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肥是实现油茶优质高产的一个重要措施。施肥可以提高油茶的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率、气孔导度,从而明显促进油茶生长,提高产量。配方施肥对油茶幼树的营养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用N和P肥可以提高叶片P浓度、N矿质化速率、森林地表的养分供应和微生物活性,从而促进树木生长;油茶肥料主要有基肥和追肥, 主要通过沟施和叶面喷施施用,春季和初夏为有效的施肥季节。油茶施肥今后的研究方向包括使肥料效应函数法变的简单实用,将以3S技术为支撑的林木营养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于油茶施肥,研究和生产油茶的专用肥和缓控释肥。
为了探讨柴松(Pinus tabulaeformis f. shekannesis)群落优势种群的更新特点及其不同林型对优势种群更新机制的影响,笔者采用样方法调查了黄土高原柴松群落(柴松纯林及柴松-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混交林)内柴松及辽东栎种群的径级结构和幼苗数量,分析了种群及幼苗的更新动态、幼苗的死亡率和原因。结果表明:纯林和混交林内柴松以及纯林内辽东栎种群及幼苗大小结构整体上都呈反“J”字型,表明种群为增长型种群。而混交林内辽东栎为成熟性种群;混交林内的环境条件更适于柴松幼苗的初期生长,而柴松幼苗后期生长在纯林内较好。柴松幼苗密度在各群落类型中均低于辽东栎,且数量较少。根据幼苗的数量及生长趋势来看,柴松林下更适宜于辽东栎幼苗的生长。
为了查明强降雨对闽北森林造成的灾害形式及原因,促进灾区的生态修复,笔者以受灾最严重的福建省南平市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森林受灾的特征、背景条件和形成原因,进而提出受灾森林的恢复对策。研究表明,极端降雨条件下,森林受灾与土体失稳关联性强,表现出在强降雨区沿河谷与道路分布、坡度>25°分布、浅根性森林受灾严重的特点。花岗岩风化土、持续性强降雨、浅根性人工林及人为扰动、危害认识不足是导致森林受灾的主要原因。最后,笔者提出清理倒木及折木、种植地表蔓生植物、深根性树种更新、森林受灾危险性分区的恢复对策。
为研究苗木失水以及电阻值对成活率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对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进行晾晒,测定不同晾晒时间下苗木含水量、电阻值及栽植成活率,分析它们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含水量减小、失水率增大、电阻值增大、苗木栽植成活率显著下降。本试验所用紫穗槐、红柳、柠条的1年生苗木栽植成活率为40%时的苗木含水量与电阻值分别为2.82 g、8.45 g、0.44 g和32.75 MΩ、1.86 MΩ、19.82 MΩ。
以黄连木1年生休眠枝条为试材,研究了冷冻处理条件下枝条内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降低,1年、2年生黄连木枝条内SOD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MDA、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随温度降低逐渐升高;相对电导率随处理温度降低呈“S”形上升。1年、2年生黄连木枝条的低温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4.88℃、-26.58℃。
从扦插基质、激素处理、插穗粗度和水浸处理等方面研究长叶胡颓子的扦插繁殖方法。统计分析不同处理对胡颓子扦插生根率、平均根数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腐叶土为基质其平均生根率、平均根数和根长最高,分别为77.3%、3.8条和4.1 cm;对于激素处理,ABT7号150 mg/L处理最佳,其生根率、平均根数和根长分别为78.1%、3.9条和3.7 cm;从插穗粗度来看,5~6 mm粗插穗扦插效果较好;而从水浸处理来看,以水浸3~5天为好。得出结论:长叶胡颓子扦插育苗以腐叶土为基质,使用粗度为5~6 mm的一年生枝为插穗,用150 mg/L的ABT7号浸泡4 h为好,用水浸处理促生根,以浸泡3~5天效果为好。
以北京颐和园古桑树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取桑树当年新生嫩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其中不定芽启动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PVP 0.2 g/L;将无菌苗接到最适分化培养基MS+ 6-BA 0.8 mg/L +NAA 0.1 mg/L +PVP 0.2 g/L上,组培苗分化率高;不定根最适诱导培养基为:1/2MS+NAA 0.5 mg/L +PVP 0.2 g/L,生根率达100%。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95%。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是建立在PCR基础上的一种新型DNA分子标记。由于SSR具有丰富的多态性,随机分布于甜瓜的整个基因组中,并表现为共显性,所以它是进行甜瓜遗传研究的理想工具。本文就SSR标记在甜瓜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标记和定位目的基因及标记辅助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以遮光率分别为75%、56%和30%黑色遮阳网为试验材料,以不遮光为对照,研究不同遮光处理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树叶片气孔气体交换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阳网覆盖可有效改善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与不遮光茶园相比,75%、56%和30%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光合有效辐射明显降低,日平均气温分别比对照低1.7℃、1.1℃、0.7℃,日平均地表温度分别比对照低8.2℃、5.7℃、3.5℃,日平均5 cm土壤温度分别低5.4℃、3.4℃、2.3℃。空气相对湿度则分别比对照高2.7%、1.6%、0.9%。75%遮光率处理与空白达显著差异,新梢1芽3叶含水量比对照高21.8%,第3片成熟叶的平均叶面积比对照高8.96 cm2。75%和56%遮光率处理的茶园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程呈现单峰曲线,30%遮光率处理和不遮光处理的茶园为双峰曲线,各处理全天的净光合速率大小依次为56%遮光率>75%遮光率>30%遮光率>不遮光。同时,蒸腾速率随遮荫率的增加而上升,56%和75%遮荫率下气孔导度呈单峰曲线,30%和未遮荫处理茶园则呈双峰曲线。
为深入了解林下参对土壤养分的利用状况,笔者运用常规农化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生育期林下参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根区与对照土壤,展叶期全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8.78 g/kg和100.34 g/kg;开花期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53.14 g/kg、52.89 g/kg、5.48 mg/kg、6.31 mg/kg、16.53 g/kg、19.08 g/kg、146.29 mg/kg、194.71 mg/kg;红果期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含量达到最低值,分别为4.35 g/kg、4.62 g/kg、0.47 g/kg、0.55 g/kg、81.75 g/kg、82.52 g/kg、15.5 mg/kg、15.03 mg/kg;枯萎期根区土壤有机质达到最低值;绿果期根区土壤速效磷达到最低值,红果期pH值达到最低值;通过对林下参根区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发现,林下参根区土壤有机质与全氮、速效氮之间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和0.762;全氮与全磷、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和0.765;速效钾与pH值呈显著相关。通过对各主要养分的测定分析,发现在不同的生育期人参对土壤中各养分形态及含量的吸收和利用呈现规律性变化。
为研究盐胁迫对单叶蔓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处理单叶蔓荆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并测定盐胁迫下幼苗的保护酶活性等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对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先增大后减小,盐胁迫浓度为30%时达到最大值;幼苗中脯氨酸含量逐渐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但是SOD与POD活性在浓度20%时达到最高值,而CAT活性在浓度30%时达到最高值;MDA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试验表明,一定浓度的盐胁迫可以促进单叶蔓荆幼苗的生长,但种子萌发以无盐条件最好。
为了开发新型、高效植物源农药,探讨蓼子朴作为植物源农药的可能性,笔者在室内测定了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触杀、拒食、产卵忌避、胃毒、抑制生长发育5种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有较明显的触杀和拒食活性,校正死亡率和拒食率均随提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浸渍法处理小菜蛾3龄幼虫72 h的致死中浓度(LC50)为4.949 g/L,24 h的选择性、非选择性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4.676、4.189 g/L;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活性也很好,处理24 h时的忌避效果达70%以上,对小菜蛾的忌避作用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也有一定的胃毒、抑制生长发育活性。蓼子朴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较高的触杀和拒食生物活性,故蓼子朴具有潜在的植物源农药开发价值。
【研究目的】通过比较外来植物薇甘菊和三叶鬼针草对入侵地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以期揭示外来植物入侵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方法】基于16S rDNA的PCR-DGGE图谱分析,结合条带割胶回收DNA进行序列分析的方法,对入侵植物薇甘菊和三叶鬼针草在广州不同入侵程度的土壤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及优势类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DGGE图谱分析结果表明:薇甘菊重度入侵与轻度入侵、重度入侵与未入侵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别为59.6%和54.2%;三叶鬼针草重度入侵与轻度入侵、重度入侵与未入侵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分别为60.0%和58.6%。DGGE图谱中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表明:薇甘菊和三叶鬼针草入侵引起变化的优势菌群为与α、β、γ变形菌纲和芽孢杆菌有很近亲缘关系的不可培养细菌。【结论】2种入侵植物在不同入侵程度土壤中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和种类,有可能形成有利于自身生长的微环境,以便于进一步扩张。
在果林下间作菊苣、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驯鹿)、红三叶、鸭茅、无芒雀麦,对6种牧草的产量和光响应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牧草在果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六种牧草产量的高低依次为菊苣>驯鹿苜蓿>新疆大叶>鸭茅>红三叶>无芒雀麦。利用叶子飘新模型[15~16]对6种牧草的光响应曲线拟合表明菊苣、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驯鹿)的光合能力较强,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大于15μmol CO2.m -2.s – 1。六种牧草的光补偿点的大小为鸭茅<菊苣<新疆大叶<驯鹿苜蓿<无芒雀麦<红三叶,光饱和点为驯鹿苜蓿>新疆大叶>无芒雀麦>鸭茅>红三叶>菊苣;六种牧草在光量子小于400μmol m-2.s-1时Pn均值与第一茬鲜草产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此实验研究不同浓度NAA、GA3、IBA和6-BA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NAA、GA3、IBA和6-BA浸种24 h,通过浸种后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以及幼苗各项指标的不同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30%,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70%;25 mg/L的IBA浸种后种子发芽率提高26.6%,总叶绿素含量增加25%,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60%,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明显增加,因此,100 mg/L的GA3和25 mg/L的IBA浸种能够促进罗勒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建议在生产上使用。
鹿药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适宜在阴处生长,为优良的耐阴材料。笔者研究全光照、80%、55%、30%、5%光照处理对鹿药生长、光合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鹿药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较低;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鹿药的株高、单片叶面积、比叶重及叶绿素含量随着透光率的降低均呈上升趋势,并在30%透光条件下达到最大;在30%透光条件下鹿药叶色浓绿,观赏效果最佳;而在全光照下,鹿药叶片的叶尖,叶缘出现灼伤、翻卷现象,长势较差。综合考虑,30%光照为鹿药生长的适宜光环境。
采用恒温保湿培养法分别对种植1年、6年、8年和10年的菜场叶菜田马齿苋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菜场种植年限的增加,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不断升高,与不同年限菜场田间马齿苋种群发生量的调查结果一致。对马齿苋土壤种子库0~20 cm土层的垂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随着土壤垂直深度的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马齿苋种子在0~15 cm范围分布最多,种子密度占整个分布层的90.8%以上;15~20 cm土层的马齿苋种子数量较少,低于9.2%。对上述不同种植年限菜场叶菜田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的年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3月和12月马齿苋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较高,6月和9月相对较低,与马齿苋田间发生量的年动态变化相反。
为探讨天门冬种质间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采用单因子试验,建立并优化了天门冬AFLP反应体系,研究酶的用量、酶切时间、预扩增体系和选择性扩增等对PCR扩增的影响。酶切反应体系加入5.0 U EcoR I和Mse I于37℃保温3 h;连接反应体系加入1.0 U T4-DNA连接酶、2.0 pmol Mse I接头和2.0 pmol EcoR I接头,16℃保温过夜;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加入1.0 U Taq DNA聚合酶,0.4 μL EcoR I和Mse I选择性引物;并筛选得到了8对清晰、多态性高的AFLP引物。17份天门冬种质对建立的AFLP反应体系检验,证明该体系稳定可靠,可用于天门冬种质多样性的分析。
通过对植物释放负离子的研究,筛选出可产生较高浓度负离子的室内植物,以保持和提高室内环境的负离子浓度,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在密封的玻璃室(80 cm ×80 cm ×80 cm)内对天南星科、百合科等25个科中的36种植物释放的负离子浓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桑科的琴叶榕(Ficus lyrata)产生的负离子浓度最大达76 ions/cm3,景天科的玉树(Crassula portulacea)最低为26 ions/cm3。以全天的均值来看,蓬莱松(Asparagus myrioeladus)和四季秋海棠(Begonia semperflorens)的负离子浓度为43 ions/cm3最高,是对照试验的2.4倍。大部分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负离子浓度都表现出白天时段高于夜晚时段。植物在不同时段产生的负离子浓度值除个别植物变化幅度较大外,大部分植物在全天的浓度值都较为平稳。
试验以保定市10种早春开花植物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的人工模拟霜箱测定各植物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过冷却点,并用霜箱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统计褐变率,从而对其抗寒性进行排序。试验结果表明:抗寒性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榆叶梅、桃、金钟花、重瓣榆叶梅、贴梗海棠、白玉兰、山桃、连翘、迎红杜鹃、迎春。
为了阐明拟南芥花分生组织特征基因——APETALA1(AP1)基因在开花调控网络的中心位置,笔者重点综述了AP1在花发育中的网络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探讨了花发育机制的研究重点。AP1既是花分生组织决定基因,也是花器官发育特征基因,处于成花调控网络的关键位置。AP1基因需要通过与其他调控基因的相互作用,决定花分生组织的形成、花芽的起始及花器官的发育。
以彩色马蹄莲的栽培品种‘黒魔术’Black magic、‘火烈鸟’Flamingo为实验材料,研究彩色马蹄莲2n配子育种技术。选择刚从茎秆中抽出的幼小健壮小花,用0.15%的秋水仙素处理以诱导2n配子,将诱导的2n配子进行不同组合的杂交实验。结果表明:秋水仙素处理对彩色马蹄莲雄雌蕊发育有一定毒副作用,其中对雌蕊的损伤大于雄蕊;2n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杂交后代不育性;在相同条件下,经2n配子诱导处理的杂交种子与未处理的对照种子相比,种子萌发时间大幅度缩短(50天左右),叶片变薄、变大、叶色变浅,有些杂交植株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畸变。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细胞学鉴定表明:处理配子杂交后代中获得染色体数目为48(2n=3x=48)的三倍体植株。
为提高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的亲和性,以6个切花菊品种为试材,共采用5种不同的授粉方法,以其中的柱头“Y”型期授粉的方法为对照,比较不同的授粉方法对切花菊品种自交及杂交亲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于提高切花菊品种杂交亲和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柱头呈“I”型晚期时授粉的方法;柱头“Y”型晚期时结合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对提高切花菊杂交亲和性的效果不明显;损伤柱头法因杂交组合不同而产生的效果不同。在柱头“Y”型期自交后发现,C030的亲和指数为0.018,其余5个品种自交亲和指数均为0。通过柱头“I”型晚期时结合喷3% NaCl+0.1%硼酸处理的授粉方法,克服了C005的自交不结实的现象。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杂交后,大量的花粉粒附着在柱头表面,花粉管正常生长,自交则表现为花粉粒附着少,少数花粉管可以萌发,但不能进入柱头。
以大丽花品种‘粉西施’盆栽扦插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及复水对大丽花品种粉西施叶片光合作用、蒸腾和气孔导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深和胁迫时间的延长,大丽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率(WUE)下降,胞间CO2浓度(Ci)先下降后上升,气孔限制值Ls先升高后下降。轻度和中度水分胁迫下,气孔限制是Pn降低的主要原因;重度水分胁迫下,非气孔限制是Pn降低的主要原因。重度胁迫更早对大丽花叶片造成伤害,重度胁迫下复水后光合指标难以恢复。
在前期的研究中,一个玫瑰RdGASA4-like基因的cDNA和DNA序列全长利用同源克隆结合RACE的方法首次得到克隆。为深入了解该基因在赤霉素调控植物发育过程中的作用,通过TAIL-PCR的方法首次克隆该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上游685bp的5’-UTR和部分启动子序列,在启动子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其与GUS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命名为pBI-GP685。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甘蓝外植体子叶-子叶柄进行启动子瞬时表达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启动子具有启动报告基因GUS表达的活性。
以玫瑰茄干花萼为原料,利用水浸醇析法提取玫瑰茄粗多糖,其抗氧化活性用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玫瑰茄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浓度在0.551~2.150 mg/mL范围内,与清除率呈较好的线性关系:y=28.7684x+39.43208,R=0.973。
以玫瑰(Rosa Rugosa)实生苗为试材,在砂培条件下研究了缺磷、缺铁对玫瑰幼苗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尖数、分形维数等根构型参数与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磷或缺铁条件下,玫瑰幼苗根系总长度、根尖数、表面积、体积、根系直径变大,根系分形维数减小,根系活力显著下降;缺磷时,玫瑰幼苗主根生长受到抑制;缺铁使主根长度增加,二级侧根长度和数量增加尤为显著,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29.9%和205.4%;缺铁比缺磷的根系活力与分形维数下降得更多。
近年来,野生金莲花资源因被大量采摘而受到严重破坏,对野生金莲花进行引种驯化,并将之运用于园林绿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金莲花种子为初始材料建立金莲花离体培养体系,研究不同灭菌时间对金莲花成苗的影响,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培养基对金莲花增殖和生长的影响,筛选获得适宜金莲花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研究结果如下:用0.1% HgCl2对金莲花种子灭菌20 min可有效抑菌;适宜金莲花增殖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1.0 mg/L 6-BA+0.1 mg/L NAA,适宜金莲花生根、壮苗培养的培养基是1/2MS或1/2MS+0.05 mg/L NAA。试验结果将为金莲花快繁和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
为了解灯盏花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利用通过系统选育的灯盏花新品系,进行3品系2年4点的区域试验。灯盏花3个品系产量的变异系数平均为9.68%,大于灯盏乙素含量的变异系数(5.15%);产量的基因型效应占总效应的54.10 %,效应显著,地点间和地点×基因型间也具有一定的效应,其余效应不显著;灯盏乙素含量的基因型效应占总效应的78.28%,地点间也具有一定的效应,其余年份间、地点×年份、基因型×年份、地点×基因型×年份间的效应不显著。综上,灯盏花基因型效应显著,可以通过品种选育提高灯盏乙素含量和产量。
为指导温室精确灌溉,对温室内气温、湿度、光照与不同栽培基质水分蒸发量进行了回归分析,根据纯水日蒸发量回归分析了不同栽培基质的水分日蒸发量,并使用BP神经网络对番茄需水量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回归方程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模拟日光温室水日蒸发量和基质水分日蒸发量,使用温室水蒸发量对未种植作物的园田土基质蒸发的回归模拟能取得较好的结果,而使用BP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对种植番茄的园田土水分日消耗量进行模拟。
调查了44份芥蓝种质的植物学性状,并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其遗传多样性。结果从1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20个引物共扩增出177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105条,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8.9条谱带和5.3条多态性谱,多态性比率为59.32%。基于RAPD标记,利用NTSYS-pc2.11构建了聚类树状图谱,遗传距离为0.70时,44份芥蓝资源可聚成六大类群。芥蓝种质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多样性,但原产华南而且主要产区也在华南,遗传多样性要小于芸薹属其他蔬菜。
利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鸡粪沼肥(鸡粪沼渣、沼液)和牛粪沼肥(牛粪沼渣、沼液)对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试验设8个处理:不施肥(CK),鸡粪沼渣做底肥(JZ),鸡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JZ+JY),鸡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JY),牛粪沼渣做底肥(NZ),牛粪沼渣做底肥、沼液做追肥(NZ+NY),牛粪沼液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NY),化肥一半做底肥、一半做追肥(HF),以上处理除空白外均按等氮量施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鸡粪沼肥比施用牛粪沼肥处理的油菜、西芹累积总产量高,JZ、JZ+JY、JY 3个处理累积总产量分别为71.4、74.0、78.6 g/盆,比NZ、NZ+NY、NY 3个处理分别高26.1%、14.0%、2.5%;在氮素利用率上,鸡粪沼肥也显著高于牛粪沼肥,其中JY处理最高,达到35.4%。这可能和牛粪沼肥比鸡粪沼肥养分释放缓慢,大部分留在土壤中未被利用有关系。
本试验利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水肥组合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组合与生菜品质和产量呈极显著关系。其中磷肥对VC含量和产量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灌水量、氮肥和钾肥,而对可溶性糖的贡献率顺序为P>N>灌水量>K。鉴此,提出了温室生菜生产最优水肥组合方案:氮肥施用量为518.3~583.5 kg/hm2,磷肥施用量为536.1~626.3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50.0~154.5 kg/hm2,灌水量为537.2~545.9 m3/hm2。
调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无锡、镇江、扬州、苏州、常州5市的蔬菜大棚和露地菜地种植情况,并采集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有机质与氮素含量状况。结果表明:五市蔬菜地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与无机氮,而全氮含量则相对较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有机质与全氮均显著下降,而无机态氮则有一定的深层累积现象。蔬菜大棚要比露地积累更多的有机质及无机氮,但无显著差异。
为了研究CsCCD7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并为CsCCD7的表达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一系列生物信息学软件、数据库和在线程序,对黄瓜CsCCD7核酸序列及蛋白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CCD7开放阅读框长1665 bp,编码554 AA,与CCD7蛋白同源性高;预测CsCCD7位于黄瓜第6号染色体上、基因全长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CsCCD7分子量是62.7 KDa、是不稳定蛋白;其蛋白序列中富含磷酸化位点;此蛋白为非分泌型蛋白、无跨膜结构域;预测其定位于叶绿体;此蛋白二级结构预测表明β折叠和β转角加起来的量多于α螺旋的量、为亲水性蛋白质;其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显示属于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家族成员。CsCCD7属于CCDs蛋白家族成员、为黄瓜腋芽生长抑制基因的同源基因,可能在黄瓜腋芽生长和发育阶段对独角金内酯的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中起到重要作用,CsCCD7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采用MINI-IMAGING-PAM成像叶绿素荧光仪,测试了高温处理后黄瓜果实表面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分析探索了高温对黄瓜果实表面光系统Ⅱ(PSⅡ)光能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处理后,果实表面初始荧光Fo和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和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综合分析表明,温度在46℃以下时,果实表面的光合机构以调节性能量耗散来保护反应中心,维持反应中心较高的光能吸收利用效率;46℃以上的高温使果实表面调节性能量耗散机构失活,过剩能量以热耗散形式散发,破坏了光合机构。
对番茄再生体系中无菌苗的苗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激素配比进行了优化。试验以‘浙杂905’、‘圣亚’和‘富丹’为材料。用番茄的茎段和子叶作为外植体,对外植体的出愈率、诱导率和不定芽生根情况进行差异比较。主要结果如下:选苗龄为4天的番茄幼苗。番茄子叶为外植体的最佳再生培养基配比为MSB5+3%蔗糖+0.6%琼脂+BA 2.0 mg/L+NAA 0.1 mg/L(pH5.8),‘浙杂905’、‘圣亚’和‘富丹’子叶的出愈率分别为97.00%、91.00%、86.00%,诱导率分别为64.67%、59%、53%。以番茄茎段为外植体的最佳再生培养基配比为MSB5+3%蔗糖+0.6%琼脂+BA 2.0 mg/L+NAA 0.2 mg/L(pH5.8),‘浙杂905’、‘圣亚’和‘富丹’茎段的出愈率分别为81.67%、76.00%、82.67%,诱导率分别为41.00%、48.67%、39.67%。不定芽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 +IBA 0.5 mg/L。通过试验对比得出,番茄再生体系中选用无菌苗的最佳苗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配比,子叶的再生能力要显著高于茎段。
以16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南瓜自交系及其按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Ⅳ组配成的12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中国南瓜β-胡萝卜素含量的配合力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了解不同南瓜自交系β-胡萝卜素含量的配合力特点。结果表明:在16个南瓜自交系中,从上海黄狼南瓜中选出的自交系‘百泉10’的一般配合力最大,其次是,‘百泉5’(来源于广东),‘百泉4’(来源于黑龙江)。最小的是‘百泉2’(来源于北京)。在120个杂交组合中,特殊配合力最大的是‘百泉9’(来源于河南)ב百泉10’(来源于上海),其次是‘百泉7’(来源于河南)ב百泉15’(来源于北京)、‘百泉4’(来源于黑龙江)ב百泉12’(来源于海南),最低的是‘百泉1’(来源于湖南)ב百泉11’(来源于江西)。因此不同来源的南瓜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差异很大。自交系间地理差异越大,其间的特殊配合力往往越高。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子标记(RAPD)技术对红叶李与安哥诺李及其杂交子代中的10株植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5个引物,然后对所有子代进行分析。利用PopGene3.2软件分析所得图谱的多态位点数、多态位点百分率、Shannon信息指数(I)、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用DPSv2.0软件依据所得到的遗传距离,按照非加权平均距离法(UPGMA)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15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多态条带89个,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3.54%,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98,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574,说明杂交后代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从树状图可以看出杂交子代的遗传变异较丰富,其中1号植株与母本亲缘关系最近,最有可能稳定遗传母本的红叶性状。
为了给‘木瓜杏’科学施肥、营养诊断等提供理论依据,以‘木瓜杏’品种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方法测定了‘木瓜杏’叶片生长发育期间Ca、P、K、Mg、Fe、Zn、Cu、Mn、Al元素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木瓜杏’叶片中Ca与Mg元素,Cu、Zn与P元素,Fe与Al元素的含量呈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K、Mn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各异。‘木瓜杏’叶片中的各种矿质元素之间存在着协同和拮抗的动态平衡作用过程。7月中旬是适合叶分析营养诊断的适宜时期。
为了解‘吉尔’杧果秋梢生长规律及结果母枝质量与开花率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尔’杧果采后一次秋梢与二次秋梢,结果母枝质量与末级梢成花率及花序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次秋梢直径对二次秋梢直径和一次秋梢叶面积对二次秋梢叶面积有显著影响。随二次秋梢直径增粗,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随二次秋梢长度加长,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末级梢成花率与结果母枝直径为负相关关系,随结果母枝直径增粗,末级梢成花率下降;要获得80%~85%的末级梢成花率,结果母枝直径应在0.48~0.51 cm左右;花序体积与结果母枝直径关系最密切,与结果母枝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也有显著相关。
建立一套适合冬枣引种栽培区气候适宜性评价的方法,为冬枣的引种栽培和生态生产区划提供依据。在构建了冬枣“理想产地”的气候生态场的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山西省冬枣主要引种栽培区和冬枣原产地(山东沾化和河北黄骅)的气候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表明:山西南部黄河沿岸的气候最适宜,、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次之,晋中盆地和忻州盆地气候不适宜,冬枣原产地——山东沾化和河北黄骅均为冬枣的适宜产地,这与生产实际相一致。建议冬枣可在运城盆地、山西南部黄河沿岸和临汾盆地推广栽培,而晋中盆地和忻州盆地不宜引种栽培。灰色关联度分析用于冬枣引种地气候适宜性的评价,简便可行,且结果客观。
将不同原料按一定配方混合配成育苗基质,采用穴盘育苗与盆栽试验,通过对‘早春红玉’西瓜穴盘育苗的幼苗素质和移栽后的生长状况的观测,探讨蚓粪基质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蚓粪复合基质处理的西瓜早期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干重、壮苗指数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移栽后期,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在克服西瓜连作障碍方面表现明显,2种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物死亡率仅为27.5%和22.5%,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复合基质育苗的植株主蔓长度最长,分别达162.1、171.8 cm,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蚓粪基质育苗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边糖度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其中70%蚓粪基质、90%蚓粪基质处理的西瓜中心糖度分别为13.5%、12.9%,边糖度均为10.3%。
为了明确甜瓜残茬腐解物和甜瓜连作对甜瓜的化感作用,笔者研究了甜瓜枯萎病株根系残茬腐解物对枯萎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以及甜瓜连作对枯萎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发病越重,其病株根系残茬腐解物对枯萎病菌孢子的促进作用越强,高浓度健株、轻病株和重病株根系残茬处理的产孢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9.98%、53.44%和48.51%;健株根系残茬处理可使甜瓜枯萎病病菌孢子萌发率提高15.82%~37.86%。甜瓜健康植株残茬腐解物降低了甜瓜的抗病性,接种甜瓜枯萎病原菌后,随着植株根系残茬腐解物含量的增加,甜瓜枯萎病逐渐加重。100%重茬种植土壤的甜瓜植株地上部重和地下部重分别降低179.23%和249.16%,发病率提高77.27%。野生木霉菌和REMI突变体均可通过降解甜瓜残茬有效地缓解其毒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甜瓜枯萎病的发生。
以日光温室内葡萄品种‘玫瑰香’(Vitis vinifera ‘Muscat Hamburg’)为试材,选择不同化学药剂对其进行破眠试验,探讨单氰胺等外源生长调节剂打破休眠的效应以及休眠过程中抗性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5% 单氰胺打破葡萄的休眠效果最好,可使萌芽期提前15天左右,萌芽整齐度及萌芽速率高,显著提高了SOD、POD酶的活性,对CAT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不显著;200 mg/LGA3对打破休眠基本无效甚至有抑制作用,处理后萌芽率低于对照,但可促进芽体形成新梢;150 mg/L 6-BA对打破休眠亦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终萌芽率影响甚微。
为明确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栽培对作物的影响特点,在大棚和露地同时进行不同地膜覆盖草莓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麻地膜在大棚内覆盖的增温、保水效应比在露地大,能够提早草莓开花结果,显著提高产量。大棚和露地不同种植环境与不同覆盖处理间的互作效应极显著。麻地膜在大棚内的增产效果更好,比无覆盖增产12.8%,比塑料地膜增产1.73%。麻地膜比无覆盖在大棚内的增产幅度要比在露地多增产4.3%。
本文以转红期辣椒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和壳聚糖姜蒜提取液对辣椒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能有效减缓辣椒的失重和后熟,抑制辣椒果实中叶绿素含量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减少,对减少Vc和可溶性总糖损失有显著作用;壳聚糖和壳聚糖姜蒜涂膜都可以有效降低辣椒的失重率和后熟指数,减少辣椒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Vc和可溶性总糖的损失,且后者的效果更好。与涂膜相比,低温对辣椒的保鲜作用更明显;低温下采用壳聚糖姜蒜复合涂膜的保鲜效果最好,低温下壳聚糖涂膜的保鲜效果次之。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闭幕10年后,首次对昆明世博园区大温室植物生长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该温室现存植物344种,隶属于90科190属。与原有植物名录对比分析,提出可以在城市园林绿化和室内绿化使用的植物52科101属145种。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开发利用这些植物资源的建议,并重点推荐了植物的芳香性能。
针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现状环境条件,从功能分区、种植、餐饮、娱乐活动等方面,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进行了全面规划。通过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与实践,提出了如何营造融自然外貌、生态保护、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生态旅游区的思路,旨在突显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规划中的一种场地精神和生态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项目,挖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农业观光园中的生态、景观和文化等功能和谐统一。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规划与建设使大明宫成为了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研究唐大明宫的园林历史能够对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绿化树种选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为中国国家遗址公园绿化规划与设计提供一种研究思路和方法。笔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收集及分类,特别是对唐代诗歌的研究,对与唐大明宫园林相关的诗文加以分析、推测和考证,初步整理唐大明宫皇家园林植物的种类,并总结其园林特色。
笔者分选出垄作免耕、常规耕作、冬水田每种耕作方式下的7个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测定了3种耕作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及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以试图找到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与土壤耕作方式的关系,以及土壤团聚体中脲酶的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N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主要受土壤结构体的制约,受耕作方式的影响不显著;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团聚体中脲酶活性的影响比较明显;脲酶活性与微生物生物量N无显著相关性,说明紫色水稻土中脲酶的主要来源可能不是微生物。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了当前的热点问题。大量的研究表明耕地具有巨大的固碳潜力,如何通过合理的农业措施使耕地成为有效的碳汇成为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焦点。本文对近年来各种农业措施,如耕作方式,施肥措施,种植制度等对于土壤碳固定的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全面的综述,总结了当前的农业土壤固碳研究现状,分析了不同农业措施对于土壤固碳效应的影响及其机理,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未来研究中需要加强和深化的方向,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以期能够为将来的研究及农业固碳提供一些帮助。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利于保护土壤、水等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提高土地生产力并防止土壤和水资源退化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在中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土壤肥力持续下降,水土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发展保护性耕作具有重要意义。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肥力状况、土壤生物学特性、土壤水分和温度几个方面分析了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综合特性的影响,阐述了保护性耕作对减轻土壤水蚀、风蚀的作用,总结了目前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为了给有关部门在土地合理利用和耕地保护方面提供有效地决策参考依据,基于统计数据,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长春市耕地原始数据进行归类汇总预处理,进而对研究对象作定量分析研究。2002年初至2008年末,长春市耕地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耕地变化比较活跃,且流入速率约是流出速率的2倍;林地和草地是耕地主要去向,新开荒地是主要来源;从空间分布来看,各市(县)耕地变化存在显著差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耕地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地方政策法规是引导土地合理利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表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充分合理地利用有关统计数据能较精确、有效地反映地方行政单元的土地利用情况。
干旱是影响华北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为定量评估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利用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建立了河北省冬小麦干旱评估模型。本研究选择河北省冬麦区南宫、河间、霸州等农业气象观测站,基于3站1991—2007年冬小麦观测数据及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冬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相对蒸散量,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作物生产潜势”方法估算的光温生产潜力作为最大产量,应用统计方法求解Jensen模型参数,并以该模型为基础建立干旱评估模型。结果表明,各站冬小麦水分敏感系数与冬小麦全生育期灌溉次数关系密切。对于灌溉3次的南宫、河间二站,利用大田种植条件下的数据,得到的冬小麦水分敏感阶段与试验的结论相似,呈前期小、中期大、后期又变小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干旱评估模型的模拟和预测结果与实际产量相关较好,相关系数通过了0.01的显著性统计检验。应用干旱评估模型对冬小麦播种—拔节、播种—抽穗、播种—灌浆、播种—成熟各阶段的干旱评估结果与实际相符。霸州一般灌溉5次,干旱胁迫不明显,仅抽穗—灌浆期水分敏感系数为正值,其他生育阶段均为负值,对水分亏缺表现不敏感。
土壤水分含量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精确的预测技术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以降水量、蒸发量、相对湿度和地下水埋深为输入因子,土壤水分含量为输出因子的预测模型,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土壤含水率的最大误差为8.66%,平均误差为4.27%,预测精度达到0.989。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其结果可为制定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方案和调度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鉴于中国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严重,如何预防与治理意义非常重大;为了更好地借鉴欧美发达国家预防治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成功经验,文章在大量检索国外相关科技文献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欧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预防措施及治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欧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普遍存在、相关法律规则制定全面而且较为注重污染发生前的监测与预防工作。污染的治理因地制宜,对于小范围污染常用的硝酸盐清除技术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反向渗透法和生物脱氮法等;对于大面积污染运用的较多的是针对含水土层进行原位脱氮技术,主要包括在水井中添加液体有机碳化合物或者是在地下利用含有有机碳的材料制作渗透反应墙来进行硝酸盐去除。
随着河道水环境污染的加剧,河道生态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怎样结合当前各种技术措施建设完善的河道生态系统成为一个新课题。考虑到河道生态建设以恢复生态系统为核心,笔者在论述了河道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目前应用于河道生态建设的主要技术措施,提出河道生态建设的必然性,并指出生态建设应在保证行洪安全的基础上,综合多种技术措施治理被污染水体,优先选择柔性护岸护坡材料以替代混凝土材料,进而恢复水、土壤、生物三者之间的生态循环。
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是中国大叶茶种质资源保存的重要基地,目前已收集保存了茶组植物28个种,1199份茶树资源。为促进茶树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应用Access数据库软件,首次系统整理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830份,向e平台提交了共性描述种质资源631份,特性描述种质资源300份,与国家自然科技资源e平台相链接,建立了云南茶树种质资源数据库,为实现茶树种质资源的规范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根据茶树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现状,提出了资源圃茶树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框架,指出了茶树资源保存、整理整合及共享利用中存在资源保存分散、体系不完善、种质资源性状鉴定深度不够、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研究选取福建省有长期、连续记录的8个气象站点,分析福建省近40年来气候变化特征,为制定福建省农业生产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福建省近40年来温度呈上升趋势,且冬季增温非常明显,年最低温度升温率达0.15℃/10年;降水的年际波动大,各气象台站平均降水增加率为53.39 mm/10年,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具有增多趋势,且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的上升趋势高于其他地区;各站点的区域热量指数都呈增高趋势,区域湿润指数自90年代以后有上升的趋势。总的来说,福建省气候有趋于暖湿的迹象,但变化趋势较不明显。
摘 要:利用本溪地区1953-2008年温度、降水和主要农业气象灾害资料,根据农业气象学原理和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整理、统计、分析相应的气象要素。采用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l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山区温度和降水年代际间发生了较大变化。气温呈升温趋势,降水变化呈减少趋势。暴雨日数呈现减少趋势变化,但是灾害损失呈现增加趋势,洪涝频率减少,干旱频率增加。通过对气候变化与主要气象灾害研究,为合理开发山区气候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的气象依据。
为了揭示三峡库区消落区不同垂直高程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笔者通过对三峡库区消落带不同垂直高程(145~155、155~165、165~175 m)土壤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重金属污染以As、Cd为主,Hg、Pb污染程度相对轻微。从长寿到巴东,即从库区的上游到下游,重金属含量普遍呈下降趋势。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9个区县消落带中,除涪陵的3个垂直高程土壤重金属超过背景值,处于轻度污染状态,其余区县的3个垂直高程土壤重金属处于警戒线以下,土壤未受污染。总体来说,长寿、涪陵地区消落带土壤受重金属污染,控制污染源是防止消落带土壤重金属含量增加的有效方法。
采用ICP等离子体法对黎塘岩溶区铁锰结核胁迫下的土壤和玉米不同器官进行了重金属含量分析,并对玉米不同器官富集系数以及与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重金属元素As、Cd、Cr已对土壤构成了污染;(2)玉米各器官中As、Cd和Cr含量相对较低,Cu、Pb、Zn和Mn含量相对较高;不同器官对重金属的富集总量以叶最高,茎和种子相对较少;玉米根中Cd、Cr含量最高,茎中Pb含量最高,叶中As、Cu、Zn、Mn含量最高,而玉米茎中Zn、Mn含量最低,玉米种子中As、Cd、Cr、Cu、Pb含量最低;玉米植株对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富集系数普遍较低,其值均低于1.000。(4)玉米根中Mn、Cr与土壤中Mn、Cr达到了显著正相关,茎中Mn与土壤中Mn达到了显著正相关,而玉米茎中Cd、Pb与土壤中Cd、Pb达到了显著负相关,叶中Pb与土壤中Pb达到了显著负相关,玉米种子中重金属元素与土壤中对应的重金属元素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且相关性较低;重金属含量的分析可为当地农业种植提供方向,种植玉米是当地优先选择。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为研究剩余秸秆的能源和饲料2种转化利用途径,对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性能和用途、加工原料和工艺过程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固体成型燃料和颗粒饲料的原料成分、工艺路线和工况均不同,对成型设备的磨损不同,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的生产工艺路线较短,工况较复杂,关键部件达不到设计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为缩短秸秆固体燃料成型机设计周期,可借鉴颗粒饲料使用的环模式成型机的成型原理进行结构和部件的优化。因此,颗粒饲料成型机不能直接生产秸秆固体成型燃料,需对关键部件加以改进,并建议秸秆分级利用以适应饲料和燃料的不同用途。
从张家界、白云山采集到的朽木及落叶中,经分离、纯化后,获得了一株高温木质素降解菌,命名为地芽孢杆菌(Geobacillus caldoxylosilyticus J16),此菌嗜热,耐高温,只降解木质素且不降解纤维素,对造纸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木质素中两种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的研究,确定了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最适温度为65℃,最适PH为4,在55℃至70℃之间时酶活力较其他温度高且较稳定;锰过氧化物酶最是温度为60℃,最适pH为3在温度为55℃至65℃之间时,活力较其他温度高。作者发酵了黄豆杆、玉米杆、芝麻杆、油菜杆、锯末、小麦杆这六种农业废弃物,通过发酵前后的比较,说明了J16菌株对木质素降解的最大减少量为7.5%。上述数据显示此菌可以应用于废弃秸秆的处理和造纸厂污水的处理,对环保有重要意义.
采用密集烘烤方式,以纯秸秆和纯煤为对照,研究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环保燃料烤烟对烘烤过程中满足工艺程度,燃料燃烧情况、燃料成本和原烟经济性状,论证秸秆与煤不同配方压块环保燃料烤烟的可行性。筛选出配方80%秸秆+20%煤混合压块代煤烤烟完全可行。指出秸秆代煤烤烟的重要意义。
概述了棉花产业面临的比较优势、竞争力的大大降低等不利形势,剖析了影响棉花产业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出了“十二五”及中长期棉花产业的科技需求,一套从应用基础、应用技术、产品与品种、技术标准、系统集成到推广应用等层面的研究思路,探讨了品种技术与育种,栽培技术与投入品,植保技术与投入品及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四大领域12个研究方向和目标。
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水稻育种进展和生产发展历程,指出尽管水稻育种数十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水稻生产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认真研究解决。在剖析农业资源紧缺、突破性品种缺乏、机械化作业水平较低等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中国水稻生产提出了科学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品种与区域布局、促进机械化发展等对策建议,并指明了中国水稻生产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促进中国水稻产业更加健康有序发展。
利用新疆棉区22个站1961—2009年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棉区≥10℃终日和初霜期的变化特征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终日和初霜期均以吐鲁番棉区最晚,南疆棉区次之,并由盆地东部向西部推迟,北疆棉区和哈密棉区最早。49年来,≥10℃终日在伊犁河谷和石河子地区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向后推迟,北疆其余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初霜期北疆棉区大部变化趋势明显,呈显著性的推迟趋势,东疆棉区、南疆棉区长期变化趋势不明显。≥10℃终日变化吐鲁番棉区最为稳定,南疆棉区次之,北疆棉区波动幅度最大。初霜期变化东疆棉区幅度小于北疆棉区和南疆棉区。北疆棉区、东疆棉区、南疆棉区初霜变幅均大于≥10℃终日,尤以塔里木盆地东部棉区最为明显。全疆大部棉区90年代及2001—2009年≥10℃终日除少部分站点早于常年外,全疆大部棉区均晚于常年,尤其是北疆棉区、吐鲁番棉区、塔里木盆地西部棉区偏晚较多。初霜期全疆大部分棉区延迟趋势明显,且大部棉区2001—2009年平均初霜在各年代中是最晚的。这些对于棉花后期生长都是有利的,主要有利条件为热量多,棉花后期生长遭遇霜冻的风险减小,霜前花产量高,品质好。而且≥10℃终日和初霜日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棉花的种植界限,近年来新疆棉区向北向西扩展。因此生产上,各棉区可以根据该地的≥10℃积温和初霜变化状况选择合适的棉花品种,便于做到棉花生产的高产高效。
油茶是湖南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为了探讨油茶气候适宜种植区域,为油茶布局提供科学依据。笔者根据油茶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以年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及盛花期降水量3个指标作为油茶气候区划因子,针对不同气象要素采用不同的数理统计方法进行500 m×500m小网格插值,对插值后小网格的气象数据和气候区划采用等级划分法,进行湖南油茶进行精细化气候区划。结果表明:湖南绝大部分地方为油茶生长的气候最适宜区,仅洞庭湖部分地方为油茶生长的欠适宜或不适宜区;且随着近年湖南气候变暖,油茶最适宜区有所增加,发展潜力大。
土地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即便是贫穷落后、人少地多的滇西北高寒山区,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根本上仍需要以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保障。笔者以滇西北高寒山区的典型县份——宁蒗彝族自治县为例,定量分析该县1996—2008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其特点,拟合得出耕地、园地以及建设用地等各类土地面积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两者间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宁蒗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人口、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政策三大因素的驱动。这将有助于正确处理滇西北高寒山区土地资源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为了解决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安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问题,以河北省藁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河北省藁城市城乡建设用地的现状的基础上,从数量、布局、所占比重等方面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城镇规模偏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低、双重用地问题突出、城市化水平低、产业发展竞争力不足等问题是阻碍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的重要因素,并从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集约利用土地的城镇化道路等方面提出相应优化藁城市城乡用地结构,推进建设用地整理的对策建议。
黑龙江省勃利县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在对勃利县十一个乡镇调研掌握农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研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农业发展的机遇、挑战、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并从绿特色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等方面,对勃利县农业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研究对制定勃利县未来农业发展的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直接、更全面、更精确地研究浙江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通过挖掘历年的土地调查数据,分析浙江省耕地数量变化情况,探讨了直接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996—2006年浙江省耕地面积净减少20.8万hm2,减幅为9.8%;耕地变化的自然影响因素中,地形坡度起直接作用,平地及陡坡地耕地减少更为迅速,缓坡地梯田面积有所增加;社会影响因素中,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规模扩展及生态退耕政策的实施直接导致耕地的减少,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减缓了耕地的流失。总之,耕地减少趋势不可避免,要充分利用更科学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更严格的土地政策,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
为进一步开展中国生态农业标准化工作,充分利用形式种类众多的生态农业模式资源,笔者从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和分类入手,系统分析学者们从各自角度提出的关于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总结其不同概念的共通之处以及不同分类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遵循可持续发展思想、便于模式推广应用、明确模式各组分间的联系、重视配套的技术标准的体系构建原则。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模式分类层、模块层、重点技术层与标准层4个层次、以模式的配套技术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模式标准体系;并以广东省特色间作模式——甜玉米与大豆间作为例,说明了生态农业模式标准体系的构建过程,确立了该模式标准体系的框架及其核心内容。
文章综合分析了国际碳市场成因、机制、体系和标准,以及国内碳市场最新动态,文章认为:国际碳市场是国际碳补偿机制、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以及交易平台的总和,是发达国家为实现低成本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而创置的一种崭新的市场机制;国际碳市场中有很多涉及到低碳农业的碳补偿项目标准,且标准日趋成熟,善加利用将会推动我国造林、再造林、森林保护、农林混合作业、生物工程、可再生能源、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碳汇产业,和低碳排放农业技术进步。文章提出:在当前经济贸易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遵照国际碳补偿项目标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碳市场,是我国充分利用外资和国内社会资本发展低碳农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
“5.12”汶川特大地震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遭受了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和扩散推广。本文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灾前概况和灾后损失,提出了恢复发展的阶段目标和基本思路,重点阐述了“专家+项目+农户”、“专家+协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园区”、“专家服务团”、“专家大院”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应用情况。
为了分析与地权利益相关的农户对确权内容的认知及其参与确权的影响因素,笔者利用邛崃市近期组织第三方调查问卷数据,描述分析农户对确权内容的认知特征,并构建logistic模型估计影响农户参与确权的因子。结果表明,农户的经营理念发生深刻变化,可选择的经营方式丰富多样;影响农户确权参与的主要因素是务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土地功能,土地面积和是否有土地流转行为也对确权参与度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认为,农地法权和经营性权利得以强化,农地之于农户的生存重要性是影响农户参与行为的主要方面。
农地流转是中国当前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选择是农地流转顺利进行的基础。目前对农户农地流转行为的研究大多忽略了农户所处社会网络的结构对其行为的影响。笔者以结构洞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农户的社会网络结构在其流转行为中所起的作用,认为应该转变对农户自行流转的传统观念,尊重农户的流转意愿,并建立有效的农地流转中介组织以保护农户的流转收益,推动农地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为寻求三农问题解决的政策支持,利用单位根平稳性和协整检验的理论,研究财政农业投入与江西农民收入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是江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格兰杰原因,所以应当使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稳定增长,这有利于农民增收。而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各分项目的研究则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其他费用能促进农民增收,所以应当加强对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争取使有限的资金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以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为目的,为了探明居民经济收入和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关系,基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民家庭收入和能源消费的调查数据,利用回归等统计方法,系统的分析了农民家庭收入与日常能源消费的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总能源消费量呈线性增加,家庭收入每增加1000元则能源总消费量增加80.42千克标准煤(kgce)。煤炭、液化气及电能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显著增加,而传统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则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同时影响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所占的比例。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煤炭、传统生物质等非清洁型能源的消费在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下降;而液化气、电能等清洁型能源的消费比重则上升。这说明家庭人均收入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健康卫生的关注,因此如何将能源清洁化是急需研究的课题。
尊重农户意愿是当前保护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施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原则之一。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城乡用地增减挂钩的主要目标。居民点整理的顺利实施需要农户的支持和配合。虽然整理政策的实施原则是尊重农户的意愿、保护农户利益,但是,农户对当地的实施措施和所得“实惠”是否满意,对此项政策是否支持,对居民点整理工作顾虑是什么。本文以河北省几个居民点整理县(市)为例,采用发放问卷和实地采访的方式收集数据资料,从“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的认识”、“认为是否能从整理中得到好处”、 农户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顾虑”三方面调查农户的意愿,并分析其顾虑。并提出居民点整理政策要以人文本、实事求是、完善相关整理措施等消除农户当前顾虑。
动态演化模型是分析和认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本因的重要方法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研究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文献,运用网络调查与文献研究的综合方法,统计分析了2005-2009年中国发生的典型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从劳动者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诱因、演化过程及治理对策等方面分析了群体性事件动态演化的基本规律、模型及影响治理的关键要素。分析表明:群体性事件演化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是多因素耦合的结果,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既有以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为核心的主导因素,同时还包含两个重要因素,即群体心理的积聚和信息的传播。可以说群体心理的不断积聚是事件引发的内驱力,信息的传播是事件引发的外动力,这也成为劳动者群体事件发生的直接动力。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表现为在信息的推动下群体心理逐步形成并演变成行为的动态过程。最后,笔者从政府分权、预警机制、社会舆情处置、利益诉求机制、社会分配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已有研究都是基于对农民工居住状况的数量调查进行统计学意义的表述和分析。农民工被视作没有历史的、以一种抽象化面目出现的概念。这种研究忽略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实践过程,包括劳动、食宿和社交生活等。而且,在农民工世界中至关重要的社会网络也在农民工居住模式的研究中被忽略了。本文的理论方向正是社会网络的视角,从抽象到具体的、基于实践过程分析的“面向劳动实践的农民工研究”,通过把农民工的个体面目还原出来,把他们的劳动过程作为分析解释的中心。采用深度个案的研究策略,通过对一个农民工装修队在一年时间内的三个不同居住地的研究,解释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居住选择逻辑。提出“工队共居”这一装修业农民工的居住模式,并分析出这种居住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工队的社会网络决定的。工队社会网络所具有的封闭性、二重性、工人强势和亲友关系导向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工队共居”这种居住模式。工队网络的封闭性使工人的居住模式选择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工队网络的二重性,即亲友网络和组织网络的重合使工长倾向于和工人们同住;工队网络中的工人强势使工长提供住宿成为了可能;工队网络的亲友关系导向而非工作关系使工人们的居住乃至生活模式具有“扩大家庭的形式”。另外,工队工人个人的社会网络结构,即单身或与妻子、子女分居也成为工人居住模式选择的一个原因。
中国传统经济条件下,农民主要依靠传统的农业经济维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社会家庭经济的特点。一旦农业经济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生计,农民就会考虑到从事其他职业,这种行为称为兼业化行为。明清时期处于封建社会晚期,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小农的行为趋向正反映了该时期的历史特点。农民兼业的动因出于压力、需求等因素;而农民的兼业行为一方面对于农民自身的生活条件改善和自身观念的变化带来影响,另一方面为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正确理解明清时期农民的兼业化行为,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妥善解决农民问题具有一定历史借鉴意义。
晚清时期,面对中国传统农业出现的日益严重的危机和西方的经济冲击,为改变颓势,摆脱国用匮绌的窘境,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改良和发展农业政策和措施,推动了传统农业的变革,主要表现在农务管理机构、农会组织、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和农业公司的建立上。这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验,引发了我们对当前农业建设的多方面思考。
生活在古於中地区的土著先民,在辨识、采集、利用“药”的过程中,积累了对“槚或苦荼”的药用价值的认识,又因“槚”能缓解熬盐环境对人产生的痛楚,增加了对“槚”的需求。二者相得益彰,奠定了后世“槚”由药饮衍变为茶饮的基础。
为促进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对历史土地利用格局进行准确评估。笔者以合肥市近30年4期的高分辨陆地卫星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合肥市土地利用格局的动态演变,探讨了合肥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70年代到80年代末,合肥市土地利用相对变化较为平缓;而90年代到2007年,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著,以耕地为主的土地资源严重减少,城镇、工交用地显著增加;城市工业现代化进步的同时,人增地减的现象日趋严重。合肥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非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向城市土地利用类型转变,其土地格局演变主要受人口、经济、政策、交通等诸多因子的影响。
近年发射的1 m/3 m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卫星为多云多雾地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提供了重要数据源。为进一步检测高分辨率SAR卫星的适用性,采用对比分析和统计评价法,对TERRASAR、COSMO SkyMed、RADARSAT-2高分辨率SAR卫星中1 m聚束模式和3 m条带模式数据新增建设用地监测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m聚束模式新增建设用地属性识别准确率可达到80%,3 m条带模式识别准确率约75%,基本新增建设用地监测应用需要。
近几年来物联网技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起源、概念、历史与国内外发展现状;阐述了基于RFID和传感网络的物联网应用架构在农业现场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物联网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前景以及物联网技术对人类生产生活、科技进步、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此文详细介绍了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日本、韩国7个国家在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在研究进展、应用领域、数据资源、网络发展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概括。以期对中国农业信息技术及网络建设的发展研究提供支持。
利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的数据,对中文核心期刊《果树学报》2005—2009年所载被国内文献引用的论文年代分布、引用频次分布、选题学科分布、论文所在区域、引用期刊分布等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揭示《果树学报》的现状。
北京郊区民俗旅游是北京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现今民俗旅游产品的娱乐方式、起居习俗等体现文化内涵的活动比较匮乏。为对京郊民俗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构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体系,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的方法,对京郊民俗旅游产品的经营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游客对目前京郊民俗旅游产品的看法。希望通过对京郊的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研究,分析民俗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的关系,试图重新建立京郊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体系,满足当今旅游市场的需求变化。
根据对实地的考察研究,指出目前承德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引入田园城市理论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从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总体布局规划、园区规划、环境景观规划等方面对承德滦阳休闲度假园区进行规划设计。该规划以休闲农业为基础,田园城市为目标,以期打造一个管理有序、旅游安全、游客云集、经济效益稳步增长、可持续发展的休闲度假园区,也希望能为今后开发建设休闲农业园区及城市规划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近年来,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的新型产业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更好的促进休闲农业的发展,本文详细阐述了休闲农业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丹东市休闲农业做了调研,以此为依据,分析了影响休闲农业发展的具体因素,并从规划、认识、宣传、管理等方面为休闲农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