学 | 180 | 2004 | 0.00 | 
| 机构 | 发文量/篇 | 首发年份 | 中心性 | 
|---|---|---|---|
| 中国科学院 | 3132 | 1999 | 0.05 |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1011 | 2012 | 0.00 |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406 | 2013 | 0.00 |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406 | 2005 | 0.00 | 
| 北京林业大学 | 286 | 2009 | 0.00 | 
| 南京林业大学 | 279 | 2010 | 0.00 | 
| 东北林业大学 | 205 | 2014 | 0.00 | 
| 浙江大学 | 188 | 2003 | 0.01 | 
| 中国农业科学院 | 183 | 2012 | 0.01 | 
| 南京农业大学 | 180 | 2004 | 0.00 | 
| 开始 年份  |  结束 年份  |  持续时间/ 年  |  突发 强度  |  关键词 | 1990—2022 | 
|---|---|---|---|---|---|
| 1990 | 2003 | 13 | 91.98 | forest soil | ▃▃▃▃▃▃▃▃▃▃▃▃▃▃▂▂▂▂▂▂▂▂▂▂▂▂▂▂▂▂▂▂▂ | 
| 1990 | 2006 | 16 | 88.28 | seedling | ▃▃▃▃▃▃▃▃▃▃▃▃▃▃▃▃▃▂▂▂▂▂▂▂▂▂▂▂▂▂▂▂▂ | 
| 1990 | 2008 | 18 | 87.8 | population | ▃▃▃▃▃▃▃▃▃▃▃▃▃▃▃▃▃▃▃▂▂▂▂▂▂▂▂▂▂▂▂▂▂ | 
| 1990 | 2005 | 15 | 82.13 | fungi | ▃▃▃▃▃▃▃▃▃▃▃▃▃▃▃▃▂▂▂▂▂▂▂▂▂▂▂▂▂▂▂▂▂ | 
| 1990 | 2007 | 17 | 74.28 | nitrification | ▃▃▃▃▃▃▃▃▃▃▃▃▃▃▃▃▃▃▂▂▂▂▂▂▂▂▂▂▂▂▂▂▂ | 
| 1990 | 2006 | 16 | 73.57 | infection | ▃▃▃▃▃▃▃▃▃▃▃▃▃▃▃▃▃▂▂▂▂▂▂▂▂▂▂▂▂▂▂▂▂ | 
| 1990 | 1998 | 8 | 61.38 | growth | ▃▃▃▃▃▃▃▃▃▂▂▂▂▂▂▂▂▂▂▂▂▂▂▂▂▂▂▂▂▂▂▂▂ | 
| 1990 | 1996 | 6 | 51.32 | soil | ▃▃▃▃▃▃▃▂▂▂▂▂▂▂▂▂▂▂▂▂▂▂▂▂▂▂▂▂▂▂▂▂▂ | 
| 1991 | 2005 | 14 | 52.49 | nitrate | ▂▃▃▃▃▃▃▃▃▃▃▃▃▃▃▃▂▂▂▂▂▂▂▂▂▂▂▂▂▂▂▂▂ | 
| 1991 | 2000 | 9 | 48.11 | ecosystem | ▂▃▃▃▃▃▃▃▃▃▃▂▂▂▂▂▂▂▂▂▂▂▂▂▂▂▂▂▂▂▂▂▂ | 
| 1991 | 2004 | 13 | 35.36 | succession | ▂▃▃▃▃▃▃▃▃▃▃▃▃▃▃▂▂▂▂▂▂▂▂▂▂▂▂▂▂▂▂▂▂ | 
| 1991 | 2007 | 16 | 33.83 | pine | ▂▃▃▃▃▃▃▃▃▃▃▃▃▃▃▃▃▃▂▂▂▂▂▂▂▂▂▂▂▂▂▂▂ | 
| 1991 | 2003 | 12 | 33.73 | ammonium | ▂▃▃▃▃▃▃▃▃▃▃▃▃▃▂▂▂▂▂▂▂▂▂▂▂▂▂▂▂▂▂▂▂ | 
| 1992 | 2007 | 15 | 71.43 |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 ▂▂▃▃▃▃▃▃▃▃▃▃▃▃▃▃▃▃▂▂▂▂▂▂▂▂▂▂▂▂▂▂▂ | 
| 1992 | 2001 | 9 | 53.07 | litter | ▂▂▃▃▃▃▃▃▃▃▃▃▂▂▂▂▂▂▂▂▂▂▂▂▂▂▂▂▂▂▂▂▂ | 
| 1992 | 2006 | 14 | 50.51 | douglas fir | ▂▂▃▃▃▃▃▃▃▃▃▃▃▃▃▃▃▂▂▂▂▂▂▂▂▂▂▂▂▂▂▂▂ | 
| 1992 | 2010 | 18 | 50.07 | coniferous forest | ▂▂▃▃▃▃▃▃▃▃▃▃▃▃▃▃▃▃▃▃▃▂▂▂▂▂▂▂▂▂▂▂▂ | 
| 1993 | 2008 | 15 | 36.61 | consumption | ▂▂▂▃▃▃▃▃▃▃▃▃▃▃▃▃▃▃▃▂▂▂▂▂▂▂▂▂▂▂▂▂▂ | 
| 2001 | 2015 | 14 | 35.12 |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 | ▂▂▂▂▂▂▂▂▂▂▂▃▃▃▃▃▃▃▃▃▃▃▃▃▃▃▂▂▂▂▂▂▂ | 
| 2013 | 2018 | 5 | 38.34 | deoxyribonucleic acid | ▂▂▂▂▂▂▂▂▂▂▂▂▂▂▂▂▂▂▂▂▂▂▂▃▃▃▃▃▃▂▂▂▂ | 
| 2015 | 2022 | 7 | 35.66 | ecosystem service | ▂▂▂▂▂▂▂▂▂▂▂▂▂▂▂▂▂▂▂▂▂▂▂▂▂▃▃▃▃▃▃▃▃ | 
| 2018 | 2022 | 4 | 56.49 | loess plateau | ▂▂▂▂▂▂▂▂▂▂▂▂▂▂▂▂▂▂▂▂▂▂▂▂▂▂▂▂▃▃▃▃▃ | 
| 2018 | 2022 | 4 | 37.59 | random forest | ▂▂▂▂▂▂▂▂▂▂▂▂▂▂▂▂▂▂▂▂▂▂▂▂▂▂▂▂▃▃▃▃▃ | 
| 2019 | 2022 | 3 | 37.6 | machine learning | ▂▂▂▂▂▂▂▂▂▂▂▂▂▂▂▂▂▂▂▂▂▂▂▂▂▂▂▂▂▃▃▃▃ | 
| 2019 | 2022 | 3 | 36.21 | bacterial community | ▂▂▂▂▂▂▂▂▂▂▂▂▂▂▂▂▂▂▂▂▂▂▂▂▂▂▂▂▂▃▃▃▃ | 
| 开始 年份  |  结束 年份  |  持续时间/ 年  |  突发 强度  |  关键词 | 1990—2022 | 
|---|---|---|---|---|---|
| 1990 | 2003 | 13 | 91.98 | forest soil | ▃▃▃▃▃▃▃▃▃▃▃▃▃▃▂▂▂▂▂▂▂▂▂▂▂▂▂▂▂▂▂▂▂ | 
| 1990 | 2006 | 16 | 88.28 | seedling | ▃▃▃▃▃▃▃▃▃▃▃▃▃▃▃▃▃▂▂▂▂▂▂▂▂▂▂▂▂▂▂▂▂ | 
| 1990 | 2008 | 18 | 87.8 | population | ▃▃▃▃▃▃▃▃▃▃▃▃▃▃▃▃▃▃▃▂▂▂▂▂▂▂▂▂▂▂▂▂▂ | 
| 1990 | 2005 | 15 | 82.13 | fungi | ▃▃▃▃▃▃▃▃▃▃▃▃▃▃▃▃▂▂▂▂▂▂▂▂▂▂▂▂▂▂▂▂▂ | 
| 1990 | 2007 | 17 | 74.28 | nitrification | ▃▃▃▃▃▃▃▃▃▃▃▃▃▃▃▃▃▃▂▂▂▂▂▂▂▂▂▂▂▂▂▂▂ | 
| 1990 | 2006 | 16 | 73.57 | infection | ▃▃▃▃▃▃▃▃▃▃▃▃▃▃▃▃▃▂▂▂▂▂▂▂▂▂▂▂▂▂▂▂▂ | 
| 1990 | 1998 | 8 | 61.38 | growth | ▃▃▃▃▃▃▃▃▃▂▂▂▂▂▂▂▂▂▂▂▂▂▂▂▂▂▂▂▂▂▂▂▂ | 
| 1990 | 1996 | 6 | 51.32 | soil | ▃▃▃▃▃▃▃▂▂▂▂▂▂▂▂▂▂▂▂▂▂▂▂▂▂▂▂▂▂▂▂▂▂ | 
| 1991 | 2005 | 14 | 52.49 | nitrate | ▂▃▃▃▃▃▃▃▃▃▃▃▃▃▃▃▂▂▂▂▂▂▂▂▂▂▂▂▂▂▂▂▂ | 
| 1991 | 2000 | 9 | 48.11 | ecosystem | ▂▃▃▃▃▃▃▃▃▃▃▂▂▂▂▂▂▂▂▂▂▂▂▂▂▂▂▂▂▂▂▂▂ | 
| 1991 | 2004 | 13 | 35.36 | succession | ▂▃▃▃▃▃▃▃▃▃▃▃▃▃▃▂▂▂▂▂▂▂▂▂▂▂▂▂▂▂▂▂▂ | 
| 1991 | 2007 | 16 | 33.83 | pine | ▂▃▃▃▃▃▃▃▃▃▃▃▃▃▃▃▃▃▂▂▂▂▂▂▂▂▂▂▂▂▂▂▂ | 
| 1991 | 2003 | 12 | 33.73 | ammonium | ▂▃▃▃▃▃▃▃▃▃▃▃▃▃▂▂▂▂▂▂▂▂▂▂▂▂▂▂▂▂▂▂▂ | 
| 1992 | 2007 | 15 | 71.43 |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 ▂▂▃▃▃▃▃▃▃▃▃▃▃▃▃▃▃▃▂▂▂▂▂▂▂▂▂▂▂▂▂▂▂ | 
| 1992 | 2001 | 9 | 53.07 | litter | ▂▂▃▃▃▃▃▃▃▃▃▃▂▂▂▂▂▂▂▂▂▂▂▂▂▂▂▂▂▂▂▂▂ | 
| 1992 | 2006 | 14 | 50.51 | douglas fir | ▂▂▃▃▃▃▃▃▃▃▃▃▃▃▃▃▃▂▂▂▂▂▂▂▂▂▂▂▂▂▂▂▂ | 
| 1992 | 2010 | 18 | 50.07 | coniferous forest | ▂▂▃▃▃▃▃▃▃▃▃▃▃▃▃▃▃▃▃▃▃▂▂▂▂▂▂▂▂▂▂▂▂ | 
| 1993 | 2008 | 15 | 36.61 | consumption | ▂▂▂▃▃▃▃▃▃▃▃▃▃▃▃▃▃▃▃▂▂▂▂▂▂▂▂▂▂▂▂▂▂ | 
| 2001 | 2015 | 14 | 35.12 |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 | ▂▂▂▂▂▂▂▂▂▂▂▃▃▃▃▃▃▃▃▃▃▃▃▃▃▃▂▂▂▂▂▂▂ | 
| 2013 | 2018 | 5 | 38.34 | deoxyribonucleic acid | ▂▂▂▂▂▂▂▂▂▂▂▂▂▂▂▂▂▂▂▂▂▂▂▃▃▃▃▃▃▂▂▂▂ | 
| 2015 | 2022 | 7 | 35.66 | ecosystem service | ▂▂▂▂▂▂▂▂▂▂▂▂▂▂▂▂▂▂▂▂▂▂▂▂▂▃▃▃▃▃▃▃▃ | 
| 2018 | 2022 | 4 | 56.49 | loess plateau | ▂▂▂▂▂▂▂▂▂▂▂▂▂▂▂▂▂▂▂▂▂▂▂▂▂▂▂▂▃▃▃▃▃ | 
| 2018 | 2022 | 4 | 37.59 | random forest | ▂▂▂▂▂▂▂▂▂▂▂▂▂▂▂▂▂▂▂▂▂▂▂▂▂▂▂▂▃▃▃▃▃ | 
| 2019 | 2022 | 3 | 37.6 | machine learning | ▂▂▂▂▂▂▂▂▂▂▂▂▂▂▂▂▂▂▂▂▂▂▂▂▂▂▂▂▂▃▃▃▃ | 
| 2019 | 2022 | 3 | 36.21 | bacterial community | ▂▂▂▂▂▂▂▂▂▂▂▂▂▂▂▂▂▂▂▂▂▂▂▂▂▂▂▂▂▃▃▃▃ | 
| 序号 | 共引文献 | 出版年份 | 突发强度 | 开始年份 | 结束年份 | 持续年 | 
|---|---|---|---|---|---|---|
| 1 | SMITH S, 1997, MYCORRHIZAL SYMBIOSI, V2nd, P0 | 1997 | 80.36 | 1998 | 2002 | 5 | 
| 2 | R C, 2019, R LANG ENV STAT COMP, V0, P0 | 2019 | 73.13 | 2019 | 2022 | 4 | 
| 3 | SMITH S, 2008, MYCORRHIZAL SYMBIOSI, V0, P0 | 2008 | 51.09 | 2009 | 2013 | 5 | 
| 4 | TAMURA K, 2007, MOL BIOL EVOL, V24, P1596 | 2007 | 44.48 | 2009 | 2012 | 4 | 
| 5 | TAMURA K, 2011, MOL BIOL EVOL, V28, P2731 | 2011 | 36.98 | 2013 | 2016 | 4 | 
| 6 | KUMAR S, 2016, MOL BIOL EVOL, V33, P1870, | 2016 | 35.3 | 2017 | 2022 | 6 | 
| 7 | OKSANEN J, 2020, VEGAN: COMMUNITY ECOLOGY PACKAGE. R PACKAGE VERSION 2.5-7, V0, P0 | 2020 | 31.94 | 2020 | 2022 | 3 | 
| 8 | HOGBERG P, 2001, NATURE, V411, P789, | 2001 | 30.9 | 2002 | 2006 | 5 | 
| 9 | TAMURA K, 2013, MOL BIOL EVOL, V30, P2725 | 2013 | 30.62 | 2015 | 2018 | 4 | 
| 10 | ANDERSON T, 1993, SOIL BIOL BIOCHEM, V25, P393, | 1993 | 30.01 | 1994 | 1998 | 5 | 
| 序号 | 共引文献 | 出版年份 | 突发强度 | 开始年份 | 结束年份 | 持续年 | 
|---|---|---|---|---|---|---|
| 1 | SMITH S, 1997, MYCORRHIZAL SYMBIOSI, V2nd, P0 | 1997 | 80.36 | 1998 | 2002 | 5 | 
| 2 | R C, 2019, R LANG ENV STAT COMP, V0, P0 | 2019 | 73.13 | 2019 | 2022 | 4 | 
| 3 | SMITH S, 2008, MYCORRHIZAL SYMBIOSI, V0, P0 | 2008 | 51.09 | 2009 | 2013 | 5 | 
| 4 | TAMURA K, 2007, MOL BIOL EVOL, V24, P1596 | 2007 | 44.48 | 2009 | 2012 | 4 | 
| 5 | TAMURA K, 2011, MOL BIOL EVOL, V28, P2731 | 2011 | 36.98 | 2013 | 2016 | 4 | 
| 6 | KUMAR S, 2016, MOL BIOL EVOL, V33, P1870, | 2016 | 35.3 | 2017 | 2022 | 6 | 
| 7 | OKSANEN J, 2020, VEGAN: COMMUNITY ECOLOGY PACKAGE. R PACKAGE VERSION 2.5-7, V0, P0 | 2020 | 31.94 | 2020 | 2022 | 3 | 
| 8 | HOGBERG P, 2001, NATURE, V411, P789, | 2001 | 30.9 | 2002 | 2006 | 5 | 
| 9 | TAMURA K, 2013, MOL BIOL EVOL, V30, P2725 | 2013 | 30.62 | 2015 | 2018 | 4 | 
| 10 | ANDERSON T, 1993, SOIL BIOL BIOCHEM, V25, P393, | 1993 | 30.01 | 1994 | 1998 | 5 | 
| 聚类标号 | 聚类大小 | 轮廓值 | 主要年份 | 主要主题 | 聚类标签 | 
|---|---|---|---|---|---|
| 0 | 63 | 0.92 | 2020 | 微生物群落;真菌群落;土壤性质;北方森林|土壤呼吸; 凋落物分解;古细菌群落;有机物稳定;酶活性  |  中国黄土高原 | 
| 1 | 81 | 0.845 | 2012 | 氮气添加;森林土壤;有机物;树木多样性; 土壤呼吸|微生物群落结构;温带森林  |  细菌群落 | 
| 2 | 86 | 0.828 | 2008 | 土壤呼吸;有机物;微生物群落;微生物活性;氮循环|冻土; 群落结构;异养土壤呼吸;凋落物质量;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  土壤呼吸 | 
| 3 | 62 | 0.967 | 1992 | 微生物生物量;森林土壤;氮矿化;微生物活性|有机物组成; 干燥热带森林;大气CO2;凋落物质量  |  微生物量 | 
| 4 | 75 | 0.883 | 1998 | CO2浓度升高;微生物生物量;森林土壤;细菌群落; 微生物群落|云桦混交林;空间变异;氮沉积;空间格局  |  二氧化碳浓度提升 | 
| 5 | 99 | 0.841 | 2002 | 森林土壤;外生菌根群落结构;自然丰度|樟子松; 抗性繁殖体;氮肥;栎林地;空间结构  |  外生菌根真菌 | 
| 6 | 60 | 0.863 | 2016 | 真菌群落;森林土壤;外生菌根真菌;氮沉积;微生物群落|丛枝菌根真菌群落; 中国西南部;海拔梯度;土壤pH;酶活性  |  植物-土壤反馈 | 
| 7 | 45 | 0.92 | 2009 | 外生菌根真菌;菌根网络;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群落|澳大利亚硬叶林; 相同基因型;澳洲茶;类群菌根形成菌  |  菌根网络 | 
| 8 | 56 | 0.97 | 1996 | 甲烷氧化;森林土壤;甲烷消耗量;大气甲烷;土壤甲烷消耗|嗜酸产甲烷菌 甲基嗜酸菌b2;新型pmoA谱系;大气CH4消耗;湿度控制;二氧化碳产量  |  甲烷氧化 | 
| 9 | 49 | 0.924 | 2003 | 土壤呼吸;CO2浓度升高;有机碳;土壤CO2外流;森林土壤|落叶林地面;热带森林;大气CO2富集;完整的林下植被 | 生态系统呼吸 | 
| 聚类标号 | 聚类大小 | 轮廓值 | 主要年份 | 主要主题 | 聚类标签 | 
|---|---|---|---|---|---|
| 0 | 63 | 0.92 | 2020 | 微生物群落;真菌群落;土壤性质;北方森林|土壤呼吸; 凋落物分解;古细菌群落;有机物稳定;酶活性  |  中国黄土高原 | 
| 1 | 81 | 0.845 | 2012 | 氮气添加;森林土壤;有机物;树木多样性; 土壤呼吸|微生物群落结构;温带森林  |  细菌群落 | 
| 2 | 86 | 0.828 | 2008 | 土壤呼吸;有机物;微生物群落;微生物活性;氮循环|冻土; 群落结构;异养土壤呼吸;凋落物质量;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  土壤呼吸 | 
| 3 | 62 | 0.967 | 1992 | 微生物生物量;森林土壤;氮矿化;微生物活性|有机物组成; 干燥热带森林;大气CO2;凋落物质量  |  微生物量 | 
| 4 | 75 | 0.883 | 1998 | CO2浓度升高;微生物生物量;森林土壤;细菌群落; 微生物群落|云桦混交林;空间变异;氮沉积;空间格局  |  二氧化碳浓度提升 | 
| 5 | 99 | 0.841 | 2002 | 森林土壤;外生菌根群落结构;自然丰度|樟子松; 抗性繁殖体;氮肥;栎林地;空间结构  |  外生菌根真菌 | 
| 6 | 60 | 0.863 | 2016 | 真菌群落;森林土壤;外生菌根真菌;氮沉积;微生物群落|丛枝菌根真菌群落; 中国西南部;海拔梯度;土壤pH;酶活性  |  植物-土壤反馈 | 
| 7 | 45 | 0.92 | 2009 | 外生菌根真菌;菌根网络;丛枝菌根真菌;外生菌根群落|澳大利亚硬叶林; 相同基因型;澳洲茶;类群菌根形成菌  |  菌根网络 | 
| 8 | 56 | 0.97 | 1996 | 甲烷氧化;森林土壤;甲烷消耗量;大气甲烷;土壤甲烷消耗|嗜酸产甲烷菌 甲基嗜酸菌b2;新型pmoA谱系;大气CH4消耗;湿度控制;二氧化碳产量  |  甲烷氧化 | 
| 9 | 49 | 0.924 | 2003 | 土壤呼吸;CO2浓度升高;有机碳;土壤CO2外流;森林土壤|落叶林地面;热带森林;大气CO2富集;完整的林下植被 | 生态系统呼吸 | 
| [1] |  
											  何越, 李春涛, 俞元春, 等. 亚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群落功能特征的城乡梯度变化[J]. 应用生态学报, 2021, 32(1):93-102.  
											 												doi: 10.13287/j.1001-9332.202101.034  | 
										
| [2] |  
											  管冠, 郭, 李倩磊, 等. 生草栽培对纽荷尔脐橙根系生长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49(17):220-225. 
											 											 | 
										
| [3] |  
											  王继龙. 水分胁迫对不同基因型苎麻农艺性状、根系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D]. 长沙: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 [4] |  
											  江世明. 根系微生物促进东南景天在Cd污染土壤中的生长机制及其应用途径[D]. 广州: 广州大学, 2021. 
											 											 | 
										
| [5] |  
											  杨海君, 肖启明, 刘安元.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作用研究进展[J].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4):21-26,31. 
											 											 | 
										
| [6] |  
											  周恒. 不同海拔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特征及其适应机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19,2019.000033. 
											 											 | 
										
| [7] |  
											  胡靓达, 李远发, 周海菊, 等. 细叶云南松混交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性及与林分结构关系的研究[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2, 37(3):16-23,44. 
											 											 | 
										
| [8] |  
											  | 
										
| [9] |  
											  doi: 10.1007/BF00346668 URL  | 
										
| [10] |  
											  doi: 10.1038/ismej.2011.95 pmid: 21776033  | 
										
| [11] |  
											  doi: 10.1016/j.foreco.2004.03.018 URL  | 
										
| [12] |  
											  doi: 10.1016/j.soilbio.2011.09.003 URL  | 
										
| [13] |  
											  doi: 10.1111/jpe.2009.46.issue-3 URL  | 
										
| [14] |  
											  doi: 10.1016/j.jhydrol.2005.12.013 URL  | 
										
| [15] |  
											  | 
										
| [16] |  
											  | 
										
| [17] |  
											  | 
										
| [18] |  
											  | 
										
| [19] |  
											  doi: 10.1046/j.1469-8137.1997.00729.x URL  | 
										
| [20] |  
											  doi: 10.1890/0012-9658(2002)083[0104:BEFCCO]2.0.CO;2 URL  | 
										
| [21] |  
											  doi: 10.1016/j.catena.2010.04.002 URL  | 
										
| [22] |  
											  doi: 10.1038/s41561-018-0258-6  | 
										
| [23] |  
											  doi: 10.1073/pnas.1215210110 pmid: 23236140  | 
										
| [24]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7923 URL  | 
										
| [25] |  
											  doi: 10.1023/A:1006244819642 URL  | 
										
| [26] |  
											  doi: 10.1038/35081058 URL  | 
										
| [27] |  
											  doi: 10.1038/ngeo844  | 
										
| [28] |  
											  doi: 10.1890/06-0219 pmid: 17601131  | 
										
| [29] |  
											  doi: 10.1038/ismej.2007.53 pmid: 18043639  | 
										
| [30] |  
											  doi: 10.1016/0038-0717(93)90113-P URL  | 
										
| [31] |  
											  doi: 10.1046/j.1365-2486.1998.00128.x URL  | 
										
| [32] |  
											  doi: 10.1038/nature09273  | 
										
| [33] |  
											  doi: 10.1093/jpe/rtab095 URL  | 
										
| [34] |  
											  doi: 10.1016/j.funeco.2015.06.006 URL  | 
										
| [35] |  
											  翁晓虹, 隋心. 基于Web of Science的森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趋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10):157-1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1-0481  | 
										
| [1] | 梁展图, 全林发, 梁盛曦, 陈炳旭, 马群, 姚琼. 基于CiteSpace的鳞翅目昆虫转录组学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8): 142-148. | 
| [2] | 殷丽萍, 刘思远, 蔡成梅, 石小丽, 朱小娟, 袁国明, 汪吉东, 张辉, 徐聪, 马洪波. 嘉博文土壤调理剂对萝卜产量品质、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6): 64-71. | 
| [3] | 武明雅, 陈俊强, 马海林, 刘方春, 刘丙花, 刘幸红, 司东霞. 印度梨形孢定殖策略和促生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119-126. | 
| [4] | 郭巨先, 李桂花, 符梅, 刘县明, 罗文龙, 骆善伟, 刘玉涛. 微生物有机肥对芋头产量品质性状及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20-27. | 
| [5] | 马珮瑶, 邓志华, 向萍, 李碧青. 2000—2021年废弃物生物炭应用领域研究进展与前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61-70. | 
| [6] | 黄颖博, 罗凡, 龚雪蛟, 王迎春, 李兰英, 刘东娜, 尧渝. 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3): 88-96. | 
| [7] | 付晓宇, 魏丹, 伍一宁, 郭媛, 张荣涛. 土壤动物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8): 158-164. | 
| [8] | 张泰劼, 张纯, 郭文磊, 田兴山. 阔叶丰花草对华南丘陵果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7): 26-36. | 
| [9] | 马彪, 杨莹博, 年丽丽, 张晓宁, 刘学录. 基于文献计量的秸秆还田研究态势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 145-155. | 
| [10] | 廖金梅, 黄维, 李安生, 刘少群, 孙彬妹, 郑鹏. 氮素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6): 82-87. | 
| [11] | 叶威, 赖锦涛, 曾坚, 郭靖. 植物抗病基因研究的CiteSpace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2): 154-164. | 
| [12] | 邓莹莲, 赵长林. 基于高通量测序分析云南大理剑川羊肚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0): 79-87. | 
| [13] | 房宇, 王仕宝, 杨洁, 张慧, 何志鹏, 张娜, 吴鹏, 朱志凯. 基于中国知网的青牛胆属植物研究文献计量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0): 156-164. | 
| [14] | 陈和敏, 肖文芳, 陈和明, 吕复兵, 朱根发, 李宗艳, 李佐. 基于CiteSpace的兰花保鲜研究进展及可视化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151-164. | 
| [15] | 王绍新, 王宝宝, 李中建, 许洛, 冯健英. 中国鲜食玉米的研究脉络和趋势探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23, 39(1): 8-15. | 
| 阅读次数 | ||||||
| 
												        	全文 |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