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闫金婷, 张创新, 潘峰 , 等. 鲜食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J]. 保鲜与加工, 2005,5(4):45-46. | 
																													
																							| [2] | 徐秀兰, 吴学宏, 张国珍 , 等. 甜玉米种子携带真菌与种子活力关系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39(8):1565-1570. | 
																													
																							| [3] | 单明珠, 周余庆, 李发民 . 甜玉米籽粒含糖量性状的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34(6):111-114. | 
																													
																							| [4] | 彭泽斌, 田志国 . 我国糯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战略[J]. 玉米科学, 2004,12(3):116-118. | 
																													
																							| [5] | Ji Y, Ao Z, Han J A , et al. Waxy maize starch subpopulations with different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4,57(2):177-190. doi: 10.1016/j.carbpol.2004.04.017    
																																					URL
 | 
																													
																							| [6] | Meng Y Z, Rao M A . Rheologic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cold-water-swelling and heated cross-linked waxy maize starch dispersions prepared in apple juice and water[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5,60(3):291-300. doi: 10.1016/j.carbpol.2005.01.012    
																																					URL
 | 
																													
																							| [7] | 罗红兵, 黄璜 . 中国特用玉米研究概述[J]. 湖南农业科学, 2001,6:24-26. | 
																													
																							| [8] | 孙成学, 蔡健 . 优质食用玉米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 2003,31(4):608-611. | 
																													
																							| [9] | 沈雪芳, 王义发 . 蔬菜玉米的营养价值及产品加工[J]. 上海农业科技, 1998(2):48-49. | 
																													
																							| [10] | 董文彦, 马熙媛, 张东平 , 等. 玉米胚的营养成分及其控制体重,预防心肌病变作用研究[J]. 食品科学, 2003,24(6):132-135. | 
																													
																							| [11] | 杨若明, 李玉田 . 玉米鲜食的功效和鲜食玉米的研究开发[J]. 北京农业科学, 1997,15(5):40-42. | 
																													
																							| [12] | 王晓鸣 . 六种重要玉米病害病原名称的厘定[J]. 中国农业科学, 2018,51(18):3497-3507.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8.18.006    
																																					URL
 | 
																													
																							| [13] | 郭成, 郭满库, 魏宏玉 , 等. 玉米种质资源对丝轴团散黑粉菌的抗性筛选[J]. 植物保护学报, 2016,43(2):343-344. | 
																													
																							| [14] | 郭成, 郭满库, 徐生军 , 等. 农家种玉米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 2016,24(1):156-159,165. | 
																													
																							| [15] | 高卫东, 戴法超, 朱小阳 . 玉米种质资源对四种病害的抗性鉴定[J]. 植物保护学报, 1997,24(2):191-192. | 
																													
																							| [16] | 王晓鸣, 戴法超, 朱振东 , 等. 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抗病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33(Z1):132-140. | 
																													
																							| [17] | 郭满库, 刘永刚, 王晓鸣 . 玉米自交系及群体材料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玉米科学, 2007,15(5):30-33. | 
																													
																							| [18] | 谢志军, 郭满库, 刘永刚 , 等. 玉米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植物保护, 2008,34(6):92-95 | 
																													
																							| [19] | 王燕, 石秀清, 王建军 , 等. 玉米自交系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37(7):17-19,25. | 
																													
																							| [20] | 王建军, 杨书成, 王燕 , 等. 特用玉米品种抗丝黑穗病鉴定与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39(10):1043-1045. | 
																													
																							| [21] | 郭建国, 郭满库, 郭成 , 等. 特用玉米种质及杂交种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评价[J]. 甘肃农业科技, 2014(2):11-13. | 
																													
																							| [2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玉米抗病虫性鉴定技术规范第3部分:玉米抗丝黑穗病鉴定技术规范NY 1248.3-2006-T[S].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3. | 
																													
																							| [23] | 孙志超, 刘文国, 杨维国 , 等. 吉林省玉米丝黑穗病研究进展及抗病品种选育[J]. 玉米科学, 2007,15(2):130-132. | 
																													
																							| [24] | 邱红波, 彭忠华, 胡安龙 , 等. 玉米抗丝黑穗病基因SSR分析[J]. 徽农业科学, 2008,36(8):3139-3141. | 
																													
																							| [25] | 李莉, 邢跃先, 赵贤容 , 等.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提高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性[J]. 植物保护学报, 2012,39(4):303-3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