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农学通报》,

林学·园艺·园林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 (按年度、期号倒序)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不同类型农膜使用对温室土壤养分和辣椒产量的影响
    周天美, 陆静, 李梦琳, 翟维杰, 施林林, 陆长婴, 董林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21): 61-6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82  
    摘要 + 35 )   HTML 1 )    PDF ( 1240KB )( 10 )   

    为了研究温室大棚内不同类型农膜使用的残留状况,并分析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膜对土壤养分和辣椒产量的影响,本研究设不覆膜处理为对照(P1),覆0.01 mm黑色PE膜(P2)、0.006 mm黑色PBAT膜(P3)、0.008 mm黑色PBAT膜(P4)、0.01 mm黑色PBAT65%+PPC35%膜(P5)和0.01 mm白色PBAT65%+PPC35%膜(P6)等6个处理分析辣椒产量、农膜残留量和土壤养分。结果表明: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膜都能够增加辣椒产量,改善土壤水分条件,农膜的残留量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因农膜类型的不同存在差异。与不覆膜处理相比,所有覆膜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增加;P2、P3和P4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增加,P5和P6处理的速效磷含量降低;使用不同类型的农覆处理均能增加辣椒产量和植株鲜重,使用0.006 mm黑色PBAT膜的效果最显著;0.01 mm白色PBAT65%+PPC35%膜的残留量最大,0.01 mm黑色PE膜的降解量最多,降解率也最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农膜降解率、铵态氮和速效磷是影响辣椒产量最主要的因素。综合而言,温室大棚内使用0.006 mm黑色PBAT膜更有利于增加辣椒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是温室大棚蔬菜生产的可选材料。

    不同栽培模式下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研究
    焦金龙, 施蕊, 汪永贵, 王慧玲, 张澳, 严星茹, 王澍, 何霞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20): 46-5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62  
    摘要 + 33 )   HTML 2 )    PDF ( 2332KB )( 7 )   

    本研究旨在比较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PSM)与农田栽培人参(NPSM)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以期为提升林下栽培人参的品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采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检测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结果显示,仿野生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具有差异,在检测到的68种差异代谢物中,有17种代谢物表现出显著差异,其中14种上调,3种下调。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糖类、脂质类、有机酸类、酯类等物质。其中糖类占总显著差异代谢物的47%,是差异代谢物的主要部分;这些根际土壤差异代谢物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林下人参的品质。本研究不仅揭示了林下栽培人参和农田栽培人参根际土壤代谢物的差异,而且为提高林下栽培人参品质、探索克服林下人参栽培连作障碍的新途径以及提升林下人参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提供了科学参考。并为中国东北地区林下人参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基于叶片表型和矿质元素含量特征的油茶品种判别分析
    曹永庆, 王开良, 汪舍平, 姚小华, 陈新建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12-1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55  
    摘要 + 40 )   HTML 4 )    PDF ( 1246KB )( 2 )   

    以广泛栽培的‘长林’、‘湘林’、‘赣林’系列28个品种为对象,分析不同油茶品种的叶片表型和矿质元素含量特征,并探讨其在品种判别分析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供试28个品种的叶片表型特征和矿质元素含量变异丰富,其中叶面积的变异系数最大(18.66%),形状系数、形状因子的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1.68%、3.64%);油茶不同品种叶片中氮元素平均含量最高,其次为钙、钾和铝元素,镁、锰、硫和磷元素的含量相对较低,从变异系数来看,锰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大(123.72%),磷、钾、钙、镁元素的变异系数居中(在13.34%~17.71%之间),而氮、硫和铝元素的变异系数最小(在6.77%~9.20%之间);油茶叶片表型特征和矿质元素含量在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以叶片表型和矿质元素含量指标为变量进行品种判别分析,实现了对供试28个品种的完全判别。本研究为油茶品种鉴别分析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鄂选1号’山桐子组培无性系种苗调查分析
    顿春垚, 李双龙, 吴代坤, 李春霖, 胡钧恩, 吴家刚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19-23.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74  
    摘要 + 39 )   HTML 2 )    PDF ( 1390KB )( 3 )   

    为探究组培无性系在早期的表现特征,初步确定无性系的一致性,并且探索山桐子良种选育的早期评价方法,选择2年生的‘鄂选1号’山桐子组培无性系种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苗高、地径、分枝数、枝下高、冠幅、分枝长度与分枝角、分枝间夹角等指标进行调查分析,对其地上部分的营养器官进行表型评价。研究结果显示,2年生的‘鄂选1号’山桐子组培无性系种苗平均地径为18.40 cm,平均苗高为128.5 cm,平均枝下高为71.67 cm;分枝数均为5,随着分枝位置的升高,分枝的平均长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符合Logistic模型;分枝角度相对一致,平均为52.83°,垂直位置上相邻分枝的夹角相对稳定,平均为142.19°,水平投影上相邻分枝的夹角也比较一致,平均为72°。结果表明,‘鄂选1号’山桐子组培无性系种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国内四地赤苍藤种质表型多样性分析及评价
    马道承, 韦晟珠, 杨有兴, 易标, 庞艳萍, 莫艺莛, 王凌晖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24-3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01  
    摘要 + 35 )   HTML 5 )    PDF ( 1318KB )( 5 )   

    为筛选出枝叶生长旺盛、性状优良的赤苍藤种质类型,对云南、海南、广西及贵州10类赤苍藤种质的8个叶性状及4个枝条性状进行标记,探究各类赤苍藤种质的表型特性及其遗传多样性,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各赤苍藤种质间叶、枝条性状差异表现为枝条性状>叶性状,叶及枝条变异范围分别为3.44%~24.15%和58.33%~108.93%。但一部分叶及枝条性状种质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类种质内性状变异程度高于不同种质类型间。(2)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枝条性状与叶性状间关系较密切,多数指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但叶柄长、叶厚度与其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赤苍藤叶与枝条的生长发育关联性较强,而枝条的加长、增粗生长近乎同步进行。(3)10类赤苍藤种质经系统聚类可分为3类。其中,云南、贵州种质因地理位置接近,聚类时多分在同一小类。(4)模糊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各类种质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云南5>云南1>云南2>海南乐东>云南3>贵州荔波>云南4>贵州安龙>假赤苍藤>红芽赤苍藤。云南5表现最佳,叶大且枝条生长旺盛,适宜引种至南宁市进行栽培推广,云南1、云南2次之。假赤苍藤、红芽赤苍藤植株稀缺、叶片较少、枝条生长缓慢,仍待进一步收集并研究。

    分蘖洋葱伴生对番茄果实品质及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吴鹏辉, 孔令捷, 郎一山, 赵海蒙, 周浩楠, 姜浩楠, 吴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33-3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49  
    摘要 + 52 )   HTML 4 )    PDF ( 1213KB )( 11 )   

    为探究分蘖洋葱伴生对番茄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东农708’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式,设置单作番茄和分蘖洋葱伴生番茄2个处理。在播种后20、30、40、100 d时进行根际土壤取样。在果实成熟后对番茄的第一穗果和第二穗果的品质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蘖洋葱的伴生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含量显著高于单作番茄,番茄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单作番茄,并且第一穗果营养品质好于第二穗果,而第二穗果口感品质好于第一穗果。分蘖洋葱伴生番茄的根际土pH、EC、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含量都显著高于单作处理,而硝态氮、铵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单作处理。综上,分蘖洋葱伴生可增加土壤养分的活性,促进番茄的养分吸收,为番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基础,从而改善番茄品质。

    江苏省宿迁地区秋冬茬白芹农艺性状比较
    吴小雪, 陈晨, 王俐翔, 曾晓萍, 刘佩卓, 王雅慧, 刘燕花, 贾海锋, 束胜, 熊爱生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40-4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78  
    摘要 + 36 )   HTML 4 )    PDF ( 1400KB )( 4 )   

    为解决江苏宿迁地区芹菜生产以绿芹为主、品种相对单一的问题,以2022年秋季种植于江苏省宿迁市洋河新区的29种白芹为试验材料,开展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对其8个农艺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白芹8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90%~71.610%,其中单株质量、株高、叶柄长、叶柄厚和叶柄数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表明不同白芹品种间这5个农艺性状差异较大。相关性分析显示,除叶柄数与叶柄宽、叶柄厚呈负相关外,其余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单株质量与其余性状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前2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77.005%。通过聚类分析,可在遗传距离为7.5处将29种白芹种质资源分为3个类群。

    小果型西瓜耐贮性研究
    江姣, 董帅, 贾文红, 靳凯业, 于琪, 潘林, 李婵, 张扬, 崔广禄, 芦金生, 哈雪姣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47-5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89  
    摘要 + 35 )   HTML 4 )    PDF ( 1175KB )( 6 )   

    通过分析北京地区主要种植小果型红瓤西瓜‘L600’与‘京颖’单瓜重、果皮厚度、硬度、中心和边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随贮藏时间延长的变化,研究不同品种适宜的贮藏期。结果表明,室温26℃储存,果实口感硬脆的西瓜品种‘L600’较果实口感酥脆的西瓜品种‘京颖’耐贮藏时间可长15 d左右,达到30 d;贮藏至45 d,‘L600’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更多,但含量较‘京颖’高;整个贮藏期间,‘L600’平均维生素C含量与果皮硬度高于‘京颖’。

    干旱胁迫对6个品种大果沙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丹, 罗青红, 张萍, 卢鹏浩, 王宝庆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52-5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615  
    摘要 + 41 )   HTML 3 )    PDF ( 1432KB )( 9 )   

    对比分析不同品种大果沙枣应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对策,选育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以期为大果沙枣优良品种在干旱区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6个大果沙枣优良品种的1龄扦插苗为研究材料,通过土壤持续干旱后复水处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6个品种大果沙枣幼苗水分生理、叶绿素荧光特性差异,采用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6个品种大果沙枣叶片相对含水量(RWC)、枝条水势(PW)、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能转化效率[Y()]、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逐渐下降,复水后各项指标均逐渐回升;叶片水分饱和亏(RWD)与初始荧光(F0)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复水后减小。参试大果沙枣幼苗抗旱能力由强到弱表现为‘金莎’、‘巴楚1号’、‘雅丰’、‘策勒大黄’、‘白沙甜’、‘麦盖提3号’。在气温较高且大果沙枣幼苗生长旺盛的7—8月,各品种灌溉周期建议为‘麦盖提3号’与‘白沙甜’15 d,‘巴楚1号’、‘雅丰’和‘策勒大黄’20 d,‘金莎’25 d。

    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比较
    崔同霞, 姚友旭, 李怀德, 张妍, 罗宝平, 王伟伟, 杜弢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59-64.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863  
    摘要 + 33 )   HTML 3 )    PDF ( 1537KB )( 7 )   

    为提高甘肃省金银花的种植效益,探索金银花的生态种植模式,在金银花生长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分别是金银花+葱(T1)、金银花+花椰菜(T2)、金银花+大豆(T3)、金银花+上海青(T4)、金银花+马铃薯(T5)和金银花+不套种(T6)。研究通过评估金银花的生长指标、土壤水热情况及金银花和套种作物的产量,对比分析了甘肃省金银花生态种植模式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北花一号’在甘肃省种植成活率较高,平均在94.44%以上,当年新生枝芽(条)数为7.81~9.19个,新生枝芽(条)长度为3.39~5.83 cm,生长良好;金银花种植前期效益低,当年无产量,第2年平均产量仅为0.81 kg/10.8 m2,平均产值为16.21元/10.8 m2;T3处理下金银花产量显著提高,为1.45 kg/10.8 m2,较不套种提高158.93%;T4处理的经济效益最好,其中套种作物2年总产量达38.36 kg/10.8 m2,总产值为153.44元/10.8 m2。综上所述,金银花前期套种不同经济作物显著提高了经济效益和土地利用率,“金银花+上海青”是一种适合甘肃省金银花栽培的生态种植方法。

    4个野牡丹新品种扦插技术研究
    刘晓洲, 刘世晗, 方必君, 梁建, 卓定龙, 周仁超, 谭广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9): 65-69.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187  
    摘要 + 36 )   HTML 1 )    PDF ( 1247KB )( 6 )   

    以‘紫绮’、‘紫姝’、‘霓裳’和‘霁月’4个野牡丹新品种当年生嫩枝为材料,设置3种扦插基质,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设定3种浓度进行扦插试验,记录各处理的开始生根时间以及扦插30 d后的生根率、生根数、平均根长。结果表明,不同扦插基质与生长调节剂对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生根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具有显著影响。4种野牡丹在泥炭土中生根起始时间最早,生根效果较好;其生根率分别在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的处理下达到最高;生根数分别在NAA 2000 mg/L、NAA 500 mg/L、IBA 1000 mg/L和NAA 1000 mg/L处理下达到最多;平均根长分别在ABT 1000 mg/L、ABT 500 mg/L、ABT 500或1000 mg/L和ABT 500 mg/L处理下达到最长。综合考虑,4个野牡丹新品种的最优栽培基质为泥炭土,适用于其最佳生长调节剂处理分别为ABT 500 mg/L、ABT 500 mg/L、ABT 500 mg/L和ABT 1000 mg/L。这些发现不仅为野牡丹新优品种的扦插繁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而且对其规模化生产与推广应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优化野牡丹的繁殖技术和推广其栽培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袁伟玲, 陈卫芳, 刘志雄, 陈磊夫, 吴润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36-4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75  
    摘要 + 52 )   HTML 2 )    PDF ( 1379KB )( 11 )   

    在明确不同浓度硒和硼对萝卜幼苗生长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物量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旨在为减轻萝卜幼苗硼毒害提供技术支撑。以‘雪单1号’萝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设置5个硒浓度(0、2.5、5、7.5、10 μmol/L)和5个硼浓度(0、125、250、500、750 μmol/L),研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硒和硼对萝卜幼苗生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2个硼处理(250、500 μmol/L),通过叶面喷施清水和适量硒(5 μmol/L),研究适量硒对硼毒害下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幼苗鲜重随叶面喷施硒和硼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萝卜幼苗适宜的硒喷施浓度为5 μmol/L、叶面喷施硼浓度为500 μmol/L时,萝卜幼苗出现中毒症状;与正常施硼(250 μmol/L)相比,硼毒害(500 μmol/L)显著降低了萝卜幼苗干物质重,增加了硼含量和硼累积量,降低萝卜幼苗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增加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叶面喷施适量硒(5 μmol/L),与无硒处理相比,硼毒害处理萝卜幼苗硼含量、硼累积量分别降低40.06%、37.36%,幼苗POD、CAT、APX抗氧化酶活性分别增加14.82%、17.45%、18.05%,非酶抗氧化物GSH、抗坏血酸(ASA)含量分别增加13.89%、5.88%,H2O2、MDA含量分别降低28.43%、20.45%。适量硒可以提高萝卜幼苗抗氧化作用,降低活性氧累积,减轻过量硼对萝卜幼苗产生的毒害,扩大植株对硼的适应范围。

    国内南方设施塑料大棚内水培生菜生长模型研究
    朱怀卫, 何博翰, 郑泽华, 王广伦, 梁欢庆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49-56.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88  
    摘要 + 60 )   HTML 3 )    PDF ( 1598KB )( 25 )   

    为优化南方地区设施塑料大棚内水培生菜数字化生产管理措施,于2021年11月—2022年2月以‘意大利生菜’为供试材料,在广东省农业气象试验站设施大棚内分批开展水培种植试验,测定大棚环境指标和生菜生长数据,分别以有效积温(EAT)和累积辐热积(TEP)2个农业气象指标构建模型预测水培生菜生长指标,使用试验采样数据对模型做检验。结果表明:(1)用EAT构建模型预测水培生菜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叶片鲜重和叶片干重,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依次为0.911、0.963、0.948和0.934,均方根误差依次为3.194片、398.298 cm2、26.488 g和1.934 g。(2)基于TEP构建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决定系数依次为0.940、0.972、0.965和0.956,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260片、170.672 cm2、9.261 g和0.464 g。从总体上看,南方设施塑料大棚内构建水培生菜生长模型TEP模型优于EAT模型,TEP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精度更高。

    2种砧木对‘优瑞卡’蓝莓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的影响
    余冉, 郭佩佩, 伍双双, 朱心怡, 左肇睿, 张春龙, 朱波, 肖家欣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57-6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54  
    摘要 + 59 )   HTML 3 )    PDF ( 1328KB )( 17 )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砧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兔眼蓝莓‘精华’和‘巴尔德温’高接换种南高丛蓝莓‘优瑞卡’的果实品质性状、光合特性及矿质营养变化,测定单果鲜重等7个果实品质性状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利用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合参数,应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测定果实和叶片矿质元素P、K、Ca、Mg、Fe、Mn、B、Zn和Cu含量。结果表明,‘精华’砧‘优瑞卡’果实的花青苷和维生素C含量均居最高,其果实综合品质为良,‘巴尔德温’砧‘优瑞卡’及其自根植株果实综合品质均为中。‘精华’砧‘优瑞卡’的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均显著低于自根植株,而2种砧木嫁接的‘优瑞卡’与自根植株的胞间CO2浓度(Ci)并无显著性差异,且Pn仅与Gs呈极显著正相关,推测‘精华’砧‘优瑞卡’Pn值相对较低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2个砧木嫁接的‘优瑞卡’及其自根植株叶片Ca和Mn、‘精华’和‘巴尔德温’砧嫁接的‘优瑞卡’叶片Mg以及‘精华’砧‘优瑞卡’叶片B和Cu含量均居于低量水平,其他均居于适量或高量范围。研究认为,‘精华’砧显著提高了‘优瑞卡’果实品质,但引起Pn值显著降低;‘精华’和‘巴尔德温’砧均降低了‘优瑞卡’叶片Mg含量,‘精华’砧还降低了‘优瑞卡’叶片B和Cu含量。在‘优瑞卡’蓝莓生产中除注意增施Ca和Mn肥外,对2种砧木嫁接的‘优瑞卡’还需增施Mg肥,对‘精华’砧‘优瑞卡’还需增施B和Cu肥。

    大花黄牡丹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和后含物研究
    葛立鑫, 张世鑫, 蒋毅, 郑硕恒, 戴明鋆, 史敏晶, 田维敏, 张华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72-8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4-0010  
    摘要 + 55 )   HTML 1 )    PDF ( 6976KB )( 9 )   

    为探究大花黄牡丹生长发育及后含物合成积累的规律,采用光学显微镜技术,对大花黄牡丹的根、茎、叶柄等不同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并对后含物的种类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花黄牡丹根、茎、叶柄等营养器官的皮层和周皮发达,韧皮部厚且细胞大,并含有大量的颗粒状后含物。使用碘-碘化钾染色,显示大花黄牡丹的根和茎中含有的颗粒状后含物为淀粉粒。对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分析,发现根器官中的淀粉含量远高于茎,且淀粉主要分布在韧皮部薄壁细胞中,木质部中较少;而根的可溶性糖的含量远高于茎;在茎树皮部分的可溶性糖含量要略高于木质部。研究证明,大花黄牡丹是将光合作用产生的可溶性糖纵向运输到根部进行淀粉的合成和储存,这是大花黄牡丹应对高海拔、长时间寒冷、干旱等条件的进化结果。研究结果拓展了高原植物形态结构和后含物合成积累规律的认识,为植物应对高海拔、寒冷、干旱等条件的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秦岭报春花属种质资源及其利用研究进展
    高星, 赵婷婷, 钟乐源, 杨佳维, 王浩任, 沈晶月, 史倩倩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89-95.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76  
    摘要 + 53 )   HTML 3 )    PDF ( 1259KB )( 26 )   

    文章总结了秦岭报春花属植物种质资源种类及分布特征,理清了秦岭报春花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基于繁殖技术、栽培适应性、新品种选育和药用价值相关研究进展,针对性地提出“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的秦岭报春花属植物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以加深和拓宽理论研究为基准,以推动新品种改良为重点,致力于推动野生报春花属植物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和产业化生产,进而丰富城市绿地景观构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人类福祉,并为秦岭报春花属种质资源的应用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不同管理措施和栽培基质对盆栽沙葱的影响
    严子柱, 姚泽, 姜生秀, 徐高兴, 王军增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43-4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97  
    摘要 + 57 )   HTML 5 )    PDF ( 1162KB )( 26 )   

    为探索沙葱人工栽培技术,按照多因子裂区试验设计进行播种和栽培试验,将不同配比沙土和黏土作为栽培基质装入陶制花盆,并将沙葱种子按处理与不处理进行分区,观测沙葱的出苗率和苗高。同时选定沙土和黏土配比为1:1的栽培基质为研究对象,将1年生沙葱苗移栽至陶制花盆,培育1年后进行松土、不松土及不同灌水处理试验,观测沙葱鲜生物量和株高。结果表明,种子处理对沙葱出苗影响很大,进行过处理的沙葱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未处理过种子的出苗率(P<0.01);栽培基质对沙葱出苗率的影响较大(P<0.05),栽培基质为纯沙的种子出苗率显著高于沙土各半和纯黏土处理。松土和不松土管理对盆栽沙葱的鲜生物量影响极小,两者差异极不显著(P>0.01);灌水处理对沙葱株高生长影响较大,灌水量为600 mL/次的处理株高生长量大,但与灌水量为800 mL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处理差异均显著(P<0.05)。

    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比较试验
    吴夏明, 林伟, 杨敏, 周陈平, 邝瑞彬, 戴宏芬, 杨俊贤, 杨美珍, 魏岳荣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63-71.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511  
    摘要 + 50 )   HTML 1 )    PDF ( 1247KB )( 16 )   

    本研究旨在筛选到综合农艺性状优良,适宜在广东及相近气候产区大面积推广的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以非转基因番木瓜新品种‘紫晖’、‘黄花佑’、‘贮丰’和‘泰国红’为对象,调查其两性株组培苗种植后的物候期、植株生长势、结果特性、果实商品性、果实品质、丰产性及抗性表现,并进行比较分析。参试品种生长势旺盛,综合农艺性状在各试点表现稳定,其中‘紫晖’与‘黄花佑’番木瓜具有结果部位低、花序主轴长度中等、节位坐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一致性好、果面光滑、色泽度好等优点;‘贮丰’具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丰产稳产、耐贮藏等优点;‘紫晖’、‘黄花佑’和‘贮丰’3个品种品质均表现优良。‘黄花佑’与‘贮丰’番木瓜适宜鲜食,‘紫晖’既可以作鲜食也可以作加工型非转基因优质高产型新品种,以上3个品种均适宜在广东及相近气候产区推广种植。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胡枝子属植物观赏性综合评价
    张鑫月, 周晓慧, 张悦, 史宝胜, 庞会娟, 刘嘉君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6): 83-88.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495  
    摘要 + 62 )   HTML 2 )    PDF ( 1280KB )( 11 )   

    为建立胡枝子属植物观赏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胡枝子属植物的观赏性评价结构模型,并用该模型对12个胡枝子种类(品种)进行观赏性综合评价。通过相关的公式、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以及总权重系数的确定,测算出各种(品种)的观赏性综合评分。结果表明,花色、花期、花序大小及耐旱耐寒性在13个指标中所占权重较大(Wi≥0.09),是评价胡枝子属植物观赏价值重要的指标。花大色浓、花期长久、花繁叶茂、抗寒抗旱等特点的分值较高,在评分标准中均为5分。根据评分标准将12个胡枝子种类(品种)划分为4个等级,综合得分最高的3个胡枝子属植物为胡枝子、‘夏日香雪’、多花胡枝子,这3种胡枝子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在河北地区具有较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超干处理对菜豆种子活力及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
    韩济民, 孙璐, 冯国军, 刘大军, 刘畅, 杨晓旭
    中国农学通报    2024, 40 (15): 66-72.   DOI: 10.11924/j.issn.1000-6850.casb2023-0316  
    摘要 + 65 )   HTML 6 )    PDF ( 1226KB )( 9 )   

    本研究旨在应用硅胶干燥的方法对菜豆进行超干处理,分析其主要生理活性相关指标,以期为菜豆种子的长期储藏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超干处理后,应用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法、TTC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等测定蛋白质含量、脱氢酶(ADH)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将军’含水量在6.95%时,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而抗氧化酶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紫冠’含水量在6.89%时,各项生理指标均高于对照,O2-含量下降;‘热那亚’含水量在6.15%时,发芽率最高,蛋白含量、ADH活性明显上升,O2-含量、MDA不显著。这表明适度超干处理对‘将军’种子影响较大,对‘紫冠’、和‘热那亚’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通过试验结果可知,超干处理对于保存菜豆种子是可行的,为菜豆种子的长期储藏奠定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